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徒步或者越野跑比賽、訓練等,在山中偶遇毒蛇應該怎樣處理?


這個問題別問我,我又不是廣東人

補充,你只要比第一名慢一點就好


首先別說被咬後的事了,我說說怎麼防止被咬吧,首先保持距離,那就是絕對安全的,蛇不會像子彈一樣飛到你身上來,即使面對窮兇極惡的歹徒保持距離也是最靠譜的辦法。然後怎麼保持距離呢?越野跑都是在野外怎麼辦呢?保持距離很簡單,注意腳下,人的視力很好,即使跑動情況下也能很輕易發現前方路上的蛇,你如果近視眼請配好眼鏡。越野跑都是在野外,好吧,那怕被蛇咬就不要跑去草叢,樹叢裏啊,越野跑不是越野吧?應該是有路的吧?有路的話重複上一條,注意腳下,保持距離。最後一條,祈禱自己有個好運氣。結尾祝大家都有好運氣。


推薦一下自己的公眾號:慧酷,匯聚最酷體育賽事和資訊的公眾號

如今,參加戶外徒步和越野跑的人越來越多,相對於城市而言,山野之中潛伏著許多危險,其中危險係數較高的就是遇到蛇。


國內常見的十種毒蛇

1、蝮蛇

又名地扁蛇、土虺蛇、灰鏈鞭、爛肚蛇、七寸子、麻七寸等,全長多在50-60釐米左右。

隨當地泥土顏色不同,呈灰褐色、黑褐色或紅褐色,頭呈三角形,少數呈不明顯三角形,頭頸細,身體胖,尾較短。

此種毒蛇在全國分佈最廣,亞種也最多,除海南島和臺灣島外,南至兩廣,北到黑龍江,西到新疆,全國大多數地區都能見到它的蹤跡。其中以遼寧省大連附近海域的蛇島最為著名,全島有大大小小蝮蛇數萬條。

這個是比較多的白眉蝮

2、竹葉青

又稱刁竹青、小青蟲、紅眼睛、青竹蛇、青竹鏢、焦尾巴、綠牙蛇等。

全身翠綠色,身材又細又長,紅紅的眼睛,外表與無毒的青竹蛇類似,唯尾部呈磚紅色,頭呈三角形,兩側還鑲了紅色和白色的小點狀花紋易於區別。

由於它具有天然的保護色,在綠色植物及竹叢間活動,很難令人察覺,其天性兇惡,往往作主動的攻擊,但被咬後的死亡率大約只有百分之一。

竹葉青在我國分佈很廣,甘肅、四川、雲南、貴州、湖北、浙江、福建、兩廣等地都有,南亞和東南亞也可以見到。另外有一種菜青蛇,也被稱為「竹葉青」,但尾部是呈焦紅色,紅色比前述的竹葉青深,此種蛇無毒。

3、金環蛇

又名鐵包金、金報應、金腳帶、黃金甲、金蛇等。

體型中等,一般長1米以上,顏色較其它毒蛇鮮艷些,頭戴黑帽子,全身是黑黃相間的花紋,頭部不是呈明顯的三角形,是橢圓形,只是比頸部稍大一些。

金環蛇生活在平原或山地的叢林中的小溪和水塘邊,它在黃昏時分出洞活動。主要分佈在兩廣、福建、臺灣、海南、江西、雲南和貴州西南部。

國外主要分佈於東南亞和南亞。四川金沙江河谷也曾發現過它的蹤跡,但數量可能較少。

這位據說很愛和平,一般不主動挑釁,受驚了會像駝鳥把頭藏起來不動,但一定不要得寸進尺的去激怒它,典型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滅你!

4、銀環蛇

又名白花蛇、過基甲、白節蛇、銀腳帶、銀包鐵等,屬爬行綱、蛇目、眼鏡蛇科的一種劇毒蛇。

銀環蛇體型比金環蛇稍小一些,不同的是全身是黑白相間的環形花紋。而且銀環蛇是毒蛇中的化裝師,身體顏色變化多端;多數時候穿著黑白相間的「海魂衫」,但有時白色變成黃色,像它的「堂兄弟」金環蛇,有時前半身的黑白條子變成網狀,後半身出現虎斑,有時又幾乎全是黑色。

銀環蛇生活在平原、丘陵和山腳近水的地方。銀環蛇常夜間活動覓食,喫飽後常停在路上休息,直到深夜或黎明纔回洞,夜行人不注意,常會被咬傷。

銀環蛇常羣居冬眠。分佈地帶比金環蛇略廣,我國南方各省以及東南亞均可見此種蛇。它在金沙江河谷地帶比金環蛇較為多見,當地稱為「秤桿蛇」。

5、五步蛇

又名尖吻蝮蛇、蘄蛇、百花蛇、棋盤蛇、放絲蛇、吊燈撲、百步蛇、懶蛇、翹鼻蛇及聾婆蛇等。

五步蛇,顧名思義,說明它的毒性十分猛烈。被它咬中,只要走五步或走百步即會倒斃。但這是誇張的說法,被五步蛇咬傷,一般死亡時間是在1-4天內。

五步蛇因所處環境地表顏色不同,多數呈暗褐色或灰褐色,少數呈淡紅或淺黃色,背面由頸至尾有二十五個左右,黃褐色黑邊的菱形斑,俗稱「棋盤花」。

五步蛇長相尤為奇特:三角頭,凹眼睛,翹鼻子。它的尾部末端,有一個尖尖的大刺,俗稱「佛指甲」,五步蛇常把它戳在土裡頂一下,藉以加快爬行速度或彈射出去,以攻擊對手,不過一般不會主動攻擊對手。

主要分佈在湖北、江西,福建、貴州、四川、廣西和臺灣南部。

最好認的特徵:鼻子又尖又翹,它的毒液為溶血性毒,而且毒性強,被咬後一定要及時治療。

6、蝰蛇

又名圓斑蝰、古錢蝰、金錢蝰、金錢斑等。

身長大約在90-120釐米左右,驅體粗,尾巴短,頭呈三角形,與頸部有明顯區別,體粗壯而尾較短,頭背面被著起棱的小鱗片,體背棕色,頭背有三塊圓斑,體背也有三個縱行大圓班,背脊一行圓斑與兩側交錯排列,圓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鑲以黃白色邊,腹麵灰白色,有3-5行近於半月形的深棕色斑。

蝰蛇主要分佈在我國福建、兩廣、臺灣;國外主要是印度、斯里蘭卡、巴基斯坦、緬甸、泰國。臺灣稱其為「龜背殼」。別看它平常慢吞吞的,性情相當爆燥,毒牙相當可觀。

7、眼鏡蛇

又名萬蛇、吹風蛇、吹風鱉、扁頭風、飯匙頭,烏肉蛇等,屬眼鏡蛇科有毒蛇。

它的頭頸背部有一對白色黑心的斑紋,很象人戴的眼鏡,因此叫眼鏡蛇。它被激怒時,會豎起前半身,左右晃動,同時擴張頸部的肋骨,變得又扁又平,遠遠望去,如同戴著眼鏡的一張臉。

眼鏡蛇體型較大,一般1-2米,主要分佈在兩廣、安徽、浙江、海南、雲南、貴州、福建、臺灣和四川的金沙江河谷地帶。

眼鏡蛇很兇殘,會吞食同類,擅長吐口水(毒液),專吐在手、臉、眼睛等部位,所以一見它就閃得遠遠的吧。

8、眼鏡王蛇

又名過山風、山萬蛇、大眼鏡蛇、過山烏、大扁頸蛇等。

眼鏡王蛇極象眼鏡蛇,但體型比眼鏡蛇大得多,身長為3-4米,最長的可6米。眼鏡王蛇的頭頸背面沒有眼鏡蛇那麼迷人,不戴眼鏡,而是抹了兩撇「白鬍子」,象個倒寫的V字。

眼鏡王蛇對環境氣溫的要求較高,主要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分佈地域較窄。所以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少見它的蹤跡。主要分佈在雲南和兩廣的邊境地區,福建和貴州部分山區也有分佈。在國外分佈於東南亞地區。

這位比較文明,不吐口水,但速度一流,毒性更甚。

9、烙鐵頭

又稱龜殼花蛇、老鼠蛇,惡烏子,金錢豹、筍殼斑、吊樹貓、蘄蛇蓋、野貓種等。

此種蛇有個顯著特徵,頭呈明顯三角形,頸較細,形如一個烙鐵頭,故如此名。通身黑褐色為主,其間雜以黃綠或鐵鏽色斑。頭呈三角形,短尾,花紋較細,體型不大,以中小型為主。

主要分佈在福建、貴州、四川、浙江南部和江西部分山區。

10、海蛇科

海蛇科與眼鏡蛇科一樣,都是具有前鉤牙的毒蛇。在已知的50多種海蛇中,我國有15種。主要有:青環海蛇、環紋海蛇、淡灰海蛇、平頦海蛇、小頭海蛇和海蝰6種。每種都有劇毒,致死率也高。

海蛇身材一點也不勻稱,前半身是圓柱形,又細又小,後半身漸漸變粗,尾部呈扁平狀,如同船槳,便於在海中游泳。

主要分佈在我國沿海的熱帶和亞熱帶的近海。特別是兩廣和海南、臺灣海岸邊的紅樹林中。國外主要分佈於澳大利亞、東南亞。

有些海蛇常常成千上萬地聚集在海面上。1932年5月4日,在馬六甲海峽,海蛇竟排成了3米寬、110公里長的「一字長蛇陣」。這是其中的一種,青環海蛇

注意以下的兩個誤區

1、雖然一般情況下被大蛇咬傷癥狀更嚴重,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剛孵化出不久的小蛇完全有可能比它媽媽毒性大。蛇媽通常要捕食,毒液消耗大,小蛇平常沒機會用,所以存得多,也不懂講什麼戰術,一咬就死命的咬。

2、被蛇咬過幾十分鐘內沒有異樣,就是沒毒的蛇了。因為人的體質和蛇的種類不同,有些癥狀要經過1-4小時才能顯現出來,所以一定要小心謹慎。

如何正確處理傷口

1、毒蛇咬傷通常見到1-4個比較大而深的牙痕,無毒蛇咬傷常見成排的細小牙痕,(特殊情況下牙痕可能模糊不清)。

2、確認被毒蛇咬傷後,一定要鎮定,一緊張血液循環加快,毒液就滲入得更快

3、如果不能確認是不是毒蛇,應按毒蛇咬傷處理

4、如果單獨在野外,不要奔跑,而應使傷口部位儘可能放低,並保持局部相對固定,以減慢吸收速度

5、沖洗傷口

雙氧水、高孟酸鉀液及肥皂水、淡鹽水、清水等均可

6、早期處理

用止血繃帶(繩子、布條等)在傷口近心臟方向3~9釐米處結紮。不宜過緊,應能通過一指,其程度能阻止靜脈和淋巴迴流,而不妨礙動脈流通(跟止血有些不一樣)。

每兩小時松一次,每次1分鐘(具體視情況而定,如果傷口腫脹嚴重,適量縮短結紮時間增加鬆綁次數。)蛇毒通常在3-5分鐘內被吸收,所以速度要快

7、排毒

經過沖洗的處理後,用消毒過或火烤過的小刀劃破兩個牙痕間的皮膚(傷口多可劃※形),同時傷口附近的皮膚上,用小刀挑破米粒大小數處,不斷擠壓傷口20分鐘(由近心端向遠心端擠壓)。

也可以用拔火罐的方式,在玻璃或陶瓷瓶(杯)內點燃一個紙片,然後扣住傷口(不能留縫隙),使毒血被吸出。直接用口吸必須保證口腔沒有傷口、沒有齲齒等情況,一邊吸一邊用清水漱口。

PS:被蝰蛇、五步蛇咬傷一般不刀刺排毒,因為它們含有出血毒,會造成傷口血流不止

毒性的分類和特點

1、神經毒類:銀環蛇、金環蛇、海蛇的蛇毒屬於此類。

被咬處局部初起有灼痛,後來感覺麻木,以後出現上眼皮下垂、走路不穩、四肢無力、頭重下垂、流涎、噁心、嘔吐、吞嚥困難、言語不清;繼之出現四肢癱瘓、呼吸微弱、自覺窒息,最後可因呼吸中樞麻痹和心力衰竭死亡。

從咬傷到死亡相隔半小時到30小時不等。中毒表現主要為對神經系統的損害。局部可無什麼特殊表現。

中毒過程特點是,通常要經過一段潛伏期,一般約在咬傷後1-4小時左右纔出現全身中毒癥狀,但一旦發作,就急劇發展,並難以控制。嚴重者昏迷,呼吸停止,但此時心跳及血壓尚好,若堅持人工呼吸,便有搶救希望。

2、血循環毒類:五步蛇、竹葉青、蝰蛇蛇毒屬於此類。

中毒表現複雜,主要是血液循環系統的損害。破咬處劇痛、紅腫,並自傷口不斷流出血水。

被咬者出冷汗、噁心、昏厥,多處出血如鼻出血、眼結膜出血、皮下出血、 嘔血、咯血和尿血等,最後發生循環衰竭而死亡。

咬傷到死亡相隔2-7天不等。 中毒特點是潛伏期短,病勢發展快,固有「五步致死」的說法,但實際上只要及時搶救,數小時之內送往就近醫院,仍可以治癒。

3、混合毒類:蝮蛇、眼鏡蛇、眼鏡王蛇等屬於此類。

中毒表現既有神經毒,又有血循環毒。中毒特點主要是呼吸麻痹和循環衰竭,所以即使進行人工呼吸也難以搶救。

其中以眼鏡王蛇咬傷引起死亡的危險性比較大,死亡大多發生在咬傷後幾分鐘到2小時內。被眼鏡王蛇咬傷若處理及時、救治得當,度過48小時危險期,一般均能治癒

急救辦法有哪些?

1、局部注射結晶胰蛋白酶

用注射結晶胰蛋白酶2000-4000單位,加0.25%一0.5%普魯卡因10-60毫升,作傷口局部浸潤注射,還可在傷口上方或腫脹上做環狀封閉,必要時可以重複注射。

注射結晶胰蛋白酶是一種強而有力的蛋白水解酶。它能迅速破壞蛇毒的主要毒性成分毒性蛋白質,而使蛇毒失去毒性。早期用來治療各種毒蛇咬傷,可獲得較高的療效。

2、局部注射高錳酸鉀液

被毒蛇咬傷後,先用0.25%一0.5%普魯卡因20-40毫升作局部封閉,然後用0.5%高錳酸鉀液5-10毫升作傷口局部注射。當蛇毒遇到高錳酸鉀時,即發生氧化作用而被破壞。

早期用來治療各種毒蛇咬傷,可收到較好的效果。但必須指出,高錳酸鉀對組織有強烈的損害作用,注射後可引起劇烈疼痛,不宜多用。

3、燒灼傷口破壞蛇毒

被毒蛇咬傷後,先將傷口切開,反覆沖洗後,即每次用火柴6-8枚,放於傷口處,反覆燒灼2-3次。當蛇毒遇到高熱,即發生凝固而遭到破壞,使其失去毒性作用。在野外被毒蛇咬傷或急救條件較困難的情況下,也可單獨用火燒傷口進行急救。

4、相關藥品

南通蛇藥片(就是季德勝):蝮蛇及血循環毒類蛇等

廣東蛇葯:竹葉青及混合毒類等

廣西蛇葯:眼鏡、銀環、竹葉青等

上海蛇葯:蝮蛇、五步蛇、竹葉青等

無論是比賽、訓練、徒步出遊等等,還是要以安全為第一要素,如果一旦發現毒蛇或被咬,一定要冷靜應對,用我們學習的知識,來克服面對的困難……

推薦一下自己的公眾號:慧酷,匯聚最酷體育賽事和資訊的公眾號


其實和野生動物打交道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冷靜 動物是可以感受到你的恐懼的 起碼要在氣勢上不輸這不是開玩笑 而且冷靜對於之後行動的思考也非常有益如果只是看到蛇 那先要相信一點就是野生動物一般都比你怕它更怕你 而且越毒的蛇越吝嗇自己的毒液(一般來講 也有很猛的)所以盯著它後退或者轉彎就好了 最好不要背對它 平靜的望著他就好如果被咬了 就紮好靠心臟這一側的肢體 過個十分鐘鬆一下活躍下血液別壞死了 來減緩蛇毒的蔓延 然後趕緊救護車 最好記一下咬你的蛇的特徵(顏色啊 頭的形狀啊 大小啊)可以幫助醫生判斷和使用血清另外預防的話 盡量穿好長褲吧徒步的話 跑步的話不要離那種看起來就很可以的草叢樹林很近 其實遇見的可能不大 很多時候他們聽到你就自己跑了

當作沒看到,稍微繞開的走就好了,蛇是不會追著你咬的,你不惹它,它也不會主動攻擊你的


你不去惹她,她不來咬你。真實場景下,毒蛇遠沒有傳說中那麼可怕。她怕你還來不及。所以,大膽去戶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