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是最靠近我國的國家之一,深受中華文明影響,漢字在很長時間內是該國的通用文字,喃音發明後才逐漸代替了漢字。 越南大小城市衆多,但要論建築風格最爲混搭的一定是會安。

  會安位於越安中部,歸屬廣南省管轄,從公元五世紀到17世紀,這裏一直是座繁榮的港口城市,其商貿繁忙程度一度位居東南亞港口城市的前列。

  會安曾經是中國人下南洋的主要據地之一,因爲大量華人的湧入,這座城市的華文化痕跡比更他地方更加明顯。

  行走在會安街頭,不經意就會看到各種華人會館和中式廟宇,較著名的有五幫會館、廣肇會館、潮州會館、瓊府會館等,這些會館相當於同鄉會,在過去起到團結協作的作用,其建築風格是完完全全的中式。 在會安街頭,還可以看到很多古色古香的中式庭院,中文是這些庭院的主角,一些對聯讓人有身處中國的錯覺。

  因爲歷史原因,部分越南華人一度遠走法國等地,不過也有少數華人留了下來。他們與越南人通婚,成爲新越南人。 會安城內遊客不少,其中大部分是中國人,也有少數韓國人、東南亞人和歐洲人。 由於每天接觸的華人較多,在街頭做生意的當地人大多能夠用普通話與華人熟練交流,部分攤販還會講幾句簡單的粵語。 小攤販賣的東西以小喫爲主,口味上和兩廣較爲接近,像蝦餃一類美食,其實是中國人傳到當地的。

  除了中式房子,會安最常見的是黃色的房子,其外觀簡約而不失典雅,風格上吸收了法國、越南本土和中式建築的精髓。

  黃色建築分佈在會安的大街小巷,會安也因此成爲名副其實的“黃色之城”。 黃色風情在古代的時候並不是會安的建築風格,現在之所以變得如此洋氣,皆因法國殖民了越南長達八十多年。在這八十多年裏,法式生活、法式審美強勢滲透且同化了越南人。

  會安有座來遠橋,也稱日本橋,相傳爲旅居會安的日本人所建造,目的是鎮住傳說中的怪物,讓它無法興風作浪。 如今,擁有一千多年曆史的會安已經成爲世界文化遺產,而且是整座古城同時入選。 走在會安的街頭上,看着一座座風格各異的建築,聽幾段和它有關的歷史故事、傳說,非常有意思。 這座小城毫無疑問是越南異域文化最爲濃鬱、厚重的地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