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人們的生活富裕了,但是像車這種大宗商品,在購買的時候還是應該多加註意,防止出現意外。杭州的李先生前幾天買了一輛新車,但令人遺憾的是,在他將一切錢款都付清的前提下,4S店的工作人員卻不讓他把車開走。原因也很簡單,李先生就這輛車提出了一個疑問,爲什麼這輛車和他在購買前看中的那輛車不太一樣呢?4S店很快就此事做出了反應,那就是阻止李先生把車開走。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是交易車輛本身存在毛病,爲何對方要制止李先生提車呢?

  按照李先生的說法,他是在杭州的一家4S店買的車。當天他是去給自己的新車辦理付款和保險等手續的,而就在他處理完這些手續,坐進新車再掀開座位上的保鮮膜時,他才發現自己的新車好像和自己印象中的不太相符。自己的車的副駕駛明明是電動座椅,可這輛車卻是手動的。

  最終經過確認,李先生買的確實17萬5的高配版轎車,而這輛車的車價只需要16萬多是低配版。不僅坐位不同,車內的很多配置都不相同,二者在車內外觀上有着巨大的差異,李先生也正是從這一點發現車輛的異常。而他把這件事告訴給4S店方面後,直接就向對方提出,這樣的行爲屬於商業欺詐,按照消法應該給予自己退一賠三的賠償。

  只不過,4S店卻做出了令他意想不到的舉動,那就是再也不讓他靠近這輛車了。4S店的銷售總監首先對車輛配送問題做出瞭解釋:按照他的說法,這是出庫師傅的失誤。而且銷售人員早在移交車輛之前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其次,對於車輛之間差異明顯的問題,他也表示,一般在檢驗車輛時,主要都是看外觀,在未明確車輛存在問題前,正常人很容易就會忽略這一區別。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4S店方面認爲,這輛車現在還不是李先生的!因爲車輛目前還沒有完全移交給李先生,整個交易壓根就沒完成,那麼欺詐則是不存在的。因此,他們徹底否認了李先生提出的理賠方案。

  李先生當即反駁,明明是他在拆除副駕駛的保護膜時發現的問題,如果是4S店先發現,那麼爲什麼還會把對應的車鑰匙交給他呢?4S店顯然實在狡辯,推卸責任!而按照律師的看法,既然車鑰匙已經移交給李先生,那麼車輛的所有權自然就歸屬於李先生了。

  筆者想說的是,我們也不是說非要爲難4S店。因爲即使是在拋開法律的前提下,我們也不可能認爲,一輛車已經辦了過戶、買了保險、交了錢,連車鑰匙都拿到了,卻告訴我們這輛車不是你的。只能說,面對這一次的失誤,必須要有人來爲此負責。相信在經過這一次的糾紛後,4S和廠商都將會有不同程度的改進,而這纔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

  當然也有網友提出,如果李先生遲點說出問題,直接把車開回家一賠三妥妥的,直接拿到52萬豈不是美滋滋。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點贊,感謝大家的支持。(文中素材來源於網絡,文字內容由奇葩事看過來原創,抄襲洗稿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