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瞭解風水都是從故宮的格局安排開始的

前幾天發的文章大家是不是還歷歷在目

理解了風水,進入紫禁城不在迷路。


還有之前的風水格局家裝設計,

你看懂其中的風水了嗎?

“四水歸堂”的風水格局


當今很多人都追求住房寬大豪華,

不經意間看到一篇文章:

皇帝臥室都小於10 平方米,

感到很有道理,

對於古人的智慧非常欽佩。


皇帝臥室小於10平方米?

相信略知風水的人都聽說過:“屋大人少,是兇屋。”現實生活中,我們希望自己的房子越大越好。

古代有這樣一句話:“屋大人少切莫住。”住大房子,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爲什麼皇帝的寢宮卻一如平常人家的大小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故宮,當我們走進北京故宮的養心齋和雍正皇帝的書房和臥室時,我們會喫驚地發現,皇帝住的地方也不過10多平方米而已。那張“龍牀”也不比百姓的大,而且在睡覺的時候,牀前還要放下兩道簾子,如此,空間就變得更加狹小,大概是不到10平方米。

在蘇州園林、廣東名園裏,我們同樣可以發現那些非富則貴的人住的臥室都是十分狹小,也就是在10多平方米左右。


爲什麼會這樣呢?

雖尊爲皇帝,但是畢竟也是血肉之軀,日理萬機的他們比任何人都需要安靜穩定的睡眠,而且皇帝的寢宮必然是請了最高明的風水師來指導。


北京地區屬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風沙,而且明清時期北京的冬季氣溫普遍低於零下10攝氏度,那時候住宅設計注重保溫防寒避風沙,臥室的面積較小,是爲了讓冬天太陽可照進室內(用光線來測量的話,就是太陽光能直射到牀上一半的位置爲合適),臥室比例大小適中,並無別的目的,真正的原因則是爲了保暖。


民間廣泛流傳的說法是“帝王之都,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屋”,皇帝並不缺房子住,但是故宮的房間並不是想建多大就建多大,它是有風水章法和間數任務的。“9999間半”正好符合“九五之尊”的傳統思想,因此,紫禁城的宮殿數量取爲9999間半。

空間越小,需要的能量就越少?

受空調理論啓發其實我們細想一想,道理很簡單。舉個例子:比如在一個10平方米房裏,安一臺空調,半個小時後房間就涼快下來了,空調也可以停止製冷一段時間。因爲空間小,能量很快就飽和了。可當你把這臺空調放在一個100平方米的大房子裏面,它就顯得無能爲力了。

也就是說,空間越小,需要能量就越少;房子越大需要的能量越多。因此我們需要大功率的空調、才能滿足大房子的需要。

回過頭來看,我們人也是一個能量體,會發光發熱。如果用人來代替這臺空調機的話,越大的房子,當然就會消耗人體越多能量。因此房屋大小必須和入住的人數成正比。也就是房子越大,入住的人應該越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人氣要旺。


房子越大越吸人氣

風水中常說,房子會吸引人氣。這句話一點不假。

人體散發出來的能量,就是我們所說的人氣。當一個人用了那麼多能量去填充一個大房子的空間時,它對於身體損害是可想而知的。身體能量消耗多了,自然體質變弱了。


臥室多大面積纔算好呢?

在實踐過程中發現:臥房在15平方米左右,最多的不要超過20平方米爲好。也許這不是絕對真理,但在某種意義上是正確的。


對於建築的佈局,古人的智慧是非常高的,

當今有很多人不僅客廳大而氣派,臥室面積也很大,有的甚至超過50㎡,空間太大,身體耗散,甚至對生意運勢也有影響。如今房子越住越大,家庭卻越來越小型化,大可不必在求大求奢華上太過費腦筋。

最近有不少人對風水感興趣,你們想不想了解更多的風水知識呢?留言告訴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