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算是我想聊的臺獨的三個問題的第一篇,又寫長了。

臺獨有兩個前置問題(我先說明白,這一小節我是站在臺灣人,尤其是早期臺獨主義者的立場說的,不是我的看法),第一是臺灣因為馬關條約清政府割給了日本,對於臺灣人來說,是大陸人拋棄了臺灣人(在日本佔領後臺灣人是有很長期的對日本的抗爭的,但日本有長期的同化教育,所以臺灣有人對日本有好感,不要驚訝,非常正常)。法理上說,孫中山的革命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所以中華民國政府是推翻外族政權,建立漢人政權,與滿清政府沒有承接關係,而臺灣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是滿清施琅佔領臺灣(臺灣認為明鄭屬割據勢力),所以民國政府沒有對臺灣天然的主權宣誓的理由(形成閉合邏輯環)。

第二是二二八事件,這個事情本乎上已有若干介紹了。概況是,國民黨接管臺灣後,臺灣人民期待是很高的,但是派去臺灣的管理人員瞧不起臺灣人,統治手段很囂張,因為一個查煙的事情,造成民怨爆發,民眾衝擊政府,國民黨暴力鎮壓,死亡民眾有數萬人(臺灣政府的統計)。這件事情有若干影響,其一是共產黨在臺灣的組織體系受損(有傳言說二二八是我黨在臺灣發動的,我也沒有能力證實或證否,但我們大陸這邊對這個事件是有定性的,認為是當時全國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抗爭的一部分);二是埋下了臺灣長期的本省籍和外省籍衝突的種子,因為當時國民黨的形勢還不是那麼壞,臺灣的政治地位沒有那麼重要,在臺灣當官的都是外省籍派來的,到了國民黨撤退到臺灣,帶去了大批大陸的精英,本省外省人口規模相當,衝突就更大了。所以在臺灣很多人討厭這個大陸來的政權。

附帶一個問題,就是國民黨,百年大黨,內鬥內行,外鬥外行是延續百年的傳統,請大家務必留心這一狗改不了喫屎的特徵。

彭明敏(主要參考他自己寫的傳記《自由的滋味》)

臺中大甲出生,抗戰時在日本讀書,被美國的飛機炸傷了手臂,抗戰結束後從日本回到臺灣,在臺大讀書。他爹是高雄本土派系的頭目,在高雄當參議會的主席,二二八的時候因為拒絕配合國民黨鎮壓,他爹被擼了,打個半死,從此彭明敏的心中對國民黨留下了一顆仇恨的種子。他治學能力很強,到加拿大、法國留學,然後回臺灣任教,1960年當上了臺大政治系主任,當時臺大最年輕的系主任。後來被民國政府派到聯合國去搞外交。

1964年,他再也忍不住了,和他的學者朋友謝聰敏、魏廷朝,祕密印刷《臺灣自救運動宣言》,事泄,被國民黨抓起來,判了8年。這份宣言水平很高,政治綱領明確:

1. 反攻大陸不可能,大陸跟我們事實斷絕,沒有關係

2. 老蔣政府倒行逆施,推翻它,要重新制定憲法,建立責任政府,保障基本人權,實現真正民主,讓新的國家加入聯合國(這是為什麼聯合國地位老被臺獨拿來說事)

在美國施壓下提早釋放,被監視居住,隨後流亡海外,一直在海外搞臺獨,美國《與臺灣關係法》有他的功勞,1992年被李登輝邀請回到臺灣,1996年第一次總統直選(此時民進黨內強硬派與溫和派進行大規模路線鬥爭,許信良溫和派落敗)代表民進黨參選,輸了,從此成為民進黨供起來的大菩薩,選舉造勢搬出來搞一搞。

「沒有人相信「反攻大陸」。大家都認為,政府揚言代表中國是荒唐的,蔣介石對新疆、外蒙古和西藏的主張也是荒謬的;對沖繩和琉球羣島企圖作類似的宣稱,更可笑的。我們感覺更嚴重的是政府對臺灣本身所做的不切實際的宣稱:它代表中國和「自由世界」,以及島上人民一致支持「光復大陸」。雖然沒有公開談論「獨立」,但是大家都認為:政府如果堅持其立場和政策,它有一天必會從聯合國被驅逐出來;所以,最基本的問題是改革和重組,藉以創建一個與現實切合的政府。」

——彭明敏《自由的滋味》(複製粘貼自wiki)

辜寬敏

本來不想說這個人,但這個人老露面,略帶著說一說。他出身彰化鹿港辜家,辜振甫(汪辜會談的那個辜)的弟弟(異母,辜寬敏的母親是一位十分漂亮的日本女姓),他們家是臺灣的大商人,他總體和他們家的想法不同,我觀察這個人沒什麼水平,大男子主義,行為放蕩,重利輕義。二二八之後出國,在日本搞臺獨,忍不住,回國了,因為他家有勢力,就在政治圈裡私下搞活動,據說去見過蔣經國,1972年和蔣彥士、李登輝、孫震、梁國樹(這是當時國民黨政治圈內的青年梯隊)在一起開臺灣前途討論會(祕密的),李登輝當時就說臺灣要獨立。

他就一直在黨政圈遊走,煽風點火,在外面辦報紙,也沒一個辦成功的,組組小黨,也沒啥可說的,但就是他老搞事,年紀越來越大,就成大佬了。當年黨外的瞧不起他,說他跟國民黨投降,當年的新潮流說他是皇民化臺獨路線,偶爾還要罵一罵民進黨,但經不住他活得長,辜振甫都去世多少年了他還沒死。

史明

臺北士林人,傳奇人物,今年102歲了,左派臺獨,馬克思主義者,共產黨員,去過延安,在太行山打過遊擊。年輕時在日本留學,接觸了左翼反戰運動,決心將日本殖民者趕出臺灣,於是投奔了共產黨。內戰時在大陸娶了一位日本妻子,內戰末期負責訓練俘虜的臺灣籍國軍,因為見到了暴力土地革命以及共產黨在敵後挑撥閩客矛盾以騷擾國民黨,對共產黨失去信心,在共產黨勝利前夕潛逃回臺灣。他平生最厭惡的叫「漢人種族主義」,認為大陸漢人把臺灣人當二等公民,認為共產黨和國民黨都有這種傾向,二二八之後在臺北草山召集了一批被迫害的青年,開始武裝反抗,和國民黨打起了遊擊。1951年刺殺蔣介石失敗,逃亡日本。為了謀生在日本東京池袋大街開推車攤賣水餃,短短几年,他的店成了池袋當時最大的店面「新珍味中華料理店」,然後在日本搞臺獨理論,並資助臺灣島內的臺獨活動。

1967年創建獨立臺灣會,有政黨性質,政治綱領是社會主義和臺灣民族主義,鬥爭路線叫「主戰場在島內」,1968年潛回臺灣搞地下黨,策劃刺殺蔣經國,失敗潛逃,1975年再次回來,不搞刺殺了,搞羣眾路線,在島內宣傳「臺灣民族獨立,勞苦大眾出頭天」,後又潛逃。我們要特別注意史明給臺獨一個強大的理論武器「臺灣人和大陸漢人是兩個民族」(後來臺獨這反覆使用並擴張這個概念)。

1980年其畢生理論大成《臺灣人四百年史》出版,1980-1992年間在全世界各地宣傳臺獨,廣結戰友,盧修一(當年臺北縣立委趙少康第一,盧修一第二,韓國瑜第三,分別夠當12個立委,5個立委,3個立委)是他的幫手,郭倍宏是他的捐款人。1993年後回到島內光明正大搞活動,搞抗爭,街頭宣傳(左派典型手段),在全島搞地下電臺(這點殺傷力極大,當現在南部的地下電臺還是臺獨和民進黨的宣傳喉舌)。

後來就什麼政黨輪替了,史明也成了民進黨的菩薩,偶爾還出來領導抗議,成功活過100歲。

吳澧培

彰化大城人,他不算早期臺獨者,但因為年紀大了,也算個大佬,早年留美,搞銀行是把好手,很有金融的專長,其實他的主要目標是推翻國民黨。他哥叫吳澍培,共產黨的堅定信仰者,現為我黨座上賓(順帶他侄子吳釗燮是臺灣現在的外交部長),他恨透國民黨,一直給黨外活動和臺獨活動提供經費,一直出錢,沒啥理論貢獻,阿扁很把他當人物(阿扁喜歡有錢人),然後成了菩薩之一。

以下幾個人簡單介紹了

蔡同榮:在美國搞臺獨回來搞公投當立委一直想當民進黨主席的臺獨

郭倍宏:在美國捐錢給臺獨回來當不了官一直搞媒體最近又被蔡英文擼了的臺獨

李遠哲:在臺大搞事拿過諾貝爾獎的臺獨

高俊明:老牧師臺獨

沈富雄(我有可能寫點東西說他)就臺獨來看是個小人物,70年代在美國是個憤青,曾經跑去抗議鄧小平,回國後是民進黨選舉操盤手,和阿扁決裂,退出民進黨,經常上藍營節目,臺獨立場也漸漸不那麼激進,但本質上絕對是臺獨,經常說一些自以為很準的評論。簡稱為被陳水扁排擠後一直上藍營節目的臺獨。

再談兩個老臺獨組織:

臺灣獨立建國聯盟 1970年聚合海外臺獨組織在美國成立,最大海外臺獨組織,黨外時期島內活動基本是史明或該組織指揮的,以上臺獨老頭多半和它有關。最早搞暴力事件(例如王幸男的郵包炸彈),後來成為臺獨在美國的遊說組織,在美國政界廣有人脈和資金。

基督教長老教會 很早就開始籌謀臺獨,深綠組織,民進黨大本營,常年支持臺獨(有機會我也要聊一聊)

不能等閑視之臺獨,有理論,有組織,有人脈,有資金,不好搞,需要我們的智慧來處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