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親子閱讀和兒童心理

  這幾天感冒病毒看中了我家,先是涵涵爸爸發燒,人家睡了一夜,好了。

  接着是涵涵燒了3天。

  最後是我,本來以爲昨天就好了,結果晚上又飆到了39.2度。

  昨天羣裏媽媽討論崔玉濤,大體意思是說他的知識體系很久不更新,落伍了,而且還有很多錯誤的觀點。

  正好經歷了涵涵的這次生病,使我想起了當初作爲新手媽媽時,讀的第一本關於兒童疾病的書,就是崔玉濤寫的。

  拿出來很奇怪,這是我讀過的書嗎?我什麼時候把書搞這麼髒過?

  再一細想又不自覺嘴角上揚,當時邊帶涵涵邊看,書能保持成這樣已經不錯了。

  崔玉濤的這本書,不單能夠解決日常養育中媽媽的一些疑惑,而且在兒童疾病這款,寫的也非常全面,而且邏輯清晰,簡單明瞭。

  我發目錄大家看看:

  是不是幾乎涉及到了我們一般養育中遇見的所有問題。

  而且文字通俗易懂:

  對小兒日常疾病的大致瞭解,讓我們能夠在孩子生病的時候,不着急、不慌亂,甚至能助我們判斷,到底該不該立馬去醫院?

  另外呢,帶孩子看病的7點建議,也是讓我受用至今。

  每次帶涵涵去看病,會有很多家長在描述孩子病情時支支吾吾說不太清,就是提前沒做好功課。

  好不容易輪到我們之後,孩子啥時候發燒的,多少度,吃了退燒藥後幾小時又反覆了?截止就診前燒了幾次,除了發燒有無其他症狀,在家都吃了什麼藥?最近兩天有啥原因可能導致孩子生病。

  三言兩語說清楚,方便醫生判斷,還不浪費彼此時間。

  這些都是崔玉濤書裏給我的指導。

  當然,他也有一些錯誤的觀點,比如3個月之後可以趴着睡等等。

  但是請看看他的履歷吧,真心比孩子生病了,我們去百度,去羣裏問不是醫生的媽媽們強

  在看書的時候,盡信書不如無書,如果你怕自己只看一本書接收到的信息有誤,怎麼辦?

  我的方法是看比你現在所看的這本更權威的。

  比如《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美國兒科學會是一個由66000名兒科保健醫生、兒科專科醫生和小兒外科專家構成的健康機構,主要致力於保障嬰幼兒、兒童、青少年的健康、安全和幸福。

  該學會擁有科學、全面、緊跟時代的信息,是美國兒童養育及兒童健康權威機構,也是美國及全世界極具影響力的兒科研究學會。

  兩三本辯證着看,然後內化成自己的。

  上次寫文章有讀者知道我既看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又看羅大倫的書,就覺得好搞笑。

  因爲現在要麼信中醫、鄙視西醫,要麼信西醫、醜化中醫走兩個極端的人太多了。

  我的理念是抗生素該用的時候,我會用;孩子偶爾流個鼻涕,用中醫的方法,三天就能見效,我又爲什麼不能信。

  兩者我都信。但都不盲信,也不去抹黑誰。

  有人說,當媽這麼累,還要看這些書?

  我說說看這些書的好處吧。

  看這些書不是爲了讓我們在孩子生病的時候,不去醫院,在家自己瞎胡治。

  而是:

  1. 讓我們對孩子的病情有個基本的判斷,已決定要不要冒着交叉感染的風險,立馬去看醫生。

  2. 看完醫生回來,能夠讓孩子在家得到更好的護理。

  3. 如果能防病於未然,那麼再好不過了。

  今天發燒,腦子混亂,寫的不知道亂不亂

  這是我的一點讀書心得,但願對你有所幫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