【星島日報報道】近年多個「超強颱風」形成,破壞力愈見驚人,為海事設施帶來潛在危機。惟過往一直依靠蛙人檢視設施,不但費時亦難以作系統性的常規檢測。土木工程拓展署最近為檢測海事設施引入三套,分別為綜合多波束測深儀及激光掃描系統、圖像聲納儀及無人駕駛飛機,以提升效率及減省成本。

香港極端天氣愈趨頻繁,或會危及海事設施安全。當局去年首季引入一部綜合多波束測深儀及激光掃描系統,以測量水深及測量海牀形狀及測量地形。去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時,署方亦有使用系統協助工程人員初步評估受損嚴重的西貢污水處理廠狀況。總工程師鄧啟恩指出,綜合系統造價為三百萬元,比起以前派出潛水員檢查,綜合系統可實時以三維點雲數據勾畫出水線上下的海事設施狀況,一小時已可完成檢查,故計畫會於每五年一次常規性檢測全港的海事設施。

除颱風影響外,撞船意外亦會危及海事設施安全,或會令海底的樁柱受損。署方於去年首季引入兩部價值一百萬元的圖像聲納儀,以對水下樁柱和海堤作近距離拍攝。即使能見度較低的水域,儀器亦可精準地找出明顯或懷疑受損的結構,減省以往由潛水員的人手檢查。儀器至今使用逾十二次,包括於今年三月檢查被噴射船猛撞的中西區海濱長廊四號碼頭水下樁柱,當局計畫往後每一至兩年檢查外邊的樁柱,每八年檢查內邊的樁柱。

至於檢查碼頭承臺結構,署方則於三個月前起與無人機專門承造商合作研究推行試行計畫,拍攝高解像度影像,以助其結構狀況及損毀之處。高級工程師黃志勇(見圖)解釋,每個碼頭項目僅需幾萬元以內,比起以前用自拍神棍拍攝,或動資過百萬搭建臨時工作平臺,更安全及有效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