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提到了劉秀和陰麗華的兒子東海公劉陽,也就是後來改名為劉莊的東漢明帝。

劉陽在朝堂上的那一番表現,讓劉秀對這個年僅十二歲的小兒子刮目相看。《通鑒》的原文是這樣說的:「上由是益奇愛陽。」

益,更加。意思是說自此以後劉秀對劉陽更加看重和喜愛了。那麼,以前是為什麼呢?除了舐犢情深以外,還有沒有其他原因呢?這還要從劉秀年輕的時候說起。

作為皇帝,劉秀自然是在女色方面很寬裕,但是,他卻並不是一個好色的人,恰恰相反,他還十分專情。而他專情的對象就是劉陽的生母陰麗華。

陰麗華這個名字和劉秀一樣,本身是帶有一些傳奇色彩的。唐朝大詩人李白還曾寫詩描繪陰麗華的美貌:「麗華秀玉色,漢女嬌朱顏」,雖然李白肯定未曾見過陰麗華,但這番描寫也可見其非比尋常。陰麗華比劉秀小十歲,出身南陽新野的豪門。他們家祖上是齊國名相管仲,後來受封陰大夫,遷徙並改姓。

據說陰家有良田七百頃,家資豪富,不過富而不貴,已然沒有政治背景了。劉秀認識陰麗華還是通過姐夫鄧晨。原來啊,劉秀的姐姐劉元嫁給了鄧晨,而鄧晨家住在新野,且又和陰家有親戚關係,所以劉秀就轉彎抹角地認識了陰麗華。

初識之時,陰麗華不過剛滿十歲,劉秀則只有十九歲。一個是富家千金,一個是落魄子弟。這種懸殊的年齡差距和地位差距面前,恐怕二人是無法「談戀愛」的,最多也不過是劉秀一個人的單相思罷了。

後來,劉秀得益於王莽的「太學擴招」的政策而進京求學,在長安的街市之上,沒見過世面的劉秀看到執金吾(相當於都城的警察局長)出行時的盛壯儀仗時不禁讚歎:「仕宦當為執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

我們知道,一方面,男人是極度追求名利的動物;而另一方面,又都對美女孜孜以求。而劉秀的這兩句話,恰恰把自己一生的最高追求亮明瞭。由此可見,最初的劉秀也不是有多麼大的野心的人,倒是對小美女念念不忘。

不過,時勢造英雄,人生總有許多不得已之處。在劉秀隨兄長劉演起兵之後,他的命運就逐漸脫離了自己最初設想的軌跡,滑向另外一條軌道了。

昆陽之戰後,劉演被更始帝殺掉,劉秀忍辱負重,他甚至在此時——兄長喪儀未滿之時迎娶陰麗華,來表示自己對劉玄的忠誠無怨,從而打消了劉玄及其手下對自己的猜忌。後來他得到了「仗節徇河北」的機會,劉秀將陰麗華送回孃家,自己則帶著幾個親兵向未知的河北出發了!

陰麗華留在新野,一方面是因為前途未卜,劉秀沒有帶著她的能力,另一方面,也算給劉玄留下一個「人質」,好讓他對劉秀放心。令眾人沒想到的是,劉秀一到河北就像是蛟龍入海,短短兩年間就斬王郎,破銅馬,服突騎,成了「跨州據土,帶甲百萬」的一股連劉玄也要畏服的政治勢力。

在這個過程中,劉秀也是有過極其危險的時刻的,像與王郎之間的爭鬥,如果不是最終用聯姻的方式獲得了當時擁兵十餘萬的真定王劉揚的支持,恐怕劉秀也要死於非命了。這次聯姻,劉秀娶的是劉揚的外甥女郭聖通,他是劉秀的第一任皇后,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劉強,也就是劉秀的第一個太子。

建武元年,劉秀登基併入主洛陽,他馬上派人到新野迎接陰麗華。久別重逢,劉秀不僅已經擺脫了危機重重的境況,還黃袍加身做了大漢皇帝,這真是讓人感慨:「人生實在太刺激了!」

陰麗華的到來讓皇后之位的所屬陷入不確定之中,一個是原配的夫人,一個是長子的母親,一個是幼時相知,一個是擁戴有功,實在是讓人難以取捨。不過,劉秀還是傾向於陰麗華的。不過,識大體的陰麗華卻拒絕了。

退一步海闊天空,她的退出讓劉秀免於做出重大政治抉擇,還獲得了郭後和劉秀的好感,可謂是「善解人意「。這一步退讓,不僅沒有讓自己地位變輕,反而讓自己獲得更多人尤其是劉秀的喜歡,實在是有大智慧、大度量的舉動。

後來劉秀更加寵愛陰麗華,建武四年,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出生了。按照史籍的記載,這個孩子臉色紅潤、豐下銳上,長得很像聖君堯,而十分相信讖緯之學的劉秀,還特意以皇朝國運所繫的赤色為之命名——劉陽。

劉陽一出生就得到了劉秀的寵愛,劉秀為他精心挑選師傅培育、輔導,十歲的時候他就已經通曉《春秋》,雖然此時郭後的兒子劉強已被立為太子多年,但恐怕在那個時候劉秀就已經有了廢立之意。

直到這一次,劉陽的出奇表現讓他大為驚奇和感動,他更加堅定了廢立的想法。第二年,也就是建武十七年,劉秀正式下詔廢掉了郭後的皇后之位,冊立陰麗華為皇后。但是,與其他朝代不同,郭聖通被廢之後只是徙居北宮,並未有下一步的懲治,而他的兒子劉強此時也仍在太子之位上。

太子此時的老師就是當年城門拒駕的郅惲。他小心的勸諫劉秀,不要給朝廷內外留下把柄讓人議論,搞得人心惶惶朝野動蕩。同時,他還給當時的太子劉強建議:「久處疑位,上違孝道,下近危殆。」並用歷史上武丁、尹吉甫等賢君名臣因娶後妻而放逐前妻之子的例子來勸劉強主動讓位。

其實即使不用舉例子劉強也明白自身的處境,只是走到這一步他又怎麼能夠把握自己的命運呢?等待,並不斷重複自己不敢覬覦大位,恐怕纔是此時他最好的選擇。

果然,建武十九年,經過培養和考驗的劉陽表現出了比較突出的政治才能,而久處疑位的劉強也一再辭讓,最終劉秀決定易儲!最終,劉強接過了弟弟劉陽的東海王的爵位,而劉陽則改名為「劉莊」成為了名正言順的皇太子。

念舊的劉秀並未薄待郭聖通母子,劉秀死後,明帝劉莊也對自己的哥哥十分不錯,這也是封建王朝歷史上少有的父慈子孝、君正臣賢的好例子了。當然,也可以這樣想:內裏沒了,表面上再周到其實也沒啥意義,只不過是讓人更加警醒和小心,或許還更噁心。

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在陰麗華去世十年(劉秀早已去世)之後,已近知天命之年的劉莊,夢到了父母生前的快樂幸福樣子,他以為自己回到了年少時在父母身邊的日子,從夢中高興得醒了過來,之後才發現原來是一場夢,他難過得無法入睡,起身查看日曆,發現第二天就是吉日,於是帶領百官到原陵(劉秀和陰麗華的合葬陵)祭祀。

一個從愛中成長起來的人才會心中充滿愛,這也許就是他們都能獲得好結果的緣由吧!

愛情確實很神奇,也許劉秀是一個很幸運的皇帝。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