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列艦:

當時日本海軍已有7300噸鎮遠號戰列艦,但它完工於1884年3月,已經過時了;

甲午開戰之初,日本已向英國訂購1.25萬噸富士級戰列艦2艘,造價白銀630萬兩/艘;故此,為完成六六艦隊計畫需再添購戰列艦4艘;

六六艦隊1.5萬噸敷島級戰列艦4艘,全部在英國製造;自1897年3月26日至1898年9月26日陸續訂購,造價730萬兩白銀/艘;最後一艘三笠號1902年3月1日下水完工,5月18日抵橫須賀;三笠號在日俄戰爭作為聯合艦隊東鄉平八郎之旗艦而名聞天下;

(註:世界軍事史也有將日本1878年1月服役的英制3700噸扶桑號戰艦視為戰列艦的;因此認為日本啟動六六艦隊計畫時是2+2+4;但日本並不認為扶桑號屬於戰列艦,而是定位為裝甲護衛艦;同時日本認為鎮遠號已不適應現代海戰需要,至少已不能作為主力艦使用,因此日本史認定是2+4。)

二、裝甲巡洋艦:

從清國繳獲的2150噸平遠號裝甲巡洋艦完工於1889年底,但日本將其定位為裝甲炮艦;因此,在六六艦隊計畫中,裝甲巡洋艦一項,日本起步為0;

六六艦隊9700噸級裝甲巡洋艦6艘,自1896年10月20日至1898年11月11日陸續訂購;最後一艘磐手號於1901年3月18日完工,5月17日抵橫須賀;

其中9600噸八雲號德制,9200噸吾妻號法制,其餘4艘均為英制;當時日本要求德法造船廠完全按照英版複製即可,不得自行改動,因此6艦雖然在3個國家完成,但火力配備、構造、性能指標,都是大體一致的。

三、 計畫外添置

日俄戰爭爆發前夕,1903年12月30日,日本從義大利緊急訂購了7700噸春日級裝甲巡洋艦2艘(原為阿根廷海軍購買,後因阿根廷與智利媾和而放棄);每艘造價540萬兩白銀;

兩艦在1904年1月7日完工,1月9日在英國戰艦護衛下由熱那亞駛往日本,1月16日穿越蘇伊士運河,2月2日抵新加坡,2月8日晚日俄戰爭爆發,2月16日兩艦駛抵橫須賀;

經維護保養後,4月6日加入聯合艦隊投入戰鬥;

另外,在日俄戰爭期間,由於美國發明了潛艇,因此日本1904年8月緊急從美國訂購了5艘荷蘭1型潛艇;由於美國政府宣布中立,它們以零件形式在當年12月12日運抵橫須賀,隨後由美國技師進行組裝,於1905年8月完工可投入作戰時,日俄戰爭已經結束了;

在日俄戰爭後期,1905年5月15日,橫須賀造船廠開始自己建造2萬噸級戰列艦薩摩號,但80%部件都由英國進口;薩摩級戰列艦1910年3月25日開始在日本海軍服役;

(注1:1897年5月17日,美國人約翰·荷蘭發明了潛艇,1900年4月11日,美國海軍購買了約翰·荷蘭的產品,每艘15萬美元;

注2:日俄戰爭期間,俄國從美國購買了1艘、自建6艘潛艇,但與日本一樣,大部分都是戰後完工。)

六六艦隊計畫使得日本海軍從甲午戰後的8萬餘噸,在日俄戰爭爆發時到達26萬噸(包括各種輔助船舶);

完成六六艦隊計畫,日本共支出2.8億日元(摺合白銀1.81億兩),其中2.131億日元用於購買兵艦,其餘6700萬日元用來擴建造船廠、維修基地、海軍各類學校;其中1.6926億日元來自於中國的賠款;

四、日本陸軍

海軍發展的同期,日本陸軍共獲得1.0149億日元軍費撥款,日本陸軍以此擴編了弘前第8師、金沢第9師、姫路第10師、善通寺第11師、小倉第12師;並將步槍、火炮進行更新換代;各師師直所轄騎兵大隊均擴編為騎兵聯隊;

1901年6月27日,成立野戰炮兵第1、第2旅;

1901年11月3日,為擊敗俄國哥薩克騎兵,日本成立騎兵第1、第2旅;每旅轄2個騎兵團(即聯隊);第1旅首任旅長為渋谷在明少將;但日本騎兵的代表人物是該旅第二任旅長秋山好古少將,他在日俄戰爭中有傳奇性的演出,獲得「日本騎兵之父」之盛譽;

騎兵第2旅首任旅長為閑院宮載仁親王(少將);

這樣,連同近衛師團,日本陸軍擁有了13個步兵師、騎兵、炮兵各2旅;和平時期陸軍常備軍兵力17萬餘人,戰時第一期動員後可達到30萬人;

陸軍發展經費中,5680萬日元來自於中國的賠款;

五、甲午賠款

甲午賠款2.315億兩白銀,加上存款於英格蘭銀行所獲利息收入550萬兩,總計2.37億兩;日本使用一覽:

1、海軍發展經費1.1億兩;

2、陸軍發展經費3700萬兩;

3、甲午戰爭軍費報銷:5127萬兩;

4、翻新天皇皇宮及恩賞皇族1300萬兩;

5、在台灣修建鐵路、港口、學校、通信設施,投入總計780萬兩;

6、教育基金:650萬兩;

7、自然災害基金:650萬兩;

8、興建八幡制鐵所:285萬兩;

9、興建通信設施:200萬兩。

日本陸海軍用於備戰決戰俄國共投入軍費計3.8億餘日元,摺合中國白銀2.477億兩,其中1.47億兩來自中國賠款,佔比近60%;其餘40%軍費來自於發行國債和徵收煙酒稅;

到了1902年,在英日同盟條約簽署以後,鑒於俄國海軍力量同樣發展迅速,山本權兵衛又促請國會追加1.15億日元造艦計劃,以使日本海軍有能力與俄國太平洋艦隊、波羅的海艦隊一戰;但國會通過海軍預算案後不久,購艦合同剛剛簽訂,大部分艦隻尚未開工營建,日俄戰爭便已爆發了。

(注1:由於中國在1898年5月8日付清了2.315億兩全部賠款,因此依據《馬關條約》之規範,日本將1896、1897年所收取賠款利息共計1083萬兩退還中國;

注2:日本1934年不再允許政府經營盈利性企業,國立八幡制鐵所引入私人資本,改制並更名為日本制鐵株式會社;太平洋戰爭期間,日鐵所有工廠均被美軍炸毀。)

中國的甲午賠款,間接對日本的幫助:

1、日本從1893年開始,計劃實現日元金本位制;利用甲午賠款作為兌換準備金,日本於1897年3月29日頒布《貨幣法》,當年10月1日實現了日元金本位制;

2、1894年甲午戰前,日本男性文盲率17%、女性45%;利用甲午賠款,到1904年日俄戰前,日本男性文盲率2.3%、女性5%;全民基礎普及教育基本追上了歐美髮達國家。

註:圖為日本第一艘自製2萬噸戰列艦薩摩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