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0日讯(记者 李彦臻)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和重庆智库联合策划出版的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改革开放40周年-大国议题丛书》出版座谈会近日在京举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王东京教授、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祁德树出席座谈会。丛书作者代表孙久文、白永秀、吴传清、陈万灵、田清旺,审稿人代表李建伟、邓经河、胡敏、丛屹、郭彦英,特邀专家韩保江、王文举、戚聿东、孔祥智、来有为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

  据悉,《改革开放40周年-大国议题丛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丛书分为9卷共300万字,于2018年9月正式出版。

  业内认为,该丛书融学术性、思想性、原创性和史料性于一体,既有创新性的理论研究,尝试用中国智慧、中国实践丰富经济发展理论;又有实践经验总结,用图表和数据盘点中国经济社会巨大变化,用案例见证国家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坚定步伐;归纳发展成就,分析问题挑战;还有对未来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成套系集中出版关注和研究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主题的学术著作并不多见,而《大国议题丛书》正是这样一套研究著作。丛书的出版对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各界读者有所助益,也将推动选题关注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进一步深入。

  重庆智库创始人兼总裁王佳宁研究员建议,将“大国议题”作为品牌,长期建设下去,适时扩充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城市化等方面的选题。

  丛书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孙久文教授表示,《京畿协作——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写作源于作者几年来研究课题和研究报告的支撑,是在课题基础上浓缩出来的,保证了原创性。建议重庆大学出版社继续开发选题,更好地向深度和广度方面扩展。

  西北大学白永秀教授认为,丛书站位很高,从历史的角度以及国家的角度来看,内容与实际完美结合,并对未来充满展望与期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所所长李建伟认为,《改革开放40周年-大国议题丛书》饱含理论,又有对策,对史实的把握,考究严谨,花了不少功夫。整套书抓住了当前国家伟大实践,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副社长胡敏建议,重庆大学出版社借助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这一平台,提高作者聚合度,汇集各领域的专家,尤其是选题可由区域经济主题向宏观经济主题延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韩保江教授认为,丛书抓到了中国快速发展的点,历史逻辑与现实轨迹相统一,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本秘密。丛书史论结合,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套好书,是政治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用学术性展示政治性的好书,是一个尝试。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教授建议,扩大选题领域,围绕改革、开放和发展,重点领域一个一个系列出版下去,除中国经济议题,还可向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科技方面拓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管理世界杂志社副总编辑来有为认为,丛书选题好,紧扣改革开放4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丛书具有深厚的研究功底,这与作者重视原创性和高质量密切相关。

  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祁德树表示,期待专家学者以及出版社密切配合,多写作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精品力作,并在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下得以出版和传播。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王东京教授指出,“大国议题”作为一个品牌,选题要往下延伸,专家学者不仅要写学术著作,也要写通俗读物,需要改变创作方式,先讲故事,再讲道理,换一个写法,让社科产品走向民间,走向老百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