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云:

天地氤氳,萬物化淳。

意思是說:

天地由混沌之氣演化而成;

然後天氣下降,

地氣上升,二氣相交,

則有萬物的化生。

設計師認爲鄉村振興也是如此。

巧借與體宜

威海里口山下的鄉村美學堂與琴舍

1

村莊現狀:威海市中心的淺山古村

王家疃村位於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張村鎮,距離市中心約30分鐘車程;村莊屬於裏口山風景區,是入山的山口之一,地理位置便利且重要。村莊位於一個東西向的溝谷中,南北高,中間有溪流穿村而過;村莊形態狹長,周邊自然生態完好,農業景觀資源豐富,村東側有一座近年來複建的廟宇——廣福寺,香火頗旺。村莊聚落原始結構完整,保留有大量的毛石砌築的傳統民居,以及拴馬石、門頭、石墩等攜帶歷史信息的物品,是典型的膠東地區淺山區傳統村落。

2

工作思路:從產業策劃到節點改造,再到文化挖掘

王家疃村現狀已具備一定的旅遊基礎,在週末或者開花季節,威海本地居民會來此處踏青觀光;村中也已經有一些旅遊配套設施,但規模小,不繫統,且空間條件相對較差,業態也以農家樂爲主,缺乏層次和影響力。

作爲裏口山區域“美麗鄉村”項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規劃中將王家疃村定位爲依託周邊自然資源和廣福寺人文資源的中國傳統文化與休閒體驗村落。村莊未來業態將圍繞親子休閒體驗,國學文化展開,並以“孔子六藝”(禮樂射馭書數)和“君子八雅”(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爲主要經營主題。

3

規劃和建設工作

一:環境整治,提升風貌,在村莊原有肌理的基礎上,對村落結構進行了梳理,對村莊景觀,特別是水系進行了改善和提升,對部分帶有典型膠東民居特色的民居進行了整理和修復;

二:改造建築,打造亮點,在村莊中選取多個建築,根據建築特點進行改造,形成具有王家疃村獨特性格的,具有傳播力的空間節點,如十二間美學堂、白石酒吧、琴舍等;根據村莊整體定位,賦予空間節點以合適的使用功能,服務本地居民和外來賓客;

三:引入社會資本,多元發展,通過政府前期工作,完善村莊基礎設施和節點的方案設計,之後引入社會資本,形成良性互動,完成鄉村振興;

四:文創跟進,豐富服務,結合王家疃自身特點,結合本次工作中的建築改造和未來業態,設計一系列文創產品,服務未來的旅遊休閒服務。

巧借山石,適度介入

十二間鄉村美學堂

“十二間鄉村美學堂”,是王家疃整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六藝”主題的載體之一。它是一個老建築改造項目,原建築是典型的膠東民居形制,瓦頂、毛石外牆,它曾作爲鄉村小學教室使用,但改造前已經閒置。因爲有十二開間,當地人稱之爲“十二間房”。原建築分爲三個獨立的部分,分別爲六開間、三開間和三開間;十二間沿街一字排開,形成了區域的主要街道立面,也定義了村莊的主要風貌。建築背身毗鄰一崖壁,且與崖壁之間形成三角形空地;崖壁山石形態奇峻、自然,很有中國傳統美學意境。建築東側爲村內近年加建的公共廁所,形象欠佳,且使用率不高。

因爲建築風貌特徵鮮明,且保留完好,建築質量也較好,所以設計團隊希望在保留原有建築風貌的基礎上,對建築適度改造,使之適應新的使用功能,並具有時代氣質。

在功能方面,新建築將作爲鄉村美學堂被使用。原本隔絕的三個空間被打通,整個空間被分爲教室、展覽區、閱讀區三個部分。其中教室區域相對私密,與展覽和閱讀區域有門分隔;展覽區和閱讀區是新建築的公共區域,開放、通透但又有層次,呈現出歡迎公衆姿態的同時,又儘量保留原建築厚重的民居特徵。

建築的流線跟隨功能進行重新的梳理,被重新設計和定義的主入口被安排在展示區域,設計師採用了黑色鋼板,建構一個半露天的門頭,一方面給予了建築入口標誌性,另一方面新舊的對比又進一步提示了兩個獨立的建造年代。

展覽區不大,空間也相對單純,“白盒子”的處理模式更有利於未來展品的佈置和展示,入口的“影壁”既適當組合視線,又爲前言和展牆提供了依託。展廳北側外牆開一個洞口,將原來封閉的室內空間與建築背側的山石形成對視,材料也使用黑色鋼板,與南側的入口遙相呼應,暗示了新元素的貫穿性,以及設計師希望將人引向建築背後山石區域的意圖。

展覽區的一側是閱讀區,兩個區域之間由雙坡頂建築剖面形的啞巴口(無門的洞口)分隔。閱讀區佈置有書架和展桌,用於擺放與區域和國學有關的書籍和文創產品。北側牆面結合原有的窗戶,將書架與座椅一起設計,形成了人、建築與物品之間的契合關係。原建築的屋頂被保留,並部分暴露,結合新的室內飾面材料,形成新舊對比和明暗對比。

建築的外部環境也是改造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向街道的一側,建築與街道之間的不規則用地被規整,利用高程形成了一個高於路面的平臺,使用者可以在平臺上閒坐、休息、觀看、交談,但不受交通的干擾。建築背側的外部空間是本次設計的一大發現,原本這裏是被遺忘的角落,村民在這裏養雞。踏勘中,設計師發現建築背後的山石很具審美價值,而且山石和老建築之間的“縫隙”形成了天然的內觀式空間,符合中國傳統修身的意境。於是設計巧妙利用了這個“背身”,將地面稍作平整,鋪設防腐木;山石不做任何改動,只是將其展現在此,作爲“面壁”的對景;一個與原建築垂直的半開放亭子被安置在背後區域的西側,作爲該區域的界限,也爲後續使用提供了相對舒適的空間。

原建築東側的公共衛生間是本次設計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一。不能拆除,但又有礙觀瞻,怎麼辦?設計使用了巧勁,利用方通格柵將公共衛生間罩起來,格柵構建的尺度、形式來自於旁邊的“十二間房”,於是在低矮簡陋的公共廁所變身爲美學堂的延續,黑色格柵的處理既延續了旁邊主體建築的尺度,也延續了整個項目改造的手法。衛生間與美學堂之間的縫隙被利用起來,一個僅供一人通過的樓梯被安置在此處,一個略微突出建築立面的小觀景臺與之相連,爲公衆提供了一個登高遠眺和近距離觀察原建築屋頂的地點;衛生間屋頂也被利用起來成爲可以暫時駐足的屋頂平臺,它與樓梯、觀景臺一起形成了建築外部的小趣味。

略顯隨性的精緻鄉舍

合院修繕改造民宿“琴舍”

“琴舍”是一處民宿,由兩套具有當地特色的合院修繕改造而成,它是王家疃空間提升計劃中的第一個具有住宿功能的節點。

“琴舍”的前身院落位於王家疃村中部,緊鄰村內休閒水系核心節點,原狀爲毗鄰的兩個獨立合院,西院的年代較爲久遠,主要牆體材質爲青磚,兩進院,保留有倒座門頭、影壁等典型傳統民居元素。東院建於1970年代,爲單進院格局,東側有一平屋頂廂房,原建築外觀爲水泥抹灰牆面,與古村落面貌不太協調。

設計團隊希望在設計中延續村落總體規劃中“六藝·八雅”的主題。於是,“樂”成爲這個建築的主題,古琴則作爲“樂”的具體體現。

建築空間被重新劃分:前臺接待區、琴房,以及5間擁有獨立衛生間的客房被改造出來,形成了一處雅緻鄉舍。在保留現有院落格局的前提下,設計團隊重新梳理了空間流線,在原房屋西北側新增了輕鋼結構的入口空間,有別於厚重的毛石/磚牆立面,新加建部分採用了U型玻璃作爲立面材料,既保證了內部空間的採光,還具有適度的私密性。

在內透燈光的作用下,空間的內部活動被投射在外立面上,形成迷離的影像,與古樸的原建築本體產生戲劇化的對比效果。東院的東廂房靠近村落核心景觀,設計團隊在東廂房頂上增設了觀景平臺,既滿足了使用者的觀景和戶外活動需求,又增加了空間的高程變化和趣味性。

西院的東側山牆是建築的主要立面之一,從村莊景觀可以清晰看到這裏;但原建築安放有附近8戶居民的電錶箱,且強弱電線雜亂,這爲新民宿的經營帶來了麻煩。最初,設計團隊希望將電箱移除,但由於工程影響廣泛,不可實施,最終設計團隊決定在電箱外側加設一個鋼絲網罩子,對原山牆進行一定的遮擋。

然而,實施之後發現遮擋效果仍舊不理想,鋼絲網的密度過低使遮蔽效果微乎其微。怎麼辦?設計團隊必須在有限的條件內快速做出調整。一個“公共藝術”計劃被提了出來:設計師購買了大量的紅絲帶,請村民們將它們綁在鋼絲網罩子上。紅絲帶既遮擋了後面的負面景觀元素,又有祈福的意味,結果這個“亡羊補牢”的措施反而使這裏成了村中最受歡迎的“景點”,許多遊客在這個絲帶牆前合影,同時也帶動了鄰居老伯“同心鎖”生意的興旺,可謂塞翁失馬。

在室內氛圍營造上,設計也對原室內空間進行了調整。在進行了屋面修繕,增加防水保溫處理後,設計團隊拆除了原室內空間加設的二次裝修吊頂,露出了原始建築極具特色的三角木桁架。空間高度得以增加的同時,舒適度和風貌也得到提升。

刻意保留的拆除痕跡,粗糙的黃泥牆面,灰色水泥地面,及回收的老木料等等元素,構成了略顯粗野的空間基底和隨性的農舍氛圍;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精細的木作,溫暖的壁爐和舒適的傢俱軟裝。設計團隊希望同時滿足使用者視覺和觸覺的不同體驗:在視覺層面,要隨性、野趣;但在人手可觸摸的區間內,務必精緻、舒適、柔軟,給使用者帶來良好的體驗。這就是琴舍希望給使用者傳達的氣質。

破繭重生

從自建房到白石酒吧

1

前世,個性決定命運

白石酒吧由王家疃村中的一座普通民房改造而成。建築本體並沒有過多特徵,吸引設計師的是它所在的位置和與環境的關係:建築位於村口附近,周邊建築多爲老民居,毛石牆體,厚重樸拙,且建築與建築之間彼此連接,密度很高。與老建築不同,原建築並不是傳統形式,體量不大,一層,最初爲平頂,後因爲風貌原因加建了坡屋頂;牆面爲白色塗料,這與周邊厚重的氣氛顯得“格格不入”。

建築和其他建築不連接,保持一定的距離,具有很好的視距。更爲獨特的是,建築依溪流而建,挑出的外掛廊更是跨在水面上,輕鬆、飄逸,具有很強的識別度。這些特點都給建築改造提供了靈感,此外,閒置的狀態也保證了改造的可實現性。於是,設計師選中了它,並準備將它來個大變身。

2

態度,一種質的蛻變

新建築的風格不希望復古,相反,設計師說:“要是新的!”新建築應該爲老村莊提供不同以往的新氣象,新血液,正如它未來將服務的人羣一樣——年輕、浪漫,甚至在某些時刻有少許的躁動和性感,白石酒吧要成爲了村口的一道靚麗風景線;同時,它又應是屬於王家疃村的,對原建築重要信息的保留,體量的控制和外觀的“平靜”,都確保新建築在另類之餘,和老建築們可以順暢的對話、共存。

中國古人云:“天地氤氳,萬物化淳。”意思是說“天地由混沌之氣演化而成;然後天氣下降,地氣上升,二氣相交,則有萬物的化生”。設計師認爲鄉村振興也是如此,白石酒吧就像是一滴落入淨池的墨水,在潔淨的池子中慢慢擴散,悄悄滲透。這個擴散的過程是相互的,是水與墨的分子互相運動的結果。

白石酒吧代表着城市和互聯網時代的年輕人,周圍的老建築則代表了鄉村和傳統文化,兩者的結合可以使年輕人回到村落,助力古村發展,也使古村增添了活力、豐富了生活。

3

方法,回到未來

建築的自建性和原真性是設計團隊考慮的第一要素,存在即是合理。如何在保持原建築特徵基礎上對其進行改造,使其符合當下的功能和形式風貌,是本案設計的關鍵點。首先是做減法,清理、拆除原建築加建部分,包含臨時搭建的廚房部分及上一輪鄉村美化所加建的屋頂,當這些“粉飾品”被徹底清除,顯露出來的即是真實的“建築本質”。

然後,是做加法。在鄉村的設計實踐中,關鍵的是平衡多方的利益關係,包含居民、政府、及運營方。鄉村設計需要尊重既有現實,及居民的利益,在改造的過程中不能產生使用面積的減少,從而損害居民的利益。遵循此原則,設計團隊在房屋的東西兩側各增加一跨新建築,從而彌補了拆除廚房損失的面積,同時爲建築的入口創造出一個可供緩衝的灰空間。通過“補齊”的手段,強化原建築因自建所偶然形成的“現代性”的建築體塊。

在此基礎上,設計團隊對不同建築立面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朝向河道的一側,挑出的陽臺成爲設計團隊關注的重點,4個獨立的、櫥窗式的“盒子”被插入到陽臺和挑檐之間的灰空間中,原建築的牛腿樑被小心的保留、暴露,與新加入的盒子形成咬合。設計有意的將改造後的建築立面與現代主義經典建築相呼應,其實原建築就很“現代主義”。新形成的4個景片式的展示窗口,與隔河相望的傳統民居形成戲劇性的“看與被看”關係。

通過建築對古村的“框景”,及古村對建築內部的“窺視”,創造出一個新舊交流的“非典型”關係。東側和西側立面則採用了半通透的花磚,在特定時間會形成有趣的光影效果;同時,花磚的手法,也是民居與新建築之間的介質,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建築室內設計延續了“白”的設計元素,採用水磨石、鏤空磚、白色鋼網、原木爲主要空間材質,創造質樸又略顯粗糲的空間氣氛。白色成爲空間的基底,如同留白,爲未來創造了多種可能性。“櫥窗”地面採用不同色彩油漆,在光線的照射下出現鮮豔的色彩,並反映到白色空間,巧妙的體現出酒吧的活躍氣氛。

夜景照明主要以建築內透光爲主,在古村暗環境的籠罩下,內透的方式使建築內部的活動在主街上很容易被看到,建築內外活動的看與被看關係得以翻轉。這樣的處理加強了酒吧這一新業態在古村中的戲劇性和影響,也使白石酒吧成爲古村“夜間生活”的第一聚焦點。

改造後的白石酒吧依舊保留甚至強化了自己的“個性”,它與周邊植被覆蓋、小溪穿行的自然環境,厚重樸實的古村人文環境均產生了強烈的反差及對話。如此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標誌性使得白石酒吧成爲了王家疃村對外傳播的一道難忘印記,成爲助力王家疃鄉村旅遊的重要節點。同時,設計過程中對於新與舊、看與被看、真實性與裝飾性的關係討論,也針對當下鄉村建設中廣泛存在的類似建築的改造和再利用提供了一個小小的參考。

4

延續,傾聽你我心聲

夜幕降臨,王家疃村依舊按照往常的生活節奏,慢慢平息了一天的忙碌。與往日不同的是白石酒吧的出現,讓原本寂靜的鄉村有了一點活躍。人們終於可以不用紛紛趕回城裏尋找食物,終於可以端着一杯啤酒,欣賞裏口山的晚霞,也可以在山風中回憶童年的星空。白石酒吧就像是一個稍顯躁動的年輕人,白天裏,它與老建築一起爭鋒;夜晚,當老人家們都已隱於夜幕,它還不捨睡去,悄悄的向周邊發出邀請,希望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