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堂珍藏(圖上)

 

 故宮博物院藏(圖上)

 


 華夏堂珍藏(上圖)  [西漢]---帶子上朝玉帶鉤(王者形制)

 

從出土墓葬、文獻資料及各美術館、博物院包含蘇富比、佳士得拍賣場及收藏家品件來看,為何它們的拍賣品價值高,超過港幣百萬以上的價格,比比皆是,高價值品件讓人愛不釋手的重寶重器,絕對要有的重要特質:[就是正確而且形制完整的當代精品],才會有價值。很多人玩玉愛貪小便宜者,品件多是無形無制、黑黑污污、太大太小、工法不精不細、佈局不巧不妙、玉質不正確,凡此類之品件,無啥價值,非收藏家所愛也。試想:一塊路邊石頭也有千萬年形成,但它能代表什麼,所以它沒價值。好的收藏家,要玩就要玩當朝當代的重寶重器,纔有價值。品件太大,拿起來太重非珍玩,品件歪斜、太薄、太小,拿起來不就手,沒份量亦非上品也。

論到文化期品件,紅山文化要以漂亮的透閃石大C形豬形龍胎,或岫巖玉樸雕琢成的斧、鴞勾捲雲形器最代表,良渚文化為老土大紅的琮、璧、鋮為佳。前三代夏、商、周,皆以地方玉系為主之陽起石、透閃、角閃石及岫巖玉系雕琢而成,所謂美石就是玉,為當時當代情況也,器形以玉勒、管、玦、璜、璦為代表。所謂中三代、春秋、戰國及兩漢之玉器,就出土記錄就要以和闐玉為代表,此時玉件最為嚴格,要形制、要氣勢、講精工、講佈局、玉質要好、造形要美、因為此時玉件乃權利象徵,用於玉璽、分封、結盟、祭祀、勳獎、傳世、收藏也,此時之玉器乃中華玉器文化最光輝燦爛之時期也,所以纔有後世之明、清兩代仿中三代玉器超過十萬件以上之說也。

最後說到後三代,宋、明、清之玉件,要以精雕之白玉品件為主軸,因皇室及民間貴族用玉已成為名品時尚,所以雕工及玉質玉料最為講究,尤期宋、遼、金之巧雕縷空雕,明代首推子岡玉牌及清乾隆白玉擺件,大形玉山子及皇室收藏之多寶格及隨身玩賞件,及至道光年後到慈禧所珍玩的翠玉系列珍品也。

夫真寶說真話,一丁點不能造假,代表性品件,重寶重器,它們可是有嚴格的鑑識程序的,收藏者不可不察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