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教學一直都是當學生最期待的活動~

已經記不清上次校外教學是甚麼時候了...不過!這次由金曲大師曹老師領軍的「2017世界音樂節」校外教學團實在令人非常興奮,除了全程自由活動外,連門票都由老師買單啊!!(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

 

 

活動會場位於大佳河濱公園九號水門,抵達水門後可以看到大大的路口。

會場停車實在很困難,下次應該還是乖乖搭乘接駁車才對...(感謝開車的華漢兄)

 

 

在入口處將和老師A來的票兌換成手環後,便可在會場內通行無阻~

 

 

 

會場內有島嶼舞臺、地球舞臺,以及超過100攤的市集,包括:音樂舖子、食藝市集、創藝市集...等。

入口旁的音樂舖子可以試玩一些民族樂器

三味線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的「三絃」,經沖繩改良後傳至日本,分為「天神」、「琴桿」、「琴身」三部分,琴身為四方型,由貓皮或狗皮製成!(驚)

 

 

手碟是2000年在瑞士發明的一種打擊樂器,由兩塊鋼板所構成飛碟的形狀。

 

 

中東鼓

 

 

手風琴於1822年由德國人創製,後經奧地利人改良,分為鍵盤式手風琴和按鈕式手風琴。

右手為單音,左手為BASS音及和絃。

 

 

音樂舖子旁邊可以看到許多「胖卡」,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可能是食物飄洋過海來臺的關係,價格都不怎麼親民,也只能看看了~

 

 

往會場內走去,會看到相對的兩個大舞臺,前面有草皮的地球舞臺是晚間表演的主要舞臺。

 

 

另一邊是島嶼舞臺,演出時間是下午。

逛到會場時剛好遇到三個人在表演,他們是由古箏、中阮、笛簫組成的團體,名稱就叫做『三個人』!

整體音樂風格讓我腦中浮現出三國時代孔明彈著琴~

 

 

在表演換場的途中,兩旁還有一些擁有世界各地特色的創藝市集可以逛逛。

 

 

 

很幸運地,晚間節目開演前,下了一整天的雨終於停了。

 

 

地球舞臺最吸引我的表演團體有兩組:其中一組是來自愛爾蘭的『Teada』。

樂手組成有:小提琴、笛子,手風琴、鋼琴、吉他、手鼓。曲風偏向於愛爾蘭民謠,有踢踏舞的感覺,聽了會想隨著音樂一起跳舞~

 

 

 

另一組為來自南非的『Dizu Plaatjies & The Ibuyambo Ensemble』。

使用了大量的打擊樂器加上自製的非洲樂器,使整體曲風聽起來有一種神祕感、節奏感、又帶有熱情。

  

 

 

週末的夜晚,坐在草地上,吹著微風、聽著音樂,如果再來一瓶啤酒,就是人生最享受的事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