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暢銷書《供應鏈管理: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產的解決方案》,劉寶紅著。

在庫存計劃領域,除了安全庫存,經常打交道的還有再訂貨點(或者就直接叫訂貨點)。其邏輯是一旦庫存降到預設的水位(再訂貨點,ROP),就啟動訂貨機制,驅動供應鏈補充一定數量的貨(訂貨量,ROQ)。在貨來到之前(補貨週期,也叫提前期),庫存繼續下降,直到訂的貨到達,然後開始下一個循環。再訂貨點法在企業裏使用很廣,它直接影響總體庫存水平、客戶服務水平和運營成本。前兩者顯而易見,運營成本跟訂貨量(ROQ)有關,這一參數直接決定訂貨的頻率,以及相關的訂貨成本,這都是運營成本的重要構成。

對於再訂貨法的幾個參數,在此稍作解釋。

圖1:再訂貨法示意圖

先看再訂貨點ROP。ROP由兩部分構成:(1)補貨週期內的平均需求——這是平均需求預測*補貨週期;(2)安全庫存——這是為了應對需求和供應的不確定性。這概念其實你在做單身漢的時候就爛熟於胸:你每週買一次菜(這意味著補貨週期是7天),每天平均喫1斤小白菜,那你要把小白菜「庫存」至少建到7斤;有時候斜對門的另一個單身漢來蹭飯,那你就得多備點,得了,再加2斤。這樣,你的「再訂貨點」就是9斤。

再看訂貨量ROQ。這是說每當訂貨時,需要訂多少。這方面你天生就是專家:訂貨成本越高,訂貨量ROQ就越大(為了幾根蔥,就讓我跑趟菜市場,這還要不要人活啊);需求量越大,ROQ就越大(你一次買50斤米,但不會買50斤鹽);庫存持有成本越高,ROQ就越小(這也是為什麼你不會買半年喝的水,因為佔地方沒處放;你也不會買一個月喫的小青菜,因為小青菜會壞掉,兩種情況下的庫存持有成本都很高)。但總的來說,ROQ至少要能夠覆蓋補貨週期內的平均需求。比如補貨週期是10天,每天的平均需求是5個,那ROQ最低也得是50個。如果還低於最小經濟訂貨量,比如供應商說最小起訂量是100,那就把ROQ設為最小起訂量100。

作為管理者,我們要定義跟訂貨量密切相關的兩個參數:訂貨成本和庫存持有成本。

訂貨成本就是訂一次貨的相關成本,比如提採購申請、下訂單、跟單、運輸、收貨、驗貨、擺放到貨架、付款等整個訂單生命週期的成本,都屬於訂貨成本。行業不同,公司不同,信息化程度不同,訂貨成本也會不同。在美國,這一數字一般在幾美金到幾十美金。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訂單相關的大部分任務都可以自動化。所以說,訂貨成本在持續下降。但是,光看看我們有多少採購員、質檢員,我們就不能忽視訂貨成本,它是運營成本的重要組成。

庫存持有成本就是維持庫存的成本,比如資金積壓、倉儲費用、保險費用、物料損耗、物料貶值、獃滯等費用。我們平常講的庫存成本,說的就是庫存持有成本。業界一般用產品單位成本的百分比來表述。在美國,這一比例一般為20%到30%,這意味著對於100元的庫存,放上一年,庫存持有成本就是20到30元。產品更新換代越快,需求波動越大,這一比例就越高。這裡面有相當一部分是隱藏費用,在添置庫存時注意不到。庫存持有成本是個大問題。生意做了,錢卻賺到庫存裏了,說的就是庫存成本。

再訂貨點法的特點是定量不定期。也就是說,每次訂貨的時候,訂貨量都一樣;隨時都能訂貨,但什麼時候訂貨,卻不知道。這要求持續監控實際庫存水位,一旦達到或低於再訂貨點,就觸動補貨機制。這對庫存的及時管理要求較高。在信息化水平高的企業,庫存的監控、訂貨機制的觸動、訂單的生成都在ERP系統裏自動化了,再訂貨點的運行就流暢很多。有個企業的訂單處理流程完全是手動,用Excel表格來判斷是否要訂貨,效率低下,就沒法做到隨時訂貨,對每個料號,只能每個星期訂一次貨。這意味著採購提前期得增加幾天,系統增加了庫存。

再訂貨點機制也假定補貨週期是固定的。當然,如果補貨週期有不確定性,我們就得增加安全庫存來應對。再訂貨點機製假定需求相對穩定,需求的連續性較高等。再訂貨點法還有一些別的假設、變種,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百度百科詞條「訂貨點法」。

【小貼士】再訂貨點法的幾個變種

根據訂貨時間、訂貨量的不同,再訂貨點有幾個變種,供希望在這個領域深入鑽研者參考。

最基本的方法是不定期,定量,前面已經講過。

變種1:不定期,不定量。這種模式下,系統隨時檢查庫存,一旦低於再訂貨點,就驅動補貨,補齊到最高庫存水位。在庫存水位設計上,這個變種有兩個參數:再訂貨點ROP和最高庫存Max,每次的訂貨量=Max-凈庫存。取決於凈庫存的不同,每次訂貨量就不同。

變種2:定期,不定量。這種模式下,系統定期檢查庫存,補齊到最高庫存水位。這就像樓下的便利店,每1周進一次瓶裝水,每次都把手頭的庫存補齊到100瓶。定時補貨簡單易行,不用隨時去監控庫存水位,也不用零星補貨,人工成本、運輸成本也較低。缺點就是拉長了補貨週期,增加了平均庫存量。

變種3:定期,定量。這種模式設再訂貨點和訂貨量兩個參數,但不是隨時檢查庫存補貨,而是定期。比如你在客戶那裡建了寄售庫存,限於信息技術和諸多限制,客戶沒法消耗一個就更新一次庫存,而是每週更新一次,把上一週用的減掉。然後作為供應商,你開始判斷是否要補貨:如果庫存高於再訂貨點,不補;如果低於再訂貨點,補一個訂貨量ROQ;補了一個ROQ還沒達到再訂貨點ROP,那就再補一個ROQ的量,直到超過ROP。

要注意,在變種3模式下,補貨總量是ROQ的整數倍。之所以有訂貨量ROQ的要求,是因為客戶有類似的要求,比如每次用4個,或者貨架上擺放時6個一組最省空間等,那麼,ROQ就分別是4、6。有趣的是,當ROQ是1的時候,就跟變種2一樣了。

定期與否,對運營成本影響顯著。比如作為供應商,你給客戶建立VMI庫存,如果隨時補貨(不定期),那補貨成本就很高,也增加了運營的複雜度。定期的好處是操作簡單,挑戰是增加補貨週期,相應地增加周轉庫存和安全庫存。

比如定期每週補貨一次,這意味著從需求產生到觸動補貨(注意:是觸動補貨,補貨週期還沒算),最長得有7天的延遲。這意味著你得增加多達7天的周轉庫存。補貨週期越長,期間的不確定性越大,你就不得不增加更多的安全庫存。在有貨率要求很高的情況下,這會導致庫存非常高。根本原因呢,是信息的不透明和供應鏈的剛性,比如沒法及時獲得庫存信息、沒法隨時補貨等。

再訂貨法看上去是庫存計劃的一種方式,其實是供應鏈的三道防線的結合體。

再訂貨點包括「補貨週期內的平均需求」和「應對不確定性的安全庫存」。前者叫周轉庫存,是基於需求預測的,跟供應鏈的第一道防線相關;後者是安全庫存,是供應鏈的第二道防線。需求預測的準確度太低,直接造成周轉庫存的過剩或短缺;安全庫存是否計算合理,也會造成同樣的庫存問題。

作為供應鏈的第三道防線,執行效果也直接影響再訂貨法。執行不到位,比如信息延遲,造成信息不對稱,導致不確定性增加,會導致庫存升高(「拿信息換庫存」的反面);執行不力,供應的不確定性增加,供應鏈的自然反應就是增加安全庫存,導致同樣的庫存問題。

在現實中,很多人分不清安全庫存和再訂貨點,把兩者都稱為安全庫存。所以,一旦聽到「安全庫存」四個字,我們一般會問,你們的補貨是全靠「安全庫存」來驅動,還是「安全庫存」加預測?如果是前者,那麼「安全庫存」是嚴格意義上的再訂貨點,你得把補貨週期內的平均需求扣掉,得到真正的安全庫存,以判斷安全庫存是否設置合理。

對於庫存計劃來說,最基本的其實就這三個概念:安全庫存、再訂貨點、訂貨量。熟悉這三點,庫存計劃就入門了。其實就概念而言,我們天生就懂得安全庫存、再訂貨點和訂貨量——會買菜的人都懂這些。天生懂得,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做得精;而做不精,就不是個優秀的計劃員。

庫存計劃要像上海女人勤儉持家,精打細算,打的算的都是數字——我們缺的就是數據分析。數據給我們理性,庫存計劃是拿理性平衡情感——銷售說,業務挺好,給我建一大堆庫存就是了;計劃說,且慢,讓我先看看發貨和訂單情況,兼顧業務和庫存。我們其實不缺數據,儘管蒐集起來不容易;我們缺的是分析。很多庫存計劃員呢,雖然乾的是計劃的活,一路走來憑的卻都是經驗,不是靠分析而是一刀切,設定一定天數的需求作為庫存水平,註定是在庫存計劃做不好,供應鏈的第二道防線失守。

更多閱讀

劉寶紅老師19年1月供應鏈管理系列課程火熱報名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