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視頻網站 信息網站 往往一些製作其實不是很精良的視頻,但也很吸引眼球點擊量高,而一些製作花了很多時間和心思的視頻點擊率卻不高? 只是因為 前者面向一些層次比較低的受眾 比較多嗎?


謝邀。

題主已經猜到了大半了。你會看到很多「低質量」的視頻在網站上點擊和點贊量都爆高,其實不僅僅是在網站上,細心觀察的話,無論在微信公眾號、朋友圈、還是 app 中,都有這樣的現象。原因正是他們面向的人群不一樣,而且他們面向的人群是你生活中的大多數人。


我有時會講——網路會在潛移默化中教化一個人,讓你不知不覺發生改變。現在你覺得非常 Low 的內容,也許在你接觸網路的某個時段,也是你瘋狂傳播的內容。不信的話,你可以看看你的社交網路上, 5 年前主要傳播的內容(參見你的 QQ空間和朋友圈)。

我12年開始發朋友圈,第一條內容是被點名然後說出個人信息等等的內容;那時候大多發的內容也是「注意!」、「一定要看!」等等這樣的信息。而今,如果你看到一篇文章或者一個視頻的標題是這樣的開頭,你一定直接忽略。這是為啥:

因為作為年輕人,由於先天對於新鮮內容的接受能力、學習能力和領悟力,已經讓你逐漸理解了這些內容不是你主要關心的內容。你已經被網路教化了

那為什麼你 5 年前會傳播這些內容,可能是因為 5 年前的互聯網信息生產量和傳播量,遠不如今天這麼多,能接收到的信息有限,你對傳播信息還沒有當今如此這般挑剔。


那為什麼這樣的信息現在點擊量、轉發量仍然這麼高,因為——它代表了更多剛剛被互聯網接入世界的人的喜好。我指的是誰?我指的是——你的父母、七大姑八大姨,甚至更多四五線城市、農村的青年。

說到這裡,我不得不提的,一定是快手。你可以看到,快手上最活躍的人群,可能正是和你年齡相仿的人,甚至更多比你年齡還小的人。你一定會想:「他們不應該和我喜好大致相同么?」,為啥不一樣,原因也很簡單——他們接觸的文化、環境決定了他們的喜好和你不同。你讓快手紅人來知乎泡一天,他也會難受的不行,枯燥的要死。當然,在這裡我一點也沒有歧視任何人的意思。

你應該知道,這些剛剛被互聯網接入世界中的人,遠遠要比我們這些已經被網路教化很多年的人的數量龐大的多。

這也是我一直相信的一個說法:一二線城市比較成功的例子,拿去三四線城市再做一次,仍然能成功。


人的既有信息量儲備會影響信息輸入效率。

例如你為什麼會知道一些視頻製作精良花了很多心思,是因為你能解讀出這些信息,而一個人如果本身就缺乏信息量積累,沒迭代出好的解碼器,在信息解碼上感到困難,就會導致視頻大量的信息冗餘輸入後無法解碼,觀看效果可能還不如那些製作不精良但是他看得懂的視頻。

稍微高層次的人群對於視頻信息都會有比較嚴格的篩選標準與偏好,如果是短視頻平台,視頻時間長度限制了信息量,對於高層次人群來說,常駐這種平台的概率較低,也不排除偶爾會來消遣的可能性(娛樂動機,正所謂雅俗共賞)。

如果同類型的視頻,針對同類型受眾的對比,UC震驚部那種風格的標題跟封面肯定是能保證點擊量的,但是仍舊是靠內容與其中的傳播設計來保證受眾願意傳播,所謂的花了很多時間與心思應該是從受眾反饋的觀影效果來判斷,而不是從視頻內容來判斷,而一旦能把握受眾觀影效果,標題與封面的取捨也應該是信手拈來才對。

如果要比較不同類型的視頻,針對不同類型的受眾來談這件事,不見得不精良的視頻就沒花心思,less is more,大道至簡。如果假設不精良視頻與精良視頻的製作水平在各自受眾滿意度與傳播性的結果上不相伯仲,因為層次低的受眾數量必然高於層次高的數量,所以還是會出現題主看到的現象。

當然傳播渠道跟既有流量也很關鍵,但我覺得你問的應該不是這個方面的問題,你的關注點應該是內容。


視頻質量很低,但卻有趣,能博你一笑,適合一些人的口味,尤其是上學累到爆與工作忙的人,時間本就不多,得閑看一下,人一多,播放量就上去了。

而那些製作優良的視頻,看著耗腦,時間長,誰有閑工夫去看這個。

依我看,既製作優良且播放量高的不是遊戲錄製就是鬼畜。

如果是快手那種平台的視頻,那基本就是閑的無聊且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看的


我發個人工智慧resnet介紹的視頻,是不是很high-end?點擊率高嗎?

雖然我曾經也有相對某些人的各種各樣的優越感,但也不怎麼明說,為何在知乎上彷彿人分三六九等已經成了政治正確。。


瀉藥。技術進步不代表一些人的認知能力也進步,就像瓶子里裝滿了水,一晃蕩就會有大量其他物質泛起。排除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外,不能要求各人的欣賞水平認知水平都一致的高或低,不可能。

這主要看網站的品味了。定位低自然就LOW。

就像越好的電視台就越要篩選高質量的廣告。

除非出高價,否則完全沒有選擇的理由。

PS:所以排除那些眼高手低的製作者之外,看到這種網站,完全沒必要參與,自降品味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