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牌Zara攤上事兒了。

  15日,該西班牙品牌推出的彩妝系列開始在中國地區發售。

  在官方發佈的宣傳照中,中國模特李靜雯的一張照片突然犯了衆怒,被網友公開處刑:刻意醜化亞洲女性,涉嫌辱華。

  原因是李靜雯臉上有不假修飾的雀斑,被認爲是Zara在故意製造亞洲人的臉部瑕疵,醜化羣體形象。

  Zara的工作人員對此迴應:“宣傳面向全球,而不是單獨面向中國市場,照片是自然狀態下拍攝的,沒有經過PS。”

  換言之,雀斑並不是所謂的“製造瑕疵”,而僅僅是展現真實。

  如果你曾經看過這個快消品牌的廣告海報,會發現Zara實際不分種族和國界地對雀斑這種臉部點綴物(當然你也可以認爲是缺點)青睞有加,並熱衷於頻繁呈現。

  動不動就愛舉起種族地域大旗,套用辱華這個萬能句式的熟練工們,這次也許是過於敏感了。因爲不是每個外商都跟D&G一樣,對開罪消費者的愛好遠勝於對金錢的。

  雖然擅用修辭的誇張愛好者們再次將一顆小小的雀斑也歸類到了辱華的分類底下,但從某些方面來看,這種對“雀斑等於醜”的主觀判定實際指向了一種「單一審美」。

  畢竟在人類現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美顏相機」日臻精進的今天,大家已經適應了透過濾鏡看人,一鍵美白,自動磨皮,全員帶妝。被取悅得久了,面對“真實”,反倒有點兒不坦然。

  大型VR玩兒多了,也難免有點兒拎不清。

  儘管在雀斑事件裏,有人表現出了頗顯單薄的審美。但是跟以前相比,今天對美的定義範疇已經豐富多了。

  人們擁有正確的即主流的標準化的審美嗎?

  是的,在種種規訓和教化之下,這個時代的人們知道光澤,白皙,纖瘦,這些都是美的替代詞。五官排布,身材尺寸,衣着品味,皆有定數。

  不然整容醫院就總結不出任何一套模版。時裝雜誌就給不出任何一種指南。

  偶像團體也不會趨之若鶩,日漸靠近精緻的定義。託爾斯泰講:“幸福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各有各的不幸”,美容易千篇一律,醜可是各有各的特點。

  今天許多人的審美趨向不再那麼“絕對正確”了。

  在創造101的舞臺上,既有楊超越這樣的五官美收割粉絲,也有王菊這樣的自信美收穫好評。

  在最近一段時間,有兩位極有代表性的藝人分別傳達出了對審美正確性的質疑。

  一個是被“地才”表情包黑了多年的蔡依林,一個是曾被稱爲譁衆取寵的“丑角”Sunshine團隊的成員Cindy。

  蔡依林在新歌《怪美》MV裏,穿上了那套曾在2008年金曲獎星光大道上穿過的,多年以來仍被惡評爲烏賊和“夜用型衛生棉”的長裙。並身着囚服接受法官的審判:有贅肉的街拍照片,惹人詬病的香腸嘴。

  今日的她在歌裏面爲過去的自己唱道:“看不到我的美,是你瞎了眼”。但仍然如同衣裳一樣裁剪自己的尺寸,符合衆人的標準。常年喫白水蔬菜,過度減重。

  Sunshine組合在出道時,被冠以“最醜女團”。三個成員登上創造101時,也打的“另類女團”的標籤,跟主流選拔標準相去甚遠。“拙劣”、“審醜的狂歡”、“審美的倒退”,是媒體通稿的常用標題。

  在Cindy個人推出《不正確的審美》後,“拙劣”的風評第一次被“驚豔”所取代。編曲製作水準高,現場演出自信且專業。當歌詞“人們對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接觸的頻率影響。請你自覺改正這不正確的審美”被唱出,Cindy頓時在路人眼裏也升格成爲了C皇。

  即使B站仍然有人評論:“醜就是醜,什麼不正確的審美。”也無法否認,Sunshine於公衆的印象得到了逆轉。

  兩支MV迅速都被彈幕所支配,“DIVA”、“女王”、“說你不美的都是瞎了眼”、“驚豔”、“太美了”。

  這些評價此時來得真心誠意。對於曾經備受批判的蔡依林和Cindy來說,來得太晚,對她們如今的狀態來說,又來得合適公平。

  在這條路上走了幾十年後,蔡依林質疑:“這什麼標準急着決定適者生存,審美的世界誰有膽說那麼絕對。”

  儘管人們爲蔡依林鼓掌,爲C皇鼓掌。

  但仍然是爲脫胎換骨之後,更符合主流審美的她們鼓掌。爲妝容更靠近精緻的標準,舞臺更靠近華麗的標準,歌舞更靠近專業的標準,品味更前衛的她們鼓掌。

  而不是爲以前的她們。

  這幾句抗議審美標準的歌詞如今擲地有聲,令人信服。

  如果放在以前,恐怕也會收穫B站一樣的回覆:醜就是醜,什麼不正確的審美。

  對審美的抗議和發言權,要符合了審美標準之後纔可得到。

  人們對審美的看法真的變了嗎?

  恐怕也沒變多少。

  作者: 蹦迪退役選手。還沒領到退休金。

  你對審美有什麼看法?

  你認爲有標準的審美嗎?

  留言區等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