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靠假動作還是速度,瑞恩·吉格斯總能弄暈最好的後衛,再把他們甩開。」(弗格森)

大家好,我是魯能青訓的教練魯指導(魯訓先生)。想必上面這張照片大家已經再熟悉不過了,這裡面的教練可不是「爵爺」弗格森,而是在曼聯青訓工作了27年之久,曾執教過馬克·休斯、吉格斯、貝克漢姆、斯科爾斯、內維爾兄弟、巴特、韋斯·布朗的埃裏克·哈里森。往事如風,歲月匆匆,如今的哈里森已經罹患上阿茲海默症,但曼聯青訓最為輝煌的時光將永遠刻印在他深邃的臉上。弗格森曾說過:「我們在青訓方面不比這個國家的任何球隊差,也許還是最好的,看看巴薩培養年輕人的方式吧,我覺得曼聯並不比巴薩差很多。」隨著鄰居曼城投資兩億英鎊建成了自己的城市足球學院,曼聯也計劃進一步革新青訓系統,並且在老特拉福德旁邊修建一座迷你球場以舉辦青年賽事。

在過去很多年很多年的時間裡,曼聯幾乎是絕殺和逆轉的代名詞,1999年的諾坎普之夜超越足球與體育,詮釋著曼聯的精神韌性。而這種精神韌性同曼聯青訓對於球員精神力量的培育耕耘密不可分。對於曼聯青訓而言,想要追求極致,「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志力同技術、決斷力、閱讀比賽的能力一樣,影響著一個球員能否步入職業足球的最高舞臺。曼聯總是將自己的青訓球員投擲到最艱難的情境裏,以測試他們能否經受住超常的挑戰,這與AFC溫布爾登鍛煉逆足的思路殊途同歸。弗格森爵士說:「應該在輸球時而不是贏球時評判球員。」他想知道當比賽進展的並不順利時,球員們擁有怎樣的心態。足球生涯往往偉大而絢爛,但也充滿了波瀾,青訓球員必須勤加練習,以擁有保持良好心態的能力,戒驕而戒躁。

梯隊主帥是鍛煉青訓球員意志力的重要一環。回溯曼聯的青訓歷史,當博比·查爾頓從U18晉陞到預備隊並在與一線隊及眾多國腳的較量中大放光彩之後,馬特·巴斯比爵士將他下放回了U18,博比問巴斯比爵士:「為什麼我不在預備隊?我做的很好。」馬特·巴斯比回答說:「你做得很好,你在我們的計劃裏,但你仍在B隊。」這就是曼聯對於青訓球員的一種考驗。早些年,弗格森爵士在一次青年比賽的中場休息時進入「92班」的更衣室,對教練和青訓球員提出挑戰,他對一名球員說:「如果你下半場沒有改進,你就永遠不會在一線隊出場。」 他要試試自己的青訓球員能否經受挑戰,而這必須將他們置於同一線隊面臨的精神壓力相類似的情境之中。

曼聯清楚地知道,現代球員與20年前的球員已經有所不同,社會正在變化。在現代,球員五歲時就有機會進入青訓學院,他們在進入一線隊之前已經至少有了十年的職業生涯,英格蘭足球的古老賽制給青訓球員提供了淘汰賽的經驗,球員們會漸漸適應落後的感覺,尋找到拯救比賽或克服失落感的方式,幫助他們磨礪出正確的性格。現代青訓所面臨的一大問題是,U9和U10的培養方式過於專業,而U19和U20的職業化銜接卻又很不夠,他們與所有的同齡球員們交手多年,卻沒有在球迷的注視下與一線隊真正過招,在一個本該模擬一線隊的年紀,他們沒有得到相匹配的機會。縱觀中國足壇,像王永珀、周海濱、韓鵬、崔鵬、黃博文這樣在十七八歲踢上比賽的球員恐怕很難再有。現代青訓模式無法讓球員們在進入一線隊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無法教會青訓球員們如何在瘋狂的球場裏比賽、如何與經驗豐富的球員對抗。如今,球員們無法在U23(預備隊)的比賽裏向一線隊的主教練證明自己,拉什福德只是一個罕見的例子,由於訓練出色他從U18直接升入了一線隊,但這並不是一個好的模型,一線隊主帥通常需要看到球員所經受的考驗,以便在比賽到來時能夠信任他們。

說起馬庫斯·拉什福德,他的精神力量強大得令人難以置信,正是這支撐著他從U18直接飛躍到了一線隊。一方面,他的家庭對他支持備至,另一方面,曼聯青訓為其注入了獨特的基因,這基因使所有球員都相信他們成就非凡,其中也包括馬庫斯·拉什福德。每一個球員都希望自己成為最優秀的那一個,因此當他們真的抵達榮譽之峯,他們也能夠泰然處之。埃裏克·哈里森曾說過:「當你踏上老特拉福德球場的剎那,不要覺得這有什麼不同。」所以,對於拉什福德來說,為一線隊出賽也許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畢竟他在英足總的一系列青年賽事中都有著上佳表現。曼聯總是提醒年輕球員進入一線隊是理所當然的,來到曼聯青訓就意味著你要時刻準備為一線隊出場比賽,這僅僅關乎「時間」而非「可能」,因此,曼聯的小夥子們總是鬥志飽滿,相信自己必然勝利。在曼聯這樣青訓歷史悠遠的俱樂部裏,青訓球員對於俱樂部十分信任,他們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工作,就已將勝利握在手中,這是隻有成熟的青訓文化纔能夠帶來的魅力。和這魅力相輔相成的是,球隊經理和老闆需要支持主教練不斷從青訓體系中提拔年輕球員,而中國聯賽中的U23政策也正是魯能青訓塑造文化的良好機會。

曼聯青訓追求卓越,他們總是反省其青訓球員與世界頂級球星間的差距,而精神韌性的巨大差距正是其中之一,曼聯將一部分研究文件遞交給了英足總,寄希望於英足總能夠提供更多的機會來幫助青訓球員提高韌性。青訓球員需要參加更多的淘汰制的錦標賽,英足總應該為他們創造更多的機會,如果青訓球員能夠在年輕時參加更多的比賽,他們就會學習到更多東西。青訓球員應該學會在瘋狂的球迷面前比賽,他們可能會因為那種瘋狂的壓力而犯錯,但最終,青訓球員將在這種壓力下學到東西並最終習慣於壓力,總之青訓球員需要更多的室內或是室外的比賽,只有比賽才能幫助青訓球員適應壓力和人羣。

青訓球員要首先在青年足總杯上有所成就,青年足總杯可以檢驗球員的成長,每當經歷一次非凡的杯賽體驗,我們會知道我們的青訓球員已經全情投入。曼聯青年隊最近在布拉默爾巷球場的35000名觀眾面前進行了青年足總杯的決賽,此外,他們在酋長球場的比賽有38000人觀賽,而在老特拉福德則有20000人,這幫助他們學會了承受壓力,並完美模擬了他們將在一線隊面臨的比賽環境。即使首輪球隊就被淘汰出局,你也可以測試球員的性格和韌勁,英足總正在不斷地調整比賽計劃,以使青訓球員在比賽中能夠面臨更強的壓力,而青訓球員也應該有意識地提升自己,聯賽也要為青訓球員創造更好的條件。如果在有壓力情況下能夠得到更多的鍛煉,優秀的青年球員或許會源源不斷地湧現,比我們想像的更多。

曼聯並不過分看重青訓球員的身份背景,許多足球運動員和奧運選手都出身於運動世家和特權階層,但對於曼聯青訓而言,平凡家庭的運動員或許擁有更多的前進動力,一旦這些青訓球員建立起良好的心態和性格,在青訓教練和管理層的正確指引下,他們往往更容易傾盡全力。曼聯認為,在青訓球員發展的早期,經受挫折是非常必要的,一個球員可能在十幾年的青訓生涯中一直出類拔萃,但卻無法在一線隊獲得機會。對於教練而言,他們必須在恰當的時機決定一個青訓球員是否應該進入更強的梯隊或著尋求新的挑戰。曼聯青訓不乏邁克爾·基恩與林加德這樣的晚成球員,他們必須展現出更好的適應性和決心才能留在隊內,林加德一直比隊內的其他球員更加瘦弱,邁克爾·基恩在身體發育上也落後他人,想要有所成就,他們必須更富勇氣與決心。他們必須更快地思考、更快地轉移球、更好地閱讀比賽,更加強硬。青訓球員必須面對挫折,這有助於他們培養韌性,因此教練必須能夠注意到團隊裏的佼佼者,並且他們設置需要克服的障礙,以培育他們的韌性和適應能力。

曼聯的球員在青訓階段就會進行很多的國際比賽。有一次他們去了肯亞,詹姆斯·切斯特和湯姆·克萊維利就在那支青訓隊中,那次出行使他們的人生得以飛速成長,他們在艾滋病診所和貧民窟組織活動,還在肯亞國家體育場進行了比賽。這些都是偉大的人生經歷,足以改變青訓球員的人生,它讓小球員們從溫暖安逸的青訓港灣裏走出來,來認識真正的人生,以使他們也能夠真正成人。曼聯青訓認為,這些經歷能夠培養小球員的領導力,這些球員或者成為隊長,或者至少將一次次地面對媒體,採訪、演講、社區活動都是一線隊裏必不可少的東西,因此,青年隊的活動也是十分必要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