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威的GDP大概為100億美元左右,2016年,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的準格爾旗的GDP為1143億元,合計173億美元,高出辛巴威一國約百分之70,也就是說辛巴威的GDP只相當於中國一個中等發達的縣級行政區域的GDP.如果和崑山等頂級縣級市次的話,查得更遠。一方感嘆中國經濟實力的強大,一方面更加感到經濟高速發展的不容易。

辛巴威的經濟發展經歷和南非差不多。1980年辛巴威獨立時,在非洲南部經濟實力僅次於南非,工業類別齊全,農業更為強勁,素有非洲「麵包籃子」的美譽。當時,津元兌美元匯率為1:1.47。

1980年,舉行了該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民主選舉,羅伯特·穆加貝與他領導的辛巴威非洲國家聯盟(ZANU)獲得了3月國會大選的多數票,取得政權。

雖然辛巴威的國政已經轉移到了黑人族裔的手上,但是穆加貝總統通過暴力將歐裔的土地沒收。20世紀末期,動搖經濟,許多基礎民生需求匱乏。2000年開始,辛巴威政府以白人所持有之土地系在殖民時代從黑人原住民手中非法取得為理由,進行土地改革,強制沒收大部分白人擁有的土地。此舉造成境內大量白種農人出走,經濟陷入混亂。

在總統穆加貝的領導下,辛巴威的經濟從2000年到2008年收縮了50%,同時腐敗橫生和貧富差距拉大。

2008年2月,通貨膨脹率達165,000%;2008年6月,通貨膨脹率達200,000%,該國央行並於2008年7月21日發行面值1,000億元的辛巴威元鈔票。辛巴威從2008年8月1日起貨幣改制,100億舊辛巴威元相當於1新辛巴威元。2011年,被評為世界上通貨膨脹最高的國家。

與南非相識,也是在黑人取得政權後,經濟出現大幅下滑,終其原因,黑人普遍缺乏先進的治國理念是一個重要原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