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日華翁美玲主演的83版射鵰英雄傳,感覺是經典中的經典。


87版《紅樓夢》中由陳曉旭飾演的林黛玉。

其實我最早接觸《紅樓夢》,還是通過讀原著。小時候爺爺家裡有這麼一套非常老的版本:絳紅色的封皮,昏黃的紙張,裡面的字是繁體的,還配著脂硯齋的批,插畫也都是細細描繪,古色古香。這本書我高中時最愛讀,從爺爺家借走拿回家裡,高三忙裡偷閒讀了兩遍。讀到開頭的西江月,我是要痛哭一場的,再讀到黛玉葬花、黛玉之死自然更是忍不住地掉眼淚。

大概是到了高三寒假,抱著重溫經典的想法,我開始看87版的紅樓夢。 電視劇開頭的枉凝眉就驚艷到了我:凄幽的曲調中,細膩的女聲把木石奇緣娓娓道來。「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單單一首歌畢,我的腦海中就全是黛玉粉面低垂,默默流淚的樣子了。正劇中演員的吃穿用度,一顰一笑,再到場景布局全是細思量、精安排出的,老一輩影視工作者的心血之作沉穩自有涵養,能夠經得住歲月和觀眾的考量。

黛玉從出場開始就更是不同凡響:細垂的柳葉眉,精緻的鼻子,小小的嘴巴有時刀子般潑辣有時風中花般惹人憐愛,小嘴一撇就知道林姑娘又是鬧小性子了。最傳神的還是那雙眼睛:黛玉的眼睛大,眼角稍吊起,眸子有神大小適中,不像寶釵那般烏黑飽滿,有留白就有了表露情感的空間,因此這雙眼睛平日里滴溜溜地睥睨,就顯得嬌俏極了。不單單一張臉,黛玉的身段也是病弱的,在大觀園裡算得上是極其纖細的女孩了。「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似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陳曉旭的外貌像極了書中的林黛玉,單從這點來講,陳曉旭的角色可以拿到十分中的滿分。

但於黛玉一角來說,那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來的更重要。這個世界上的美人有很多,病美人也有不少,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那份詩書與愁怨凝結成的氣質。而陳曉旭恰巧是一位極有古典氣質的女孩子。她自幼長於藝術之家,父母習京劇,可她卻偏愛芭蕾。14歲時就發表了自己的第一份詩作,《我是一朵柳絮》。聽說87版紅樓夢選角時,陳曉旭就是拿著這首詩和自己的照片去找到了王扶林導演。

劇組留下了這位極有天賦的女孩子。三年的拍攝時光里,劇組前前後後請了周汝昌、曹禺、沈從文、王蒙等多位紅學家給演員們講課。陳曉旭在耳濡目染中認識了林黛玉,進入了林黛玉,活成了林黛玉。這是苦練的勤奮和歲月的沉澱造就的角色,非一朝一夕之功。她的笑罵和垂淚都與書中的林黛玉相差無幾。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回,寶玉身上的玉墜子被底下的傭人們給解走了,練黛玉送他的香囊也沒落下。黛玉去尋他時,慌慌張張地問他香囊在否,寶玉搖頭。於是黛玉當即垂淚大罵,你以後要是再找我要,那可是不能夠了!黛玉此時刻的氣惱與小性兒,都給演活了,讓人好氣又好愛。如果說87版紅樓夢是一幅傾城之畫,那麼陳曉旭飾演的林黛玉當是那顆最璀璨的明珠。

87年後,有不少導演都翻拍了紅樓夢,可往往都是選角時聲勢浩大,到了拍戲時卻虎頭蛇尾,從妝容到儀態全不對,真讓人嘆惋。在當時艱苦的條件下都能拍成如此經典的影視作品,到了科技發達的今天反而是拍不出了。可見好作品的誕生關鍵看它的魂,它是否有一顆忠實於情的赤子之心。在當下的情形來看,恐怕是很難了。流量小生當紅的時代,難再有林黛玉,而87版林黛玉在近期內將仍是人們心中不可撼動的經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