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麼了,最近一段時間,小編經常會看到一些讓人唏噓的關於家庭和親情的案例,也許是我對此關注過多?

  在我們國家中,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似乎格外爲人民看重,因爲這代表着一種傳承。父母從孩子出生起就對孩子充滿了希望,希望孩子能夠成才,能夠取得人生的成功。父母希望孩子能過得好,將來能夠對自己孝順。很多父母爲了孩子可以說奉獻了自己的一切,但是最終卻未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而孩子呢,在小時候,對於父母是非常依賴的,特別是新生嬰兒的對母親的那種依賴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但是,隨着孩子的成長,他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想要脫離父母和家庭,追尋自己的生活。不是說他們不愛父母,只是因爲他們的世界在更加豐富多彩的遠方。

  而此時的父母會覺得孩子長大之後就不再需要自己,就會變得莫名的恐慌,於是就越想要抓住自己的孩子。因爲,不管孩子多大,在父母的眼裏,他們都還是自己的孩子。爲了留住孩子,他們可能會使用各種方法,最後導致的卻是孩子的強烈反抗。

  例如,著名的明星成龍,他的私生女小龍女吳卓林,因爲難以忍受父母的控制,迫切地想要離開母親。她做出各種叛逆的行爲,甚至宣佈出櫃,對母親也避而不見。而母親吳綺莉爲了見到小龍女,不惜用報警的手段藉助警方的手來聯絡自己的女兒。母女一場,到了最後,卻變成了誰也無法忍受彼此的仇人!

  很多時候,父母覺得自己含辛茹苦把孩子養大,孩子應該對自己感恩。但是在孩子看來,父母卻限制自己的行爲,控制自己,巴不得要逃脫。他們對父母的這種愛和控制非常反感,他們覺得自己在成年後遇到的各種痛苦都是因爲自己的原生家庭,他們需要自己的父母給自己道歉。父母和孩子,對彼此都有期待。但是,在最後,卻都對彼此感到失望。

  例如小編的朋友阿雲,她在小時候父母對她的管教非常嚴格,在別的孩子都在玩的時候,她卻在做功課。父母不允許她和別的同學玩,假如她不聽話,得到的不是媽媽的責罵就是爸爸的毆打,於是,她就慢慢變得不愛說話,成了父母的提線木偶。

  因爲父母的嚴格管教,阿雲的成績很好,考上了北京的一個大學,她的爸爸媽媽當時覺得自己這麼多年的辛苦終於有了結果,覺得非常驕傲。他們覺得,假如不是自己教育的好,阿雲也許就像她的很多女同學那樣,早早就嫁人生子,過着平凡的農婦生活。

  但是,在進入大學之後的阿雲依然性格孤僻,她也很難交到朋友,一直到現在都是單身。談到自己的現狀,她覺得都是因爲自己的父母,是因爲自己的原生家庭導致自己現在的性格和不幸。

  阿雲的爸爸媽媽一直以爲阿雲對自己是感恩的,但是阿雲的內心卻是滿滿的埋怨和討厭。

  現實中也許有很多家庭中的父母和子女都是阿雲和父母的縮影,父母的愛對孩子來說變成了傷害,導致孩子最後離自己越來越遠。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你有沒有控制孩子的行爲出現過?假如有,真的該醒醒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