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什麼葯在風濕免疫病中應用頻率最高,那一定是「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甲氨蝶呤的不僅非常便宜,效果出色,而且用藥方便,每週一遍只需用藥一次,兼顧了用藥的「有效性、經濟性、便捷性」:因此甲氨蝶呤在應用於風濕科以來,始終保持著無以撼動的地位,尤其是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中,更是被認為是錨定葯。

所謂「錨定葯」,是指在治療中「有條件要用,沒條件要創造條件用」的首選藥物。

然而,很多患者當閱讀完甲氨蝶呤說明書,或者聽了周圍朋友的一些「言語恐嚇」後,便患上了「說明書恐懼症」,往往感到非常害怕,不由自主的把這味良藥給停用了……耽誤了治療。

▼國內甲氨蝶呤說明書 ,適應症中往往沒有風濕病,都是各類腫瘤。

甲氨蝶呤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當然不是。

甲氨蝶呤這味葯是通過在細胞分裂時安插「間諜」,阻止DNA合成,從而阻止細胞擴增而發揮作用的。它是「細胞增殖抑製劑」。

四氫葉酸是在體內合成嘌呤核苷酸和嘧啶脫氧核苷酸的重要輔酶,甲氨蝶呤是一種葉酸還原酶抑製劑,可以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而使二氫葉酸不能還原成有生理活性的四氫葉酸,從而使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過程中一碳基團的轉移作用受阻,導致DNA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

▼MTX發揮作用示意圖

我們都知道,惡性腫瘤(比如說明書中的血液系統腫瘤、肉瘤、乳腺癌等)是細胞不受控制的惡性增值所致。因此,甲氨蝶呤通過阻止DNA合成,讓細胞不能進行擴增,進而發揮了「殺傷腫瘤」的作用。

實際上,在很多風濕免疫病(如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自身免疫性腸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中,淋巴細胞不受控制的增殖是其發病的重要病因。淋巴細胞大量增殖,可以產生針對自身組織的抗體,也可以分泌大量細胞因子——這些最終導致了機體的自我損傷,比如以關節損傷為主的「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以多系統損害的「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等。因此,要想有效地控制風濕免疫病,就必須使用藥物,抑制淋巴細胞不恰當的增殖——作為「細胞增殖抑製劑」的甲氨蝶呤便因此產生作用。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風濕病的發生也罷,腫瘤的發生也好,都涉及到細胞不恰當的擴增,因此作為「細胞增殖抑製劑」的甲氨蝶呤同時發揮了抗腫瘤、抗風濕作用,便不難理解了。

但,甲氨蝶呤用於抗風濕和抗腫瘤的劑量,是差別巨大的。風濕病使用以小劑量為主,而腫瘤治療的劑量卻往往較大,因此其副作用的發生不可同日而語——正所謂「拋開劑量談問題,都是耍流氓」。

舉例:用於類風濕關節炎,甲氨蝶呤一般用藥為7.5mg-15mg/周(國內用量多以此為主)。而用於絨毛膜上皮癌、惡性葡萄胎。為每日10-20mg。劑量差別達5-10倍。

因此,大部分患者應用甲氨蝶呤,是比較安全的。即便出現了不良反應,經及時停葯處理,多半能夠迅速好轉,患者朋友不需要過分擔心,因噎廢食。

當然,我們也要警惕不良反應的發生和出現——我們怕的不是不良反應(副作用),而是不良反應發生後不能及時發現,不能及時停葯,長期應用造成嚴重後過。

我們希望患者朋友能夠做到以下幾點,以確保用藥安全:

1,定期複查血常規、肝腎功能。血細胞降低、肝功能異常,這是甲氨蝶呤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一旦出現,停葯容易好轉,但必須發現及時。因此,我們希望患者能夠定期複查上述項目,初始用藥2週一次,穩定後可逐步拉長至1月、3月一次。

2,如果有口腔潰瘍出現頻繁,及時就診。甲氨蝶呤的另外一個不良反應是粘膜損傷,既反覆或者大面積出現的口腔潰瘍。此時務必及時就醫,醫生會進行特殊的解毒處理。

3,用量較大,配合葉酸同時服用。當使用甲氨蝶呤超過12.5mg/日,我們推薦加用葉酸服用,可起到「減毒」作用,且不影響療效。

不知道聽到這些,作為患者朋友的您,是否感到不再害怕了呢?


如有就診、諮詢需求的患者,謝醫生提供多元的醫療解決方案,需要的患者可私信具體詢問:

1,面診:最全面的瞭解病情,最推薦的診療方式,但對遠距離患者不便。門診地點為:江蘇省中醫院,門診時間請私信聯繫。

2,網路門診:藉助國家大力推廣的「互聯網診療」,實現網路諮詢、診斷、開藥等服務,方便性較高,適合遠距離患者。可私信詢問網路門診方式。

3,「值乎」諮詢:知乎平臺的付費諮詢,可完成簡單的諮詢服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