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  

      他,不接受精神分裂症的診斷,抗拒服藥治療,覺得吃藥就等於有病,沒吃藥就算沒病。雖然罹病,但社交與職業功能退化不多,剛好是尷尬地處在「比下有餘,比上不足」,可以勝任庇護性工作,但是對於社會的競爭性工作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口才好、體格優,所以找到工作不難,但因為不規則服藥,病情起伏,加上缺乏訓練,難以維持八小時的工作持續力,不穩定的工作也讓他挫折、生氣、怨天尤人。

      在家人的安排下多次被動住院治療,住院期間常把醫師護士氣得牙癢癢,對院內工作坊訓練抱著嗤之以鼻的態度,即使安排也消極被動抵抗,成效不彰。

      五年過去了,重複著發病住院、出院找工作後停藥、停藥後發病再住院,這樣的故事一直循環,家人從熱切參與治療計畫到拒不連絡,而多次中斷訓練不假離院,也讓工作人員感到疲憊失望,家人支持、友誼、工作人員的熱情都慢慢地消耗殆盡。

      這幾年來,他仍會不定期到門診找我,但是通常不是來接受藥物治療。有時候氣燄高張,一進來就開始抬槓話唬爛、要求辯論精神疾病的存在與否;也曾氣沖沖地對我拍桌子,拳頭相對要求開立「沒有疾病診斷書」、投書院長信箱申訴、口頭威脅要司法告訴;有時候情緒低落,工作不順,被家人遺棄,就像鬥敗的公雞來門診訴苦。氣氛好的時候,他會讓我對他嘮叨幾句、聽我諄諄善誘。

      離開醫院成立診所後仍保留每週回醫院看一節門診,繼續服務已經照顧多年的老病友。這天,他走進診間主動請我開立日間病房轉介單希望接受院內工作訓練,並與請我開立長效針劑,眼神堅定、態度溫而穩重,跟過去的他判若兩人,我說:「你看起來很不一樣了,而且主動做這些決定,我真的很高興。」他說:「因為我終於承認自己的疾病,承認後就輕鬆多了,謝謝你這幾年的包容,你都離開醫院自行創業了,我想我也要好好努力,不能總是一直依賴你。」這次的門診,沒有激烈的邏輯辯論、也沒有無趣的醫師嘮叨,只是聽他娓娓道來這段日子的心歷路程。

      承認,是讓心更自由的開始。

      這天下班後傍晚的黃昏特別溫暖。讓我想起了一首歌

蝸牛http://www.youtube.com/watch?v=ZvJdbXjI_YM

該不該擱下重重的殼 尋找到底哪裡有藍天

隨著輕輕的風輕輕的飄 歷經的傷都不感覺疼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等待陽光靜靜看著它的臉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

重重的殼裹著輕輕的仰望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

小小的天流過的淚和汗 總有一天我有屬於我的天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

任風吹乾 流過的淚和汗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等待陽光靜靜看著它的臉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

我有屬於我的天

任風吹乾 流過的淚和汗 總有一天我有屬於我的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