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透露牙周 病警讯 拖延不治赔上健康代价大
▲医师提醒,牙周病若长期不处理,恐提高脑中风、心脏病、糖尿病、关节炎和孕妇早产的风险,建议及早治疗。(图/ingimage)

「妈,妳牙齿怎么会流血?」小莹(化名)是典型的北漂族,平日在台北工作,久久才回南部家乡,前阵子,她发现妈妈讲话时会飘来异味,啃咬食物后还遗留血迹,怀疑是牙周病,鼓励就医却被妈妈施以拖延战术对待。牙医师表示,牙周病严重时会导致掉牙且并发心脏病、脑中风等风险,一旦发现应积极治疗,以免因小小牙齿而赔上全身健康。

小莹的母亲因从小就对看牙心存恐惧,加上听邻居说牙周病治疗要动手术,切开牙肉做清除的过程痛得不得了,因此一再拖延,放任疾病恶化。小莹担心口腔疾病或严重牙周病导致的掉牙会影响老母亲的身体健康,不厌其烦地劝说,左哄右拐才终于带著母亲北上治疗,并在几次疗程后成功治愈。事后,小莹的妈妈还开心地向家人说:「治疗一点都不痛!」

牙医师吕睿庭表示,许多人发现口腔健康出现问题却不愿积极找医师治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怕痛」,但生病的牙齿不会自己恢复,放任不管只会让病症越来越糟。以牙周病为例,初期症状如口臭、牙龈红肿、刷牙时流血,因症状较轻且几乎没有疼痛的感觉,往往被轻忽,错失早期治疗的良机。

早期牙周病若没有接受妥善的治疗,牙龈、齿槽骨和牙周韧带等构造持续遭细菌侵扰,破坏加剧,出现牙缝变大、牙龈萎缩且红肿有脓包、牙齿松动或移位,严重时牙齿甚至会脱落,不仅容易带来咀嚼不便和营养不良问题。医学研究也相继证实,牙周病若长期不处理,恐提高脑中风、心脏病、糖尿病、关节炎和孕妇早产的风险,牙齿健康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民众若发现有口臭、牙龈红肿和流血等症状时,千万不要畏惧看医生,积极就医才能从「齿」健康。

吕睿庭说明,牙周病是种慢性、持续性的细菌感染疾病,传统治疗是利用开刀手术的方式,将牙龈肉切开后翻瓣,再运用器械刮除牙齿表面的结石与污垢,但由于牙肉切、翻开的动作易导致齿槽骨流失,且手术时流血量较大,会导致术后充血肿胀和疼痛,恢复期较长,常有病人因害怕而却步。

不过,随著医疗技术进步,牙周病治疗也走向微创手术时代。吕睿庭指出,水波雷射疗法便是其中1种,利用雷射激发能量和水气分子结合,不需要将牙肉切开翻瓣,就能移除牙龈与牙齿间的细菌和发炎组织,且配合超音波震荡机去除牙结石,恢复良好的牙周健康状态。过程伤口小、复原快且几乎没有痛感,适合忙碌又怕痛的人。

医疗再进步,最好的护齿之道还是预防!吕睿庭叮咛,远离牙周病,应从多关注自己和家中长辈的洁牙情况做起。每天刷牙2至3次,用贝氏刷牙法在牙齿和牙龈交界处,以2颗为1个单位,刷毛呈45度角来回刷约10至20下,并搭配牙线和牙间刷使用,且养成每半年洗牙1次的习惯,有助预防牙周病;而牙周病患者更要注意口腔清洁和定期回诊,才能避免复发。唯有好好照顾牙齿,才能开心乐活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