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特別是碰到必須在大太陽下長期曝曬、大量流汗時,特別容易口渴缺水,那種口乾舌燥的感覺,恨不得馬上灌上一大瓶冰涼的飲料解渴,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但是有些人卻不是因為生理因素造成口乾舌燥的狀況,即使經常補水,但總是覺得整個嘴巴裡一直都是乾乾的,連一點唾液都沒有,這時候就要注意,可能是自己的身體出狀況,甚至是某些疾病的症狀。

一般的成人平均一天大約會分泌1.5公升唾液,這個量大約是一天應該飲用水量的3/4到4/5,如果出現口乾的狀況,就會讓唾液減少,讓原本受到唾液保護的牙齒、口腔黏膜因為口內變乾而受到損害。而這種唾液減少的狀況是逐漸加重程度的,而非突然快速變化的。

非生理現象的口乾舌燥,可能是6種疾病的症狀

而出現這種嘴巴與喉嚨乾燥,分泌不出唾液的狀況,除了長時間沒有喝水,或是吃的食物中含鹽分過高所引起的口渴狀況外,很可能是因為6種疾病引發的症狀。

一、糖尿病:

口乾是糖尿病的早期信號,約有30%~50%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口乾的情況,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會加重口乾的程度,甚至要半夜起床飲水來解渴才能繼續入睡。而糖尿病患出現口乾現象的原因是,當人體血糖升高之後,就會吸收血管周圍組織中的水分,在醫學上稱為高滲性缺水,因此糖尿病人常常有口乾的症狀。

二、腎臟疾病:

腎臟疾病有許多類型,其中腎盂腎炎、血管球性腎炎、腎積水等都會因為腎臟失去保持水分的功能而出現口渴的症狀,在排尿量減少和出現身體浮腫時,患者仍然會感到口渴。而腎臟病患者若需要洗腎,在血液透析時會脫水,也會造成口乾的狀況。

三、修格蘭氏症候群:

這種疾病俗稱「乾燥症候群」,是一種全身性的風濕免疫性疾病。因為免疫系統失調錯亂,是過於活化的免疫細胞侵犯到外分泌腺和上皮細胞,攻擊身體可產生潤滑效果的腺體如唾液腺、淚腺等,造成其功能喪失而出現眼乾和口腔乾燥症狀,這種疾病好發於女性,男女發生率約是1:9。

四、自律神經失調:

根據自律神經的運作,當交感神經作用較高時,人體的唾液分泌量會減少,當副交感神經作用較高時,唾液分泌量會增加且變得較稀薄。在正常情況下,交感和副交感神經會自行協調唾液該分泌多少、濃稠程度為何。當自律神經失調,平衡被打壞,有一部分人便會出現唾液分泌不足、口乾舌燥的情況,嚴重一點甚至會有喉嚨卡卡、有異物存在的不適感。

五、女性屆臨更年期:

女性在更年期來臨時,卵巢的機能會衰退,也因此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會減少,此時腦部就會分泌讓卵巢增加雌激素分泌量的荷爾蒙,導致體內荷爾蒙失調而出現口渴的症狀。

六、甲狀腺機能亢進:

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其甲狀腺素濃度較高,機體代謝失常,會導致患者能量代謝增快,人體耗氧量大幅度增加,產熱量增多,散熱加速,人體所需要的水分也隨之增多,因此患者常常會有口乾舌燥的感覺,而甲亢的患者發生率也是女性遠高於男性。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別讓身體缺水,不然這9種病保證一定找上你

你選對了喝水的時間嗎?這4個時間喝保證喝出健康

預防乳癌,喝水也很重要,營養師莊鯉教你怎麼喝

文/陳亦云 圖/何宜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