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時間5月8日,隨著佐敦紀錄片《最後之舞》的播出,“三角進攻”再次成為熱門話題。曾經統治NBA多年的三角進攻到底是已經死了?還是以另一種形式存在著?

  1991-2002年之間,12個總冠軍裏有9個都是被執行一套簡單、很容易被辨認的進攻體系的球隊所贏得。但是漸漸的,曾經統治NBA的三角進攻戰術似乎在NBA賽場上消失了。在一個喜歡複製的聯盟裏,這真的很不尋常。如果有些東西被證明可以贏波,那麼每個人都會試圖去複製這套成功的模式。但是三角進攻非但沒有成為聯盟的標誌,反而被稱為是一個過去時代裏不合潮流的戰術體系。

  與此同時,三角進攻在NBA又是無處不在。雖然沒有球隊在執行它,但是每支球隊或多或少都會用到它。勇士隊的進攻體系就深受三角進攻的影響。馬刺隊的“動態進攻”也大量借用了三角進攻。可以說,除了馬賽克球隊之外,每支NBA球隊都會借用一點三角進攻。

  簡單來說,三角進攻能夠為後衛和側翼在肘位的延伸區域裏獲得許多觸球的機會,從而能產生單打機會以及中距離跳投的機會。當整個聯盟都在低位背身和單打的時候,通過三角進攻的移動所創造出來的額外空間,能夠產生許多投籃機會。但是隨著三分球潮流的興起,這些在低位的觸球機會讓運用三角進攻的球隊很難跟上時代。

  曾經創造出來的空間無法被運用到當今比賽,但是進攻的角度和線路是有相似之處的。

  進攻

  “三角進攻”是由名人堂教練薩姆-巴里在執教南加州大學時發明出來的。巴里在上世紀40年代執教過四位名人堂成員,其中就包括日後被稱為三角進攻大師的泰克斯-溫特。

  三角進攻的基本原理很簡單,一名後衛將球傳給側翼上的一名隊友,然後切到強側底角。一名位於中低位強側的球員與底線或者側翼形成一個三角形,而場上的另外兩名隊友則在另一側形成2對2的局面。

  不同於只依賴固定戰術的進攻,三角進攻要求球員能夠在場上不斷閱讀並且對防守以及隊友的選擇做出迅速的反應。三角進攻的複雜性,用菲爾-積遜的話來說,在一次簡單的傳導球之後,大概會有35種不同的選擇,這要求球員能做出正確的傳球、突破或者投籃選擇。如果執行得好,三角進攻是一種自由流暢的進攻,而且可以為弱側的擋拆創造出輕鬆的進攻機會。

  三角進攻為何能奏效?

  從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再到21世紀初,動態進攻在聯盟裏並不流行。一部分原因是球員的天賦。如果你的球隊裏擁有多米尼克-威爾金斯或者伯納德-金,更別提佐敦了,為什麼不讓場上的其他球員拉開並讓他一個人單打?但是這個策略適用只是因為特定的時代裏的規則。在當今NBA的規則裏,防守已經非常擅長“收縮”並對在一側進行單打的進攻球員進行包夾。

  在防守三秒規則被引入之前,非法防守的規則要求防守者去積極防守一名球員,無論進攻球員在場上處於什麼位置。那些缺乏技術的中鋒幾乎可以像射手那樣拉開空間,因為他們的防守者必須在緊貼那名球員以及對持球者包夾之間做出選擇。

  在那個時代,三角進攻所產生的球以及球員的移動能給防守帶來很大的挑戰。

  現在為何不奏效?

  在三分球興起之前,NBA賽場上的許多價值定律在長達50年的時間裏幾乎都沒有變過。如果執行到位,三角進攻能產生更好的空間以及更獨特的攻擊籃框的角度。

  但是純正的三角進攻很難圍繞三分線將空間最大化。

  在防守三秒被引入之後,聯盟裏就沒有太多的純正的三角進攻球隊。但是如果仔細看菲爾-積遜執教的球隊或者他的助手科特-蘭比斯執教的球隊,三角進攻依然有著明顯的標誌。但不幸的是,隨著聯盟的比賽從中距離轉移到三分線,三角進攻沒能很快地適應。

  隨著時間的推移,NBA比賽的戰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而那些使用三角進攻的球隊,適應的速度太慢了。

  現代NBA對三角進攻原理的使用

  史提芬-卡爾在菲爾-積遜的三角進攻體系裏打了五個賽季,所以當他執教勇士隊之後,很自然地會大量借用三角進攻戰術。也許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當勇士隊把球交到低位之後的交叉空切,居里和湯臣兩位頂尖的投手相互掩護和空切讓防守球員感到困惑。

  馬刺隊也大量使用過三角進攻的原理,事實上,幾乎每支NBA球隊或多或少都會用過一點三角進攻戰術。

  籃球戰術一直都在發展,每一個創新都是建立在之前的經驗教訓上。關於傳統三角進攻的消失,與其說它是被拋棄了,還不如說是現在的聯盟完全吸收了它的精髓,並且超越了它的宗旨。

  (羅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