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對一個汽車品牌的戰略佈局來說,不太有利,如果不是爆發醜聞或精力不足或者銷量實在不佳,沒有品牌會放棄一個生機勃勃的市場。退市聽起來頗有幾分“壯士斷腕”的決絕,集中精力發展更穩定可靠的市場,比如去年從中國市場退市的鈴木和菲亞特。很多人當時都覺得這兩個品牌“完了”,因爲在第一大汽車市場的我國都混不下去了,但是鈴木在印度相當於大衆在中國,菲亞特在西歐地區表現也非常出色。今年剛開年,也有一個品牌要退市,不過退的是歐洲地區。

  準確的說,英菲尼迪計劃的是2020年退出西歐市場,把品牌發展重點轉移到美國和中國市場。有人表示不解,美國和中國汽車市場漸趨飽和,漲勢減緩,爲什麼重點還在這兩個市場?很簡單,看看銷量就知道了。

  首先看的是美國的銷量,就知道爲什麼說,只要美國車市沒遇冷,對英菲尼迪品牌總體銷量的影響就不大。因爲美國市場對英菲尼迪的品牌認可度非常高,在1月英菲尼迪月銷10302輛,買的比凱迪拉克還多,比路虎和沃爾沃、保時捷等品牌的銷量都有明顯的優勢。

  再看美國2月汽車銷量,英菲尼迪月銷10607輛,環比一月有輕微上漲,兩個月累計銷量破兩萬,月均1W+,表現非常穩定,可以說美國是英菲尼迪品牌最大的單一市場。只要美國市場表現穩定,沒有外界因素幹擾,英菲尼迪的銷量就有了最大的保證。

  側重美國能理解,那爲什麼國內認可度也不高,還不放棄中國,而放棄相對發達的西歐車市?看看中國和西歐地區的銷量就顯而易見了。

  雖然英菲尼迪一直在立中國年銷十萬的FLAG,但是到現在也沒實現,不過就算表現不佳,國內知名度認可度不高,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也不少。2018年英菲尼迪累銷44407輛,2019年開年第一個月,全新一代英菲尼迪QX50月銷破千輛,暴漲1245.5%。漲勢和未來發展的前景,都非常可觀,在黑科技滿滿的QX50等車型協力之下,銷量增長不難。

  再來看看英國最新2月品牌銷量,英菲尼迪只有16輛的數據,位列榜單倒數第五名,和中國美國市場相比,差距太懸殊了。

  在法國市場,月銷13輛,前兩個月累銷52輛,連中美地區的零頭都比不上……

  據統計,2018年全年英菲尼迪在西歐地區只賣了5800輛,實在是沒有什麼積蓄耕耘的必要,不如把精力側重於前景可期的中國市場,保持美國市場的穩定表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