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張琳芃的狀態問題。

張琳芃這幾個賽季傷病比較多,造成恆大右邊後衛比較緊張的局面,一度出現了無人可用的情況。雖然引進了張成林,但是斯科拉里固執的堅持用王上源,也不用張成林,是比較可惜的。

恆大目前的中後衛位置上能夠使用的主要就是馮瀟霆,梅方,金英權和張琳芃,張成林也可以打中後衛,但是能否得到信任,這是比較大的問題。

張琳芃和張成林都是既可以打右邊後衛,也可以打中後衛的,實力也都是足夠的。所以,如果不是特別重要的比賽,不用金英權來佔一個寶貴的外援名額,最有可能的就是用馮瀟霆和張琳芃打中後衛,把右邊後衛的位置給鄧涵文。

這樣,張成林的出場順位可能在鄧涵文之後,如果沒有必要的話,張琳芃也沒有受傷,那麼仍然有可能用張琳芃打右邊後衛,鄧涵文替補,如果張琳芃受傷,或者必須去打中後衛,鄧涵文可能會直接出現在右邊後衛位置上,而張成林繼續替補。

其次是因為傷病,張琳芃的狀態實際上已經下滑了,曾經引以為傲的助攻能力現在已經嚴重下滑,很少再出現以前那種助攻到對方禁區附近的情景了。而鄧涵文年富力強,助攻能力也比較強,是裏皮看中的人,卡納瓦羅應該會委以重任。

鄧涵文在右邊後衛位置上的短板是他的防守能力,尤其是一對一防守能力,這是張琳芃的強項,而是鄧涵文的弱點。還有到中路去為中後衛補防的能力,鄧涵文也是比較弱的,這方面其實他不僅不如張琳芃,也不如上港的傅歡。

綜合來看,張琳芃現在已經是守強於攻,是很有可能在這個賽季被卡納瓦羅收縮到中路來打中後衛的,這樣,鄧涵文放手能力較弱的問題也可以得到張琳芃的協助解決。

再就是U23政策,對鄧涵文比較有利的。雖然張成林無論一對一防守,還是攻守的均衡性都要超過鄧涵文,但是張成林年齡已經不小了,而鄧涵文還在U23政策扶持的對象之列,所以更佔便宜了。

這樣算下來,張成林這賽季在恆大仍然很難獲得主力位置,只能繼續替補,對他這樣經驗豐富,對抗能力強的球員來說,這是有些可惜的。至於王上源,這賽季恐怕不會得到多少機會了。


這個是兩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足協新政扶持U23球員,二是位置決定的。鄧涵文頂替張琳芃,固然有新政的因素,但更重要的還是位置決定的。

如果說鄧涵文取代張琳芃只是得益於政策因素,那麼就無法解釋上賽季王上源取代張琳芃了,因為王上源不是U23。

所以,應該是位置決定了張琳芃被鄧涵文所取代,而張琳芃有可能改打中後衛。

那麼邊後衛和中後衛有什麼區別?

一、邊後衛的職責:

1、防守中與對方單挑的時候更多,一對一的攻防需要非常好的體力。阻止對方球員打穿自己的防線,阻止對方傳中線路。這個就需要球員年輕能拼。

2、進攻中邊後衛進攻的作用越來越大,這是邊後衛與中後衛最大的區別,比如李學鵬和鄒正,經常是大範圍跑動,能下底,能內切,能射門。

二、中後衛的職責 :

1、防守中封鎖住對方通向本方球門的要道,隨時彌補防守線出現的漏洞。 並且兩個中後衛可以互相補位,彌補了體能上的不足,中後衛要求經驗豐富。

2、進攻中中後衛主要是負責在前場定位球搶點,比如爭搶頭槌落點,頭槌攻門。一般來說,由中後衛主動發起進攻的時候並不多。

張琳芃隨著年齡的增加,狀態有所下降,體能也不如以前,但是經驗仍然豐富。所以,過去我們經常看到的在邊路的攻防中威風八面的張琳芃現在很難看到,所以把張琳芃挪到中路,可以利用他經驗豐富的特點,又可以避免體能的不足。

而鄧涵文在東亞杯和U23亞洲杯的表現,勝任邊後衛位置應該沒有太大疑問。加上足協規定下賽季足協規定必須有一名U23球員首發,而唐詩和楊立瑜如果首發還不能取代其他老國腳的作用。

因此,本賽季鄧涵文頂替張琳芃打右後衛水到渠成。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鄧涵文作為國足當紅的右後衛,頂替張琳芃的位置,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鄧涵文是U23球員符合中超新政的要求。本賽季,廣州恆大搭上老將劉健,才從貴州人和換來了鄧涵文。作為U23國家隊的主力右後衛,鄧涵文在聯賽中肯定獲得一個首發席位。95年出生的鄧涵文正處於職業生涯最好的時候。

近些年,張琳芃邊路進攻實力下降嚴重。從張琳芃和皇馬鬧出緋聞開始,他在右邊路的統治力就開始直線下降,剛出道時犀利的邊路突破,已經很少看見了。傳中腳法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張琳芃狀態的下降,和他身體機能下降有很大關係。

為了能打上更多的比賽,張琳芃已經不能像年輕時那樣,肆無忌憚的消耗自己的身體。所以鄧涵文上位是必然,況且鄧涵文替代張琳芃打右後衛,並不意味張琳芃就無球可踢。卡納瓦羅現在把他放在中後衛位置上,更有利於張琳芃在恆大和國足的發揮。


可以肯定的說,鄧涵文無疑是近年湧現出來的一位頗具發展潛力的年青球員。從裏皮招進國家隊,到廣州恆大收歸帳下,足見對其培養價值和實力的認可。但說到為什麼可以頂替張琳芃的位置,其實還是取決於一些因素和特定條件的。

一、在國家隊層面,鄧涵文得益於球隊新老交替的年輕化建設。但想獲得穩定的首發位置,還有一定的距離。如果梅方復出且狀態恢復,在裏皮的心目中,國家隊後衛線上的組合,還會繼續沿用李學鵬、梅方、馮瀟庭和張琳芃。鄧涵文只能得到右後衛主力替補位置。原因是張琳芃打中衛有明顯的短板,而鄧涵文打右後衛與張琳芃相比,防守經驗和助攻能力還有一定的差距。二、在俱樂部層面,鄧涵文則得益於中國足協的U23政策。在規定外援與U23出場人數相等的情況下,目前在恆大儲備的U23球員中,最有機會得到穩固首發位置的當數鄧涵文。如是,張琳芃如果不能移到中路打中衛,或將被政策性地按在了替補席上。

綜上,鄧涵文雖然具備了一定的能力,但能夠打上更多的比賽還是政策帶來的好處。如果鄧涵文勤奮好學,在恆大的老隊員幫助下,將會得到質的提升。三兩年內真正頂替張琳芃的位置,並非不可能的事。

歡迎關注頭條號【我言我行】期間與您共同關注和支持中國的足球事業


首先,2018賽季還未開始,各俱樂部究竟如何執行足協的u23政策,現在還不得而知,因此,我們也就不能肯定,鄧涵文一定會頂替張琳芃在右後衛的位置。

鄧涵文的能力確實不錯,在俱樂部和國家隊都有上佳的表現,在右後衛位置,防守穩健,助攻能力也不錯,但差一點的可能就是傳中,總體來說,鄧涵文有踢恆大主力右後衛的實力,但其個人能力絕對比不上張琳芃。

個人的看法是,恆大受到外援政策及u23政策的雙重影響,張琳芃很可能會踢到中衛位置,這也就給了實力不如張琳芃的鄧涵文一個踢主力右後衛的機會。但不要忘了,不止是張琳芃能踢中衛,鄧涵文也可以踢中衛!到時候,兩個人的位置很可能是比較靈活的,到時候卡納瓦羅可能會重點考察鄧涵文,先把鄧涵文放在最合適的位置,再根據鄧涵文的位置去安排張琳芃的位置。

但毫無疑問的有兩件事:第一,新賽季,王上源的位置可能比較尷尬;第二,鄧涵文會是恆大近幾年重點培養的接班球員。


如果不是因為U23新政,鄧涵文根本不可能頂替張琳芃的位置。

沒有U23新政,恆大的中後衛組合就是金英權+馮瀟霆的固定搭配,號稱亞洲第一右後衛張琳芃肯定要佔據一個主力的名額。

鄧涵文的定位就是張琳芃的替補,畢竟硬漢張琳芃的球風相當勇猛,但這種踢法受傷的概念非常大。前兩個賽季就是因為張琳芃的頻繁傷停,才讓王上源有了更多的出場機會,但是表現時好時壞,成為球迷吐嘈最多的球員。

新賽季隨著鄧涵文的加盟,王上源漸漸的失去了上場的機會,球迷也不用再因此鬧心了。


這個冬季,通過恆大踢得幾場熱身賽可以看出,卡納瓦羅更傾向於把張琳芃放到中後衛的位置上,而原本他鎮守的右後衛讓給了新晉加盟的鄧涵文。

為什麼鄧涵文能夠頂替張琳芃的位置?在我看來原因有三:

第一,足協的新政,新賽季場上的外援數量需要和U23球員數量一樣,也就是說如果恆大想把阿蘭、高拉特和古德利都放到場上,那就必須放三個以上的U23小球員,恆大陣中能踢得上主力的U23球員不多,鄧涵文算上一個。鄧涵文擅長的位置是張5經常打的右後衛,這就衝突了,但是張5也可以踢中後衛,所以這一切就顯得順其自然了。

第二點,恆大陣中的中後衛不多,馮瀟霆,金英權還有梅方,足協行政上金英權就要撤下一個前場的外援,難以取捨。如果馮瀟霆和梅方有一個受傷,中後衛就沒人了。改造張琳芃也是為了增加中後衛的人員儲備。

最後一點,89年的張琳芃今年已經29歲,加上之前受傷病影響,狀態有所下滑,邊路更是需要前後場往返跑,這點22歲的鄧涵文顯然更有優勢。把張5放到中路也是能最大程度的發揮他的作用,延長張5的巔峯狀態和職業生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