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毓蘭和楊偉中。(圖/記者徐政璿攝、本報資料照)

▲楊偉中過世,警大前教授葉毓蘭引用「死得其所」引發討論。(圖/記者徐政璿攝、本報資料照)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國民黨前發言人、黨產會委員楊偉中為了救女兒溺斃,警大前教授葉毓蘭今(31日)清晨在臉書PO文談及此事,寫道「我想他最後的定位是為了救女兒犧牲自己的偉大父親,死得其所,一路好走」。葉毓蘭引用「死得其所」來形容楊偉中救女溺斃引起討論,補教國文老師對此看法不一。

▲葉毓蘭臉書po文。(圖/翻攝葉毓蘭臉書)

▲葉毓蘭臉書全文。(圖/翻攝葉毓蘭臉書)

警大前教授葉毓蘭今 (31日)清晨在臉書po文,寫道「深夜讀到這則新聞,睡意全被嚇跑了」。接著提到「過去一年與楊偉中數度同臺,雖然立場不同,他倒也是溫文有禮,對我非常友善」,最後「死者為大,我想他最後的定位是為救女兒犧牲自己的偉大父親,死得其所,一路好走」。

▲教育部成語典。(圖/翻攝教育部成語典)

▲教育部成語典對死得其所的解釋。(圖/翻攝教育部成語典)

按照教育部成語典的介紹,死得其所的解釋是形容人死得有意義有價值。《魏書.卷七八.張普惠傳》:「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復何恨。」明.朱鼎《玉鏡臺記.第二六齣》:「人生自古誰無死,只要死得其所,吾復何恨。」補教國文老師楊墨說,這句成語是當死者的所言、所行合乎他生前的身份、作為是適用的。以爸爸的角色來看待,救女兒的行為,確實符合。

另一位補教國文老師劉炘說明「死得其所」有肯定的意義,那死者的時間、地點、死法都可以拿來解釋。劉炘提到,警大前教授葉毓蘭用「死得其所」不是不行,但只有見過幾次面的局外人不適合說這種話,因為現今社會不少人會拿這句成語當反諷,這個時機點來使用,難免會讓外界有過多聯想。

相關新聞:

影/楊偉中拒專職為國家服務 管碧玲臉書爆全是為了陪孩子

影/證實是勞動部次長徵詢對象之一 行政院惋惜楊偉中離世

快訊/救溺水女兒!前國民黨發言人楊偉中溺斃 享年47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