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的分離主義案例中,捷克與斯洛伐克是非常神奇的存在。

首先,它們的分離成功了。要知道,到目前為止,歐洲分離主義的成功率極低,蘇格蘭、加泰隆尼亞、威尼托、法蘭德斯,哪個不是鬧騰很久沒結果?巴斯克地區還出現了埃塔這種為禍多年的恐怖組織,到現在,埃塔終於被掃進歷史垃圾堆,巴斯克還屬於西班牙。

其次,它們的分手很和平,雙方都沒折騰。這一點在分離主義的案例中也很罕見。

那麼,捷克和斯洛伐克是怎麼做到的?

如果追溯歷史,只能說二者本來就不該在一起。當年的哈布斯堡王朝,將捷克與斯洛伐克雙雙納入。但捷克受奧地利影響較大,斯洛伐克則緊跟匈牙利,這當然與二者的地理位置有關。也正因此,捷克的經濟相對發達,也早早形成了市民社會,斯洛伐克則以農業為主。

到了上世紀初,捷克的工業產值已經佔據奧匈帝國的八成,相當驚人。文學、藝術、教育和出版業都很發達,民智已開,憲政體系形成。相比之下,斯洛伐克相當落後。

奧匈帝國解體後,捷克和斯洛伐克第一次合併為新的國家——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但二者的經濟差距過為明顯,也出現了一些衝突。

二戰爆發後,捷克被德國所控制,斯洛伐克則在名義上被德國允許獨立建國。這也是斯洛伐克歷史上第一次以獨立國家的姿態存在,當然,這只是名義上的。

二戰後,捷克和斯洛伐克又走到了一起。但在布拉格之春後,蘇聯有意打壓精英階層更多的捷克,扶持斯洛伐克,同時也有意將經濟重心向斯洛伐克傾斜。但刻意而為之,一方面斯洛伐克人不領情,還因為重工業帶來的環境問題非常不爽,另一方面捷克人也不高興,覺得自己在掏腰包補貼斯洛伐克人。這就造成了二者的離心力越來越強。

東歐劇變後,失去了蘇聯的控制,捷克與斯洛伐克迅速分開。值得慶幸的是,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以和平方式解決了這一問題,就像之前的天鵝絨革命那樣。即使在人類百年文明史上,這件事都足以大書一筆,因為它象徵著和平、理解和妥協。

更值得慶幸的是,多年過去了,這兩個國家都早已邁入發達國家行列,兩國關係也一直相當好——還有比這更完美的結局嗎?


捷克和斯洛伐克未出現國家間激烈矛盾主要有兩點:

第一,二戰後少數族裔比例下降與主體民族不存在根本性矛盾使得民族問題並不突出。

捷克與斯洛伐克同為斯拉夫人,後分裂成兩個民族。在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過早的接觸到歐洲世俗化開放思想,雙方更多選擇商討而不是暴力解決衝突。

而二戰後遣返日耳曼人,互換匈牙利人,使得少數族裔比例大幅下降,無法有效影響主體民族,所以捷克與斯洛伐克民族問題不存在根本性矛盾,也就不存在民族衝突的基礎。

第二,捷克與斯洛伐克根本利益相近,使得結構性矛盾並不突出。

自哈布斯堡王朝統治開始,捷克與斯洛伐克因外部危險的社會環境而和,因外部和平的社會環境而分,雙方報團取暖,這已成為一直的共識。

在1918年兩國合併之時,捷克的高速發展同斯洛伐克低效發展成鮮明對比,再加之日耳曼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比重過大,和納粹黨民族主義的煽動,確實使得兩國人產生了實質衝突,甚至走向對立。

而這一點在二戰後,隨著驅逐日耳曼人和前蘇聯打壓捷克發展斯洛伐克,使斯洛伐克得到長足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沖抵了斯洛伐克人的民族意識,也使得斯洛伐克同捷克的結構性矛盾得以緩解。


【 環球小姐冠軍 斯洛伐克姑娘米琳 】

「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這是捷克大作家米蘭·昆德拉在名著《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中一句名言,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捷克斯洛伐克這座西斯拉夫宗祠下生活著的兩個宗親捷克與斯洛伐克,在天鵝絨革命的大變局時期,以非暴力、和平、溫柔的方式,聯合解體了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共同消除了哥倆唯一的矛盾——被迫搭夥過日子,各自獨立,沒有糾纏於歷史與私利,輕裝上陣,各奔前程,因為無論是捷克,還是斯洛伐克,都要向前走。

一、捷斯歷史:分是主流、合適被迫

公元5-6世紀,來自波蘭的西斯拉夫人遷徙到現在的捷克、斯洛伐克,先後建立了薩摩公國、大摩拉維亞公國、波西米亞公國。大約在11世紀開始分離:波西米亞(捷克)被神聖羅馬帝國吞併,斯洛伐克則成為匈牙利王國版圖的組成部分,兩者在長達近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既無瓜葛,基本上屬於井水不犯河水的陌生人兼鄰居。

1867年,奧地利和匈牙利組成奧匈帝國(八國聯軍中的一個),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當今捷克的主要組成部分)臣服於奧地利王國,而斯洛伐克則依舊是匈牙利王國的領土。這是捷克與斯洛伐克的第二次同一口鍋吃飯。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918年,奧匈帝國兵敗瓦解,波西米亞、摩拉維亞、斯洛伐克等合併在一起,於1918年10月28日成立國家: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1939年3月,德國以接管捷克境內的蘇台德區為由,出兵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被希特勒肢解為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斯洛伐克共和國兩個國家,便於掌控;1945年,蘇聯紅軍解放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將捷克和斯洛伐克再度合併,於1948年5月9日成立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民主共和國,隨後幾十年,發展為東歐的重工業中心。

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西德與東德合併,捷克斯洛伐克發生了天鵝絨革命,捷克和斯洛伐克這兩個西斯拉夫宗親聯手廢掉了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成為獨立的國家,再次分裂,各過各的。

從一千多年的歷史來看,分離才是捷克與斯洛伐克的主流,合併只是迫不得已的結果,為捷斯各自獨立成國提供了歷史的文化與依據。

二、驅逐異族,捷斯兩族各居主導地位

捷克與斯洛伐克雖然都是源自於波蘭的西斯拉夫人,但在長達近千年的分離中,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捷克族與斯洛伐克族,並分別成為各自的主題民族。

根據1921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境內有312萬日耳曼人、75萬馬扎爾人(匈牙利人)、46萬盧森尼亞人(斯拉夫人的一支,接近烏克蘭人),以及24萬其他民族,而西斯拉夫的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加起來才876萬人,主體民族的人口比率偏低,國家的穩定與統一潛藏著巨大的威脅與風險。

因此,二戰後,新生的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為了防止出現分裂與陷入社會動蕩,決心改變多民族國家的面貌,乾的一件大事就是清理、整頓民族,具體做法是:1、將捷克境內的所有日耳曼人全部驅逐;2、斯洛伐克與匈牙利互換族群,就是將斯洛伐克的馬扎爾人(匈牙利人)給了匈牙利,換回匈牙利的斯洛伐克人;3、整頓其他的少數民族。從此,捷克斯洛伐克就由多民族國家變成了只有捷克、斯洛伐克兩個民族的穩定國家,幾乎將所有多民族國家的威脅、風險、衝突、矛盾全部消除,信仰天主教的捷克與信仰新教的斯洛伐克僅剩的一個衝突——斯洛伐克不願意與高高在上的捷克同在一個屋檐下,搭夥過日子。

三、循序漸進地推動捷斯共和國獨立

上世紀90年代初,世界劇變:蘇聯解體、兩德合併、捷克斯洛伐克發生天鵝絨革命,捷克共產黨失去了政權,捷克斯洛伐克下面的捷克與斯洛伐克兩個政體的領導人經過多輪的磋商,達成共識: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廢除捷克斯洛伐克,以非暴力的和平的手段實現各自獨立。

1990年3月,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將國名改為捷克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第二個月,再度梗概國名,變成了: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多出了一個「和」,意味著斯洛伐克與捷克是平等的政治實體,為日後的解體、分裂與獨立奠定了基礎。

1992年11月,捷克與斯洛伐克的領導人經過談判,同意捷克和斯洛伐克分離,聯邦議會通過了聯邦解體法。同年12月31日,聯邦解體,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壽終正寢。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別成為獨立的國家: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共和國。

捷克共和國與斯洛伐克共和國在聯手廢除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分別獨立的長達3年的準備與行動過程中,沒有發生暴力、流血,以溫柔、和平的方式實現,十分罕見,看看印度與巴基斯坦、印尼與東帝汶、南北蘇丹等的分裂與獨立所帶來的戰爭與流血,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和平分裂堪稱典範。

四、捷克的傳統文化保障了非暴力分裂

在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里,捷克的實力遠在斯洛伐克之上,並佔據壓倒性的優勢,面對斯洛伐克長期的要求分家的要求與行動,捷克沒有暴怒,反而表現出了大度與寬容。如果沒有捷克的這個胸懷,捷克與斯洛伐克的分裂必定是通過暴力、戰爭、流血來實現的。

捷克為什麼會有這樣大度與寬容的胸懷?因為捷克有一種傳承了千年的文化:敵人來了就下跪,投降了還打什麼仗?

自古以來,捷克人都不喜歡暴力、戰爭,即使面對異族的入侵也是如此,比如納粹德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時,捷克人(包括斯洛伐克人)只做了兩件事:一件是投降,另一件是當順民。活著比什麼都重要,儘管德國人非常瞧不起捷克人的這種沒有尊嚴的生存哲學。因此,一千多年來,捷克境內很少有戰火,許多古建築都保存得相當完好,成為捷克重要的文化遺產與風景線。


捷克、斯洛伐克都是原奧匈帝國的領土,奧匈帝國解體後,捷克、斯洛伐克兩國被人為捏在了一起,成為一個國家,但捷克、斯洛伐克都屬於不同的民族、說不同的語言,是外力作用才成為一個國家。

二戰時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國吞併,二戰後又被蘇聯控制,所以這兩個民族也就一直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

捷克在奧匈帝國中定位是工業區,斯洛伐克定位是農業區,捷克覺得斯洛伐克是拖累,斯洛伐克覺得國家投資都集中在捷克的工業區,於是分家符合雙方的利益,於是就和平談判分家了。

舉個不恰當例子,如果蘇北和蘇南分家,蘇北單獨成立一個省,沒準蘇北、蘇南人民都同意。


捷克和斯洛伐克自從1992年12月31日聯邦共和國解體,並於1993年1月1日起,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正式分成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兩個獨立主權國家。至此,具有長達74年歷史的統一國家宣告解體。它們的解體不象前南斯拉夫和前蘇聯兵戎相械,而是以不流血坐下來談協商解決矛盾方式在近代史上極為少見。有人會問既然之前有著激烈的矛盾,而解體後是否還會有矛盾或磨擦的發生可能性,但是捷克和斯洛伐克這麼多年和平相處相安無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我想兩國政府和人民都是愛好和平的原來在一起是兄弟,分開過日子當然還是兄弟,為什要鬧矛盾?


二戰期間,捷克斯洛伐克被英法出賣,在慕尼黑會議上被迫把德意志人占多數的蘇台德區讓給了德國,很快德國軍隊就開進了捷克斯洛伐克,德國把蘇台德區併入德國本土,把切欣地區給了波蘭,在捷克部分成立了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由總督管理,讓斯洛伐克人獨立,成立獨立國家。二戰期間,斯洛伐克派出兩個師的兵力跟隨德國入侵蘇聯。而捷克人卻不甘心被德國統治,組織地下抵抗力量,打擊德國佔領軍,後英國派出由捷克人組成的突擊隊潛伏在布拉格,刺殺了海德里希。德軍為了報復,屠殺了利迪策村的全部村民。二戰時期,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雖然都是西斯拉夫民族的一部分,但是選擇了不同的民族立場。戰後被蘇聯人強行合併為捷克斯洛伐克,成為其衛星國。但是也遭到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反抗,比如有名的布拉格之春就發生在這個時期。蘇聯解體後,斯洛伐克人選擇了獨立出去。總體來說,捷克要比斯洛伐克經濟發達一些。


謝邀!一個國家兩個民族如果分裂成兩個國家,大多數是矛盾重重,甚至是兵戎相見。但象捷克與斯洛伐克相安無事確實少見。這裡的原因大至有三點,一是二者其實都是斯拉夫人,都遭受過匈奧帝國和日爾曼人的侵略和奴役;二是二戰結束因蘇聯的幫助建立了兩個民族聯合建立了統一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民族團結成了主旋律。捷克與斯洛伐克的發展趨於平衡;三是蘇聯解體致東歐巨變,捷克與斯洛伐克分裂成兩個國家,土地與財富基本均等,制度也大至相同,軍隊人數及裝備也在伯仲之間。並且有分岐、有問題有坐下來協商的傳統,把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


天主教與新教。類似北愛爾蘭和愛爾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