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陶藝課的「質」與「量」

大衛·貝爾斯和泰德·奧蘭德在2001年合著了一本成功勵志方面的書,名為《開啟創作自信之旅:走在創作路上難免害怕,只有不放棄的人才能不斷成長》(Art & Fear)。書中,他倆就「量」這個問題分享了一段趣聞:

在陶藝課新班開課的第一天,老師把班級分為兩個小組,坐在教室左邊的同學為第一小組,右邊的為第二小組。緊接著,老師宣布評分標準。第一小組,以「量」為評分依據,即製作的陶藝作品數量越多,分數越高;第二小組以「質」為評分依據,即作品質量越好,分數越高。

整個評分過程很簡單:在最後一刻燙傷,老師會帶一個磅秤來稱第一個小組的陶罐子,55磅獲得A,40磅獲得B,然後以此類推。第二小組的同學只需要製作一個陶罐子。只要做的完美就可以獲得A。

最後的結果無不讓人驚奇:質量最好的陶罐子全都出自以「量」為評分標準的第一小組。這似乎讓人明白一個道理:第一小組製作量大,他們得以在無數次失敗中吸取教訓,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從而精心雕琢出一個個精美的陶藝作品。第二組重視「質量」,力求完美。他們傻坐著,滿腦子想著「如何完美」,到頭來除了製造出一套浮誇的理論和一堆沒用的陶土,實在看不出他們到底做了什麼實質性的努力。

02

我的青澀的青春

在這方面,我自己也曾陷入「追求完美」的陷阱之中。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就讀本科期間,我選了一門書法選修課。我到現在仍然清晰的記得當初教授書法課的老師長的非常消瘦,瘦骨嶙峋那種。而我在這個選修課上唯一還記得的事情,就是當初我握著毛筆,寫的非常仔細認真,同時也是非常非常緩慢,就跟上面故事當中的第二組的同學一樣。每一筆我都追求完美,而不是大量的練習。結果你也能猜到啦,我從書法選修課上幾乎沒有任何收穫,毛筆書法到最後也沒有任何進步。哈哈,唯一留給我的「美好的記憶」就是我還清晰的記得在大學書法課上,當初那個所謂「追求完美」的中二青年在課堂上的滑稽的表現。

03

20小時學會任何技能

美國作家喬希·考夫曼在《關鍵20小時:快速學會任何技能!》(The First 20 Hours: How to Learn Anything… Fast!)一書中,把「數量與速度」作為快速習得技能的第10個方法。原文寫到:

「剛開始習得新技能時,人們往往希望做到盡善盡美,但力求完美很容易讓人產生挫敗感。因為我們永遠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別去設想有完美的表現,保持良好的狀態的同時,保證訓練量和訓練速度才是最應該考慮的。」

上面那個陶藝課的故事,也是這本書里分享的。這本書很有意思,大家都知道有一本非常流行的書叫《一萬小時天才理論》。而喬希·考夫曼的這本《關鍵20小時》則試圖向人們展示如何快速習得一個技能,而不是試圖解釋天才的終極秘密。作為普通人,我的覺得這兩本書結合著閱讀學習才更有意義和價值。

如果說《一萬小時天才理論》破除了部分人所信奉的「天才基因論」,通過對世界級選手的研究,向人們展示了成為天才的後天努力的重要性和關鍵性。那麼《關鍵20小時》則破除了《一萬小時天才理論》帶來的「天才效應」,讓人們了解到,要「學會」而非「學精』技能,只要掌握了好的練習方法,你可以只需要花最少20小時的時間就可以做到。

所以,如果你打算學習一項技能,而並不想成為這個領域裡面的世界級選手,那麼,不妨看看這本書。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圖片授權:基於CC0協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