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 @果老兄 更新的第38篇新媒體運營幹貨

新媒體運營基礎12|快速掌握知乎運營規律

本篇涉及知識點:

1、三大平臺閱讀場景的區別

2、用戶偏好分析

3、機構號內容建設策略

3000字,閱讀需要8分鐘

恭喜你,只要點進來

一個新的大門將向你敞開

這個專欄只會用:滿滿的乾貨,砸出你對這個專欄的尊重

市面上有各種各樣講:

怎麼做運營? 怎麼做新媒體? 怎麼做公眾號賺錢? 怎麼通過寫作投稿賺錢?

可是這些零散的知識經常性的給你囫圇吞棗,灌輸大道理,人生哲學,卻從來沒有細緻具體的告訴你該怎麼做,操作方法是什麼,核心本質是什麼,甚至稍微講一些很簡單的東西就開始收費,9.9元,99元,可事實是:

——論收費,99元的產品大概率就是給你講大道理

——論免費,又沾了收費的邊,總想著賺一點,而違背了【做出有價值的內容獲得認同】的初心

所以我 , @果老兄 以此歡迎真正懂新媒體,踏踏實實寫乾貨的人,來和我一起完成這項事情

「新媒體人必備自學教程」?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我將做篩選,審核,編輯及驗證其乾貨的實用性,最終呈現給各位一個系列的好的作品內容,希望幫助到各位:

A、創業做自媒體的,可以少走點彎路,多點啟發

B、轉行做新媒體的,可以夯實基本功,熟悉職場

C、想兼職賺錢的,也能搞清楚這行水的深淺,摸透門道,徹底杜絕被騙

一個註冊用戶數1.2億的APP。

一個站內日活躍用戶超2600萬的APP

一個站內熱議話題至少25萬個的APP。

——這樣一個巨無霸級別的內容應用,

絕不可能錯過企業級用戶的青睞。

即使你的老闆還沒有在知乎開設機構號,

那也是早晚的事兒。

如果你想入職新媒體行業,運營知乎機構號

那也是早晚的事兒。

——目前

已有超過2500家知名機構加入知乎機構號

你知道知乎機構號的正確打開方式嗎?

果老兄今天就給你仔細解答一波。

(1)微信是熟人社交體系:

TA的閱讀場景(對話框、朋友圈、公眾號)

是搭建在即時通訊社交的大前提下,

微信的內容觸發特點是「以熟人推薦為轉移」。

也就是說,只有你的好友發布了朋友圈、

或者在羣聊裏推送內容給你

你才會收到消息,並進行關注。

所以你會發現

「你好友們的閱讀質量,

決定了你在微信上能接觸到什麼內容」

如果你是一個80後小資青年,

——那麼你得朋友圈裡肯定都是金融理財、小資生活。如果你是一個60後廣場舞大媽,——那麼你得朋友圈裡肯定都是養生保健、枸杞祈福。

所以說:

微信更容易留存粉絲關係,

但不容易新增粉絲關係。

微信更容易感染同質用戶,

但不容易篩選優質用戶。

(2)微博是公知社交體系

TA的閱讀場景(首頁、熱榜、push流)

是搭建在熱門信息推送的大前提下,

微信的內容觸發特點是「以公知推薦為轉移」。

也就是說,在微博上只有大V發布了消息、

或者上了微博的推薦、熱榜

你才會收到消息,並進行閱讀。

在微博的站內信息裏,

熟人社交是基本不存在的,

普通用戶的原創信息是基本沒人看的。

取而代之的是,

品牌曝光、熱點新聞以及明星八卦。

——在微博

迪麗熱巴放了個屁,比天文科學院又發現了一顆衛星重要的多。

——在微博

鄭爽今天搶了誰誰誰的C位,比乒乓球女單奪冠傳播的快。

——在微博

杜蕾斯發了一個帶點兒色的,你山西老醋這輩子拍馬也趕不上。

所以說:

微博的馬太效應使頭部用戶擁有絕對話語權,微博的粉絲傳播機制使大量價值不高的信息充斥站內。

(3)知乎是內容社交體系:

TA的閱讀場景

(熱榜、推薦、關注、精華、話題)

是搭建在優質內容演算法

(威爾士演算法)的大前提下,

知乎的內容觸發特點是

「以優質用戶推薦為轉移」。

也就是說,在知乎上誰的回答質量高,

誰的內容就易於傳播。

質量越高的內容越容易被大家閱讀

而點贊擴散機制,也保證了用戶篩選內容

——在知乎

你總能回答出別人都不知道的,那麼你就會被大家熟知。

——在知乎

你總能回答出別人都很認同的,那麼你就會被大家熱議

——在知乎

即使你是萬粉大V,你寫了一篇沒啥意義的文,照樣沒有人給你點贊

所以,你會清晰的發現:

相對於微信,

知乎可以打破熟人社交的侷限性,

你的東西好全國人民就會知道。

相對於微博,

知乎可以打破頭部用戶生產內容的壟斷性,

你的東西棒全國人民就會知道。

所以,知乎這個山頭,誰願意錯過?

(1)知乎用戶的身價。

《知乎社區官方介紹》裏寫到:知乎用戶的羣體屬性表現為知識型中產和準中產的特徵,Ta們大多生活在一二線城市,年齡23-40歲之間,擁有本科以及以上學歷,並希望通過專業知識、才智、技能,來換取體面生活與社會地位。

規模上只有微信的5分之一

但它攏住的卻是中國網民裏質量最高、

時最有購買力的一小撮人。

(2)知乎用戶的調性。

Ta們討厭打廣告,

除非你得廣告很有feel。

尤其是對水軍、刷贊、軟文廣告植入等,知乎的用戶們容忍度基本為負數,舉報你是常規操作,點反對是家常便飯。同時,知乎的演算法本來就會對數據刷子、無腦廣告和垃圾回答自動屏蔽、甚至封號。——在這裡,還是老老實實做內容為妙。

Ta們討厭沒營養的內容,

除非你會抖機靈。

沒誰會對你上班今天又擠了兩個小時地鐵感興趣。沒誰會對你家隔壁王奶奶今天借了你兩斤豆油感興趣。也沒誰對你家老闆今天又在職工羣裡面發什麼勵志感言感興趣

——當然除非他是馬雲或者王健林

Ta們喜歡聽故事,

尤其是那些在你身上發生了的

如果你身世悽慘,遇到無良人販子被拐賣山區,那麼請講出來。如果你奇遇不斷,尿個尿都能碰到被懸賞的通緝犯,那麼請講出來。如果你感情不順,老公出軌小姨子,表哥還插了一腳,那麼請講出來

——知乎分享你(剛編)的故事

Ta們喜歡你罵Ta,

只要你罵的清奇。

他問大學怎麼不迷茫,你就狠狠質問他一天24個小時都在幹什麼?他問挖坑栽跟頭啥樣,你就狠狠質問他一年365天都在幹什麼?她問男朋友感情問題,你就罵的她覺得自己是個sb為止。

——總之,一句話罵Ta

Ta們喜歡看乾貨,

尤其是那些他們不知道的。

啤酒蓋的五種開法

晾衣架的巧妙利用沒有了太陽我們該何去何從萬有引力定律對人類的終極意義。

——總之,給他看他沒見過的。

總的來說就是:知識、經驗、見解

1、社羣戰略定位

在一切的一切開始之前。

你先要想明白,你打算和誰玩兒?

換言之,你想要團結知乎裡面的哪部分人?

另外:最好有一個小團隊,

一個人運營一個機構號還是很喫力的。

2、品牌人格化

在知乎內,最有公信力的是誰?

——顯而易見,不是周源不是劉看山

是「優秀的回答者」。

注意這個「者」

人格化的形式,更容易被知乎用戶所認可。

縱觀知乎現在的機構號,有一個算一個

丁香醫生、共青團、

A站B站、獵聘網。

哪一個不是以人格化形式出現?

——你不說人話,人家不信啊!

(1)、內容人格化

即使是機構號,以第一人稱視角來寫,多舉和自已有關生活的例子,而非營銷文體,怎麼真實怎麼來,心裡想的就怎麼說怎麼寫,反而更容易招人喜歡。

(2)、介紹人格化

自我介紹更不能只是單純的公司介紹,產品介紹,相反如果能把機構號人格化,效果會完全不一樣。比如,義大利的一家餐廳,就是讓一隻雞管理他們Twitter,果真有奇效

(3)、互動人格化

某微博其實內容很一般,但是憑藉著有趣抖機靈的評論依然獲得了數百萬粉絲的喜愛,有趣的回複比淘寶客服硬邦邦死板的回復要強太多了,越有個性反而越討巧

3、內容與熱點把控

(1)內容質量把控

A、文字風格的統一:、

即使是機構號,也要IP化運作,絕對不能一篇像小李寫的,一篇像小方寫的,風格不統一,不利於粉絲的粘性

B、內容邏輯感:

畢竟是機構號,所以邏輯感強一些,讓人能讀得懂,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相反,如果邏輯感極差,你特麼還敢給自己公司背書?

(2)內容數量把控

知乎對於頭部用戶的限制,

也是對自身平臺的保護,

所以也許你很精心準備的一篇文章

可卻因為限流獲得了極小的傳播,

所以說如果能夠做穩定更新的內容數量

那麼就不會更多的依賴運氣,

——這樣會變得更加可控

(3)熱點跟蹤技巧。

果老兄熱點九轉金身訣:

1、搶佔先機

一旦熱點出來,第一時間跟進,越快,

最好是第一個發出來,勢必帶來傳播

2、借力打力

讓熱點與自己的品牌有所關聯,

製造新的傳播熱點

3、草船借箭

藉助微博或者朋友圈

及其他平臺用戶有趣的評論,做成內容

4、崇國媚內

僱國外水軍在國外的媒體平臺

發布帶有自己品牌的內容,

然後轉發到國內製造熱點

5、羣體效應

做自己的小社羣,

每次有熱點的時候

都可以丟到羣裏,發紅包求轉發

6、開放留白

在熱點的結尾留下餘地,

給人討論的空間,

這樣互動起來了,熱度也起來了

7、勾搭大V

在回答的問題下@各種你認為有可能回答該問題以及該領域的大V,一旦有大V願意參與問題回答會獲得更大的轟動

8、借刀殺人

點評矛頭明星,

採取刁鑽的角度,

引起用戶討論,有罵就有捧

9、專屬內容

製作屬於某個大V的專屬內容,

並@他,也是早起小白想火的好方法。

我還給 點贊的你 準備了份禮物:

1、面試書

2、新媒體自學教程

來公號:果兄私塾

回復:面試,領取【面試之獨孤九劍】

回復:學,領取【自媒體免費教程】

這麼高質量的專欄,我絕對不會推薦你關注任何一個垃圾的號,哪怕他給我錢。但是隻要推薦了,就一定是精品中的精品。

不信,你關注進來看.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