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分程度,風味大不同。

認識豐富的咖啡術語能讓你更懂得細味每一杯咖啡的精粹所在,在與其他咖啡愛好者交流時也更得心應手,今集我們一起探討咖啡萃取的重要概念。

萃取:萃取二字源於拉丁文,意思是把某種物質擠壓出來或取得萃取物。在化學中,萃取指的是從原料(咖啡豆)取得有價值的物質(風味)。萃取方法有很多種,常見的是用熱水把風味從咖啡粉裡萃取出來,因此「沖煮」也常用來取代「萃取」一詞。

過度萃取:當咖啡粉與熱水的接觸時間太長,或咖啡粉與水的比例太低,便會出現過度萃取,會萃取出太多不想要的化學物質,例如咖啡因,也會令咖啡味道變苦及不均衡。使用滴濾式咖啡機和沖煮濃縮咖啡時,過度萃取很多時是因為咖啡研磨過細;手沖咖啡時,則可能是因為萃取時間太長,水溫過高也會導致過度萃取。

萃取不足:當咖啡粉與熱水接觸的時間太短、咖啡粉與水的比例過高、研磨過粗或水溫過低,而未能從咖啡粉中萃取出所有風味,便會出現萃取不足的情況,令咖啡喝起來口感單薄,有味苦且不均衡。

萃取時間:這是指咖啡粉與水接觸的時間,是決定一杯咖啡的好壞的重要因素。沖煮時間或浸泡時間,其實也是指「萃取時間」。

粉水比:這是指咖啡粉與水量的比例,為取得最佳風味,兩者比例調較尤其重要。

Thought for the Day: "Set your goals, take the action, live your dreams."~Catherine Pulsifer

想知道更多關於咖啡的故事和資訊進去這個FB專頁看看啦﹕

https://www.facebook.com/pacificcoffe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