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只有外資類的it諮詢公司才會做用戶訪談?畢竟他們要收集數據

企業的話會做嗎?如果做的話是立項前還是立項後?立項後的話不會拖累項目進度嗎?另外 pm 怎麼找訪談對象呢(還是外包)?

期待各位大佬的回答

?x100


簡要回答下

用戶訪談是屬於市場調研工作範疇的,只是調研形式之一

視需要做,不是必要環節,但也並不像所說那麼少見。當然,有時也可以用問卷、數據分析等方式來側面替代。還是那句:視必要性選擇

立項後或新功能上線後開展比較常見,立項後訪談是為了驗證立項思路、確認需求重點、發現需求缺漏等;上線後開展是為了傾聽用戶反饋、發現設計不足、徵集優化建議等

立項前訪談難道就不花時間么?拖累項目進度的說法不接受。如果有必要,那既是值得花時間的,不存在拖累一說

尋找訪談對象需要視訪談內容重點而定,舉例子:新功能上線後的訪談,肯定要找點擊過該功能的用戶,繼續細分的話,可能還需要區分重度用戶和輕度用戶、甚至只點了一次就再也不用它的,也找兩個問問原因。

最後想補充的是:無論問卷還是試用觀察體驗、還是面對面訪談,設計好你的內容和題目,安排好邏輯才是重中之重。能否得出值得參考的結論,除了受限於選擇了合適的訪談對象以外,訪談內容設計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如何剔除掉無效的問卷?如何問出真實的答案?這項工作的難度有時不比設計產品功能容易。

總之,不要為了訪談而去訪談,不要為了調研而調研。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調研尤甚。


我個人經歷,公司沒有要求,但是從我工作習慣上來說,我會在項目前、中期和後期去做用戶訪談,都是自己找用戶。樣本量不高,主要作用是讓自己對用戶有個直接接觸。

在之前一家公司時,他們有專門的用研部門,我提需求給他們就可以,他們出方案,訪談的時候我會根據自己時間安排來參加。

順便分享一下用戶訪談的個人理解,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1、什麼是用戶訪談

就我個人的理解,用戶訪談是指產品經理或運營人員和實際的用戶(包括潛在用戶)圍繞某一個目標而進行的溝通和交流,有時候還可以觀察用戶使用具體產品的實際過程。

2、為什麼要做用戶訪談

用戶訪談實際上是市場調研方法的一種,常見的調查問卷和數據分析雖然可以有效的覆蓋更大面積的用戶群體,獲取更大量用戶行為的記錄和數據情況,但有時無法深入了解用戶做出某種行為的具體原因或是場景。比如數據分析,我們只能知道在這個時間點我們的APP活躍度下降,或者在這個頁面跳出率增加,卻可能無法了解到用戶這樣做的實際原因和場景。(儘管可能根據上下頁面間的數據推斷出一些原因)。而這個時候,用戶訪談就可以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

當然任何一種方法都有它的不足和局限性,用戶訪談因為自身的形式導致其不可能大面積覆蓋用戶,最好和其他方法結合起來分析研究。

3、如何準備用戶訪談

3.1 明確用戶訪談的對象

在開始做用戶訪談之前,我們一般都會根據訪談目標先大致勾勒出一根初步的用戶畫像,按照這一畫像去篩選訪談的對象。而用戶畫像包含了地域要素、性別要素、經濟要素、職業要素。(有些情況下經濟要素會和職業要素重疊)、年齡要素等其他要素。

假設我們要了解一線城市中產收入的年輕家長對孩子教育的看法,需要選擇100名家長參與用戶訪談。那我們可以勾勒出這樣一個用戶畫像:工作生活在北上廣深,年家庭可支配收入在20萬(僅舉例,實際數字是需要再研究)的在25-35歲之間的家長(男女各佔一半),有一個或兩個孩子(孩子的年齡在3-12歲之間)。

3.2 用戶訪談的對象從哪來?

我個人的經驗,用戶訪談的對象可以優先考慮周圍符合用戶畫像的朋友同事,因為彼此間有一定的了解,邀約和溝通起來成本可能會小一些。其次可以從種子用戶中間徵集和邀約,種子用戶本身就是產品第一批使用的對象,邀請他們做用戶和訪談對產品開發和推廣有一定的幫助。

對象的邀約和篩選上要注意均衡原則,避免同一類型的對象佔了過大比例,以免訪結果會不全面。例如做一次年輕人對網購食品的訪談,就要避免對象大部分都是女性或是大部分都是單身的情況,因為男性和已婚的人對於食品網購的需求、頻率是有很大不同,已婚的人會更多考慮為家庭成員而進行採購。

3.3 根據目標和對象梳確定問題

確定了訪談對象之後,要結合訪談目標和對象確定訪談問題。用戶訪談一般情況下不宜太久,個人認為20-30分鐘為宜。在這樣的時間內,我們需要抓住最核心最關鍵的問題來提問,問題數量也不宜過多,一般5-6個最佳。問題多了,你沒辦法問太細;問題太少了,也可能沒有問到點子上。如果要讓用戶做一些特定的操作的話,就要預先做好清晰明確的操作說明和指引,盡量讓用戶在一個輕鬆的場景下接受訪談和完成操作。

4、預約用戶

要提前和訪談對象約定好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為了保證訪談效果,盡量約在訪談對象比較空閑或輕鬆的時間段,形式是電話還是面聊,如果是要面聊,地點要考慮安靜和便利性。

記得在訪談時帶上一些合適的小禮品,這樣既能表示感謝,也可以宣傳自身的產品。

5、用戶訪談過程中注意的地方

徵得訪談對象的同意,對整個訪談過程進行錄音。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爛筆頭不如錄音機。採用錄音的形式一來可以完整記錄整個訪談過程,便於事後整理回顧;二來可以解放你的雙手,讓你可以認真和充分地與訪談對象溝通。

要注意訪談對象的肢體語言和表情,人的語言有時可能會有所顧忌和保留,但下意識的肢體動作和表情會容易表露出他的真實態度。可以根據用戶的表情,採取不同的交流形式。

如果是對象進行一定的操作,在完成必要的說明之後,不要過度干擾對象使用的過程,讓訪談對象儘可能獨立完成操作流程,這樣才可以獲得真實的結果。

6、變化問題,把握節奏

上文寫到要先整理好問題,但這些問題在實際訪談過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訪談過程中有發現新的符合我們目標的亮點,可以適當改變訪談的流程和問題。

把握節奏,一方面是要對自我節奏的把握,不要在一個問題上過多糾纏;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引導和控制訪談對象,有的訪談對象可能會長篇大論,很有聊天慾望,這個時候我們要適當將他的注意力引導回訪談本身上,不要讓他一直奔放,否則影響我們的效率和後續的訪談安排。

7、訪談結果整理和輸出

訪談之後要及時回顧訪談錄音和過程,並整理訪談記錄。我一般會先把錄音整體聽上1-2遍,對整體訪談過程有一個大致印象,然後每個錄音再細聽一次,邊聽邊記錄關鍵字。

經過這樣的整理,會有一個整體的訪談結果輸出。接下來,再對訪談結果進行整理。怎麼做整理,簡單來說」歸納,提煉,總結,結合「。將共同點進行歸納,將訪談對象的共同點合併同類型;把不同點提煉出來,每類訪談對象都會有獨特之處,提煉這些點,有可能會成為產品的某個突破點;總結,總結輸出這次訪談的結論。結合,前面說過,用戶訪談有他的局限性,因此必然要結合其他方法的結果做最終的分析。

我的其他回答

如何推動外部門需求?

互聯網產品經理需要具備哪些專業知識和技能?

激活用戶常用方法?

我的文章

拆解:從醉鵝娘探「KOL+電商」的路

「卧底」寶寶玩英語微信群,原來他們這樣做社群營銷!

如何有效激活新用戶?這3點不能忘

過年回家爸媽都變低頭族,玩的這幾款大熱APP我竟通通沒聽過?


不會強制要求,關鍵看你自己。

之前做App的時候,會有一些核心用戶,經常在群里反饋產品的問題或者優化建議,與他們溝通的過程中,其實也算是用戶訪談了,這個是必要的,尤其是你的新版本上線了一個他心心念的功能,那麼這個用戶會感覺到自己被重視,甚至因此升級為更忠實的粉絲。當然,作為一個產品經理,需要區分需求的真偽,不是所有用戶都獨具慧眼,不是所有用戶說的都是對的。所以,用戶訪談(用戶交流)是必要的,反饋也是必要的,但是不是每一個提到的點都會轉換為上線需求。

現在做的(Pre階段)產品比較特殊,因為是新領域,需要去了解很多真正使用者的使用場景,使用習慣,現有工具的痛點等等,所以這個訪談是必要的。

所以,總結一下,一般企業不會要求你做用戶訪談,一些大企業,甚至害怕你和用戶直接對接,比如未經專業培訓的人員溝通,可能會給客戶錯誤解答與客戶發生衝突等等。如果你有責任心,如果你想讓你所作的東西真正被使用,多去和使用的人溝通,不要閉門造成,說我覺得這個功能他們肯定能用到。

抱歉,可能真用不到。


凡是無絕對,視情況而定


你問這個問題證明你不適合做PM

難道不是產品調研需要才會做用戶訪談的嗎?難道是你領導要求才會去做的?

產品做的每個決定都應該是有理有據有落地方案的,不是因為企業類型也不是因為領導要求,而是你的產品遇到了某個問題需要一個正確的決定而去收集信息。


必須做,如果你不做,那你就沒辦法了解客戶是什麼樣的人 有什麼樣的需求


要做的。不斷去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