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赛萌/文

一个黑洞,吸走视觉中国。

世界是你们的,黑洞是全人类的,但这所有一切终归还是视觉中国的。如今,这个声称黑洞都属于自己的视觉中国,终于遭报应了!

昨夜,天津网信办约谈视觉中国,责令其网站全面彻底整改。今天,视觉中国开盘跌停,股价直接跳水。

看来,把黑洞据为己有的视觉中国,这次真的要被黑洞吸走了。

01

比黑洞还黑

北京时间4月10日晚,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发布。

这是全人类共同协作的成果,代表全人类技术和知识的结晶。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全人类花了几年时间拍出的这张照片,其版权竟被一家叫视觉中国的公司给标注!

在视觉中国的官网上,黑洞照片的版权被标注归属视觉中国,如果将该照片用于商业用途,将收取单张2000元的费用。

视觉中国创始人柴继军随后回应称,「用此图蹭个热点,用于公司广告等商业目的有风险」。这位不要脸的创始人还声称「此图由欧洲南方天文台提供,仅限于编辑类用途,使用请署名欧洲南方天文台,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稍有常识的人都应该明白,类似黑洞照片这种用纳税人的钱做的大型科研项目,其成果的版权怎么会沦入某一个人或者公司的腰包呢?难道不应该属于公共财产,大家为什么不可以使用?

事实上,包括欧洲南方天文台、NASA等科研机构网站上的物料通常都使用知识共享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只需清晰可见地注明来源,即可免费使用。

然而,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欧洲南方天文台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视觉中国的这种版权主张不合法,ESO从未、也不能将他们的图片版权转让给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且视觉中国从未就黑洞图片联系过ESO,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自称是视觉中国代表的人联系过ESO。

随后,有网友发现,视觉中国网站还明码标价出卖国旗、国徽、故宫、烈士等图片,并声称拥有其版权归属。

在视觉中国的网站上,国旗、国徽的「价格提示」中显示,「用于内文不低于150元,整版跨页不低于500元,杂志封面不低于1000元,商业使用价格另议。」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国旗、国徽、团徽是不能商用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2009修正)》第十八条,国旗及其图案不得用作商标和广告。

对此,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向视觉中国发问:「国旗、国徽的版权也是贵公司的?」

02

官司狂人

在视觉中国的网站上,岂止黑洞和国徽,就连历史伟人、企业logo、农村标语、故宫天坛……只要你想得到的,其版权几乎全部都是他们家的!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难道视觉中国是玉皇大帝他们家开的公司吗?

视觉中国的确是一家一姓的家族企业,而且老板还是有著中国姓名的「外国人」。

根据其2017年报显示,视觉中国是一家「公司核心管理层均为控股股东或其直系亲属」的家族企业,董事长廖杰为是加拿大人,总裁梁军则是美国人。

在中国捞钱,去国外享受。视觉中国这个如意算盘打得还真响!

那么,视觉中国的算盘究竟打得怎么样呢?

根据最新公布的2018年三季报显示,其营收已经达7.01亿元,2018年预测将超过10亿元,保持多年的连续增长。

这么多钱,是怎么来的呢?

2017年,视觉中国完成了图像版权追踪系统——鹰眼的研发。该系统包括自动全网爬虫、自动图像比对、授权比对自动生成报告等多项自主研发的技术能力,能每天自动处理约200万条以上的数据。

鹰眼追踪系统上线后,视觉中国能够追踪到其拥有版权的图片在网路上的使用情况,当视觉中国发现图片被侵权之后,会发送律师函索赔高额的图片侵权费用,而紧随律师函之后的,往往就是一份年度协议。

总之一句话,有了鹰眼系统之后,视觉中国就可以放开手脚打官司,哪怕无意中用了他一张图片,他也会漫天要价,告到你破产关门。

微博网友@淘子yy 吐槽道:「前段时间被全景网官司找上门,几年前的微信平台,转发了篇类似心灵鸡汤的文章,其中的配图竟然竟被告说侵权,结果,要求索赔1万/张,哼,网上的图都是你家的?」

据裁判文书收录网站Openlaw的数据显示,与视觉中国有关的法律诉讼,2018年全年共有2968起,2017年更是达到了5676起。平均每天,视觉中国就有15.6起官司要打。

这哪里是打官司维权?明明就是借著打官司的名义敲著勒索,并以此建立商业模式,攫取更多利润!

03

不义之财

对于视觉中国的盈利模式,曾有知乎网友做了非常精准的总结:

「先将大量的照片散布到免费图库网,等著各个公司的设计师们下载使用,定期检索,超过半年就能收割,(视觉中国)法务去沟通、做单、谈钱。」

2017年,视觉中国将大名鼎鼎的腾讯告上法庭,称其官方微博未经许可使用了9张视觉中国拥有版权的图片,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共计18万元。

9张图片,索赔18万!视觉中国也真够狠的,难怪一年能赚10个亿!看来,他们公司法务每天打的那15.6起官司,真心没有白打。

有些人认为,只要被告的确是侵权在先,那视觉中国的起诉就是维权,要多要少不过是律师们需要负责的问题。

可是,如果视觉中国真的那么有法律意识,请问黑洞的版权、国旗国徽的版权又是怎么来的呢?

公号【PRphoto】昨天写过一篇题为《单纯的摄影师朋友们:视觉中国不是你们想的那么无辜》的文章,讲述了一个非常奇葩的案例。

去年,PRphoto公司受一汽-大众的委托,拍摄了一场宝来新车发布会,之后将现场拍摄的图片作为配图发给相关媒体使用。然而,其中一家媒体却收到了视觉中国的律师函,声称这几张照片的版权属于视觉中国,向该媒体索赔。

真是咄咄怪事!自己公司摄影师拍的现场图片,什么时候竟成为视觉中国的了?

经查证,原来一个财迷心窍的摄影师粱孝鹏,为了赚钱从新闻稿中将照片下载下来,然后私自上传到了视觉中国。

视觉中国未经求证、审核,拿到上传的图片就认为已经取得了这些照片的版权,于是开始一个个起诉那些使用这些照片的媒体。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随便一个什么人,随便上传几张图片,视觉中国就认为自己取得该图片的版权,难怪国旗、国徽都遭其毒手。

如此说来,视觉中国每年10个亿的收入当中,又有多少是不义之财?

04

破鼓万人捶

对于国旗、国徽的版权事件,视觉中国避重就轻地回应道:

经查,该图片由视觉中国签约供稿人提供,视觉中国作为平台方负有审核不严的责任,为此深表歉意!

一句话,国旗、国徽是用户上传上去的,视觉中国作为平台只是审核不严格而已。请问,在版权这个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事情上不严格,在打官司这件事却怎么又那么积极?

连一张图片的版权归属都没弄清楚,视觉中国就敢拿著供稿人上传的照片满世界打官司,还一张照片索赔2万,到底是谁给了他们公司法务这么大的自信?

说白了,就是坑一个是一个,碰到那些胆小的,收到律师函就认怂,乖乖掏钱,视觉中国玩的就是比谁最无耻、最不要脸。

正如大v「饭统戴老板」所言,「(视觉中国)搭个小平台,两头吃,对图片使用者狮口要价,对摄影师抽成也非常狠。把上下游吃干榨净,单个用户往死里薅。」

要想用视觉中国的照片,首先的联系客服或销售,当你跟销售接上头之后,对方想方设法地套出你公司的名字,然后根据公司经营规模、资金能力等相关信息,为你量身定做一个价格,以此来获取最高利润。

这次视觉中国之所以遭受舆论声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种商业模式造的孽——自己把肉吃得干干净净,让其他人连骨头都没得吃,最后得罪行业里的所有人。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企业,最应该做的是「以和为贵、与人为善」,自己大口吃肉,多少也得给别人留点骨头,那些吃肉不吐骨头的人,迟早会犯众怒,总有一天会被人「痛打落水狗」。

还有人,吃软怕硬,得理不饶人,别人不小心用了一张图片,开口就2万,以「维权」之名干「勒索」之实。对于这样吃相难看的人,等待他的结局只有一个——「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作者:胡赛萌,好果文化创始人,知名评论家,曾在新闻晚报、教育时报,BBC中文网,联合早报等国内外知名媒体发表评论文章。公号:萌在江湖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