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黃海誠教練的離去是對孫穎莎表現不佳、頻頻失誤的最好回應,孫穎莎作為國乒女隊本次公開賽上最後一名選手,在佔有極大優勢的情況下技戰術執行不果斷,心理狀態起伏波動較大,最終導致這次公開賽女乒無緣四強,創造了近段時間內最差的成績。

在比賽中確實是孫穎莎的發揮極不穩定,但是我們怎麼能把這麼重要的任務拋給一個乳臭未乾的孩子呢,孫穎莎從2017年的日本公開賽纔打出來,能取得這樣的好成績已經難得可貴了,我們又何必去質疑這位優秀的孩子呢?

這次公開賽的失利絕不是一個運動員兩個運動員的原因,而是決策者的原因,就說說女雙吧,你們在決定人選時難到不考慮一下國際乒聯的規則嗎?導致人來了卻沒資格參賽,多麼可笑,而且這不是第一次了,難到就不該對這次的決策反思一下嗎?


莎莎好可憐!

細節!細節!細節!

事情的過程是這樣地,隨著武楊1比4鬥負於石川佳純以後,中國女隊只剩下17歲的小將孫穎莎。女單這塊金牌的歸屬落在她身上,壓力陡增。

24號晚上,孫穎莎VS中國臺北一姐老將鄭怡靜。之前T2聯賽二人打過一場,莎莎以微弱比分惜敗。這次發現鄭怡靜漲球不少,兩人對戰過程相當慘烈,局、分數交替上升,相信大家多數也都看到了,不再贅述,最終以莎莎2:4惜敗而收場,抱憾無緣四強。

按照國際乒聯慣例,運動員結束比賽後,二人先互相握手,再跟邊裁、主裁握手,然後和對方場外指導握手,最後回到自已場外,和場外指導握手,收拾東西離場。

可是,當莎莎回到自己的場外準備與場外教練黃海誠握手時,黃海誠正在穿外套,看也不看她一眼,更別說握手了,穿好衣服竟然獨自轉身揚長而去,場外只剩下形單影隻的莎莎,自己默默的收拾東西……

我就納了悶了,運動員不能輸球嗎?況且只是一場普通的公開賽,其實說白了,就一場商業賽而己,並不像媒體炒作的像三大賽一樣。

莎莎日本公開賽大殺四方時,你怎麼握手了?奪取十冠時你怎麼握手了,當然也不是麼每次場外都是他。

黃海誠做為莎莎的場外教練,孩子輸了球,夠難受了,應該及時安慰一下,下了場疏導、批評都可以,而不是勝利後,喜不自禁,失利後連手都不握,獨自離場而去,未免太不人性化了吧。

以前小胖負於馬龍時,劉國梁抱著小胖的肩膀,邊安慰邊陪同小胖離開,那是什麼樣的場景和胸懷?作教練差距怎麼這麼大呢?還有女排主教練郎平,隊員輸球時,從來不聲色俱厲,而是像媽媽一樣安慰孩子們,這纔是一個優秀教練應該做到的。

個人認為黃海誠此舉有點令人不解,太功利了吧?這對一個17歲的孩子有失公平。

大家如果懷疑本文的真實性,可在網上看回放。我當時是在網路上看了完整直播的。

微乒乓胡是一哥 敬上


無論運動員表現如何不佳,你都不應該轉身離開。這是對運動員的不尊重,更是對比賽現場觀眾不尊重,對裁判不尊重。其行為不次於罷賽。運動員在場上頂著巨大心理壓力在拼搏,輸了正常。哪個運動員不想贏,而赿想贏就赿贏不了。這種心理變化太正常了。做為教怕運動員輸也是心態問題。一怕輸了自己沒執教水平,臉面上過不去;二怕輸了回來沒法向上面交代。其實你大可不必放心,輸就輸了,乒協不會怪你反而會獎勵你的。因為你輸給了日本人,倭鬼狗種都會表揚你的。


教練這種做法是有史來最差的,也是最不理智的,給運動員帶來的陰影、及以後的順練和比賽所造成影響是巨大的,作為教練,應當在比賽中去觀察和發現運動員各方面存在的不足與缺陷,從而在順練中去彌補、攻克。隊員輸了,你轉身就走,還不等運動員回來??身為教練,如果你的隊員、學生在比賽中輸了,也就等於你也輸了,你在場外是怎麼與隊員溝通、布陣和指導的??但作為運動員,孫穎沙更應很好的領會教練佈置的技戰術攻略和意圖與苦心,沉穩耐心專心的去比賽,由於停賽禁賽的新規的捆綁,使每一位運動員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身背沉重的包伏,影響了技戰術水平的發揮,這是能看得出來的,整場比賽中,孫穎沙已經努力了,但不足的是在比賽中外在沉穩、內心浮動焦燥恐慌,技戰術漏動大,攻防保守,患得患失,導致惜敗,太可惜了,希望沙沙能在今後的順練和比賽中努力克服缺陷,以穩、兇、狠的技戰術不斷贏取勝利,為國爭光,為自已的運動生涯添彩,孫穎沙!加油!教練黃海成的行為,是對比賽的不負責,更是對運動員的不負責!!


脾氣大的人往往無能,無能之人一定脾氣大!原因只有一個:耍脾氣逞威風以掩飾自己之無能!有本事你拿個銀牌(條件不高吧)也好證明你也算根草!對一個尚在磨練成長的幼苗,你作如此低級無知、今人作嘔的動作,著實看不透你的心靈有多醜惡。你這是在摧殘而不是呵護!你這是在暴虐而不是教撫!如此無教養之「教練」不用也罷!


國乒人才輩出,人稱小魔王的孫穎莎,更是能力出眾,乒乓天才。年紀輕輕實力超眾,2017年一鳴驚人。

這次德國公開賽,輸給鄭怡靜,並不是實力不行,觀其原因,無非就是大賽經驗不足之類的。這個時候,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大賽經驗,抗壓能力,臨場技術轉變,這是重要的原因。這個時候可以顯示出,有一個經驗豐富的臨場教練是多麼的重要。關鍵時刻總能找到關鍵的原因,克敵制勝,這就是一個金牌教練所擁有的。

如此看來,黃海誠並不是一個合格的教練,換了吧,不要耽誤了莎莎。


教練如此舉動,是對孫穎莎的失望。孫穎莎的表現確實應該好好總結,教練黃海誠轉身而去也應該好好總結。女乒在此次德國公開賽上派出的陣容,不算強大,但也不可小視。武揚、木子應該說都是成名已久的老將了,先後都被淘汰了,確實讓人意外;孫穎莎雖然只有17歲,但也已經成名,並有上好的表現。一個年輕的女乒隊員,在隊友們紛紛被淘汰出局,背負沉重的壓力進行比賽,心理調適的不好,輸球就不要見怪了。教練黃海誠轉身而去,是不高興了?不滿意了?就算孫穎莎的表現令人失望,作為教練也不能這樣沒有風度。一次公開賽的失利,說明國乒一線主力之外的隊員,急需更多的國際比賽的機會,去鍛煉,去提高。技戰術、心理、意識品質、環境適應能力,這些都需要在失敗中強大。教練員難道不需要提高水平?不需要有點風度嗎?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7603124656612193761, "vid": "06601e216960494fa2aa9c821fbe0ed9", "vu": "06601e216960494fa2aa9c821fbe0ed9", "duration": 21, "thumb_height": 360, "thumb_neardup_id": 2623002995475148741, "neardup_id": 12688744323996614122,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21.75,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739722}, "ultra": {"duration": 21.75,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1603335}, "normal": {"duration": 21.75,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538464}}, "vname": "u6559u7ec3u4e0du7406u5b59u9896u838eu6709u7801.mp4", "hash_id": 12688744323996614122, "status": 0, "media_id": 1589373747176462, "thumb_width": 640, "external_covers": [{"mimetype": "webp", "source": "dynpost",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7331000bc05818fd6bea", "thumb_width": 640}], "item_id": 6536916923374895629, "user_id": 6039750124, "thumb_url": "7333000a60ec86f07d38", "md5": "70d030954e7a54109331d9f2ed978435",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7333000a60ec86f07d38", "src_thumb_uri": "73360001c2c2d4127ead", "sp": "toutiao", "group_id": 6536916923374895629} --}

教練不理孫穎莎自己揹包走了,暴露出中國乒乓球管理中的一些矛盾。深層次原因我們先不說。單說比賽輸球問題。

孫穎莎的輸球,主要問題是出現在心理層面上。關鍵時刻失誤連連,領先時候被逆轉。孫穎自己不能及時調整,場外教練就束手無策。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場外教練的作用並不是遞瓶水,隨便說幾句這樣簡單。而是要指點迷津,為運動員獲勝找到有效的方法。以前劉國梁那種當頭棒喝,關鍵暫定逆轉定乾坤的時候沒有了。就劉國梁對張繼科說的:「繼科醒醒,這是奧運會呀!」提振心氣的話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沒有頭腦的硬拼。年輕小將們已經儘力了,輸球他們的心裡更難受,這一切怪不得他們。

這一切的根源在於劉國梁的離去,國乒的新政和所謂的扁平化管理和教練的無能。男乒於子洋、方博,女乒孫穎莎、陳幸同等人都是天才中的天才,所以才能進入國家隊。他們缺的不是訓練上的指導,而是心理層面和經驗層面的寶貴財富。這些正是國乒小將最欠缺的。如果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和方法,等馬龍、許昕、樊振東、劉詩雯、丁寧等人退役之時,就是國乒扯下最後一塊遮羞布之日。或許用不了那樣長時間,2018德國公開賽可能就是中國乒乓球衰落的開始!


勝敗是常事,比賽總有輸贏。決不可一次的輸贏就失去常態,做出非思的姿態。現在國家的教練綜合能力不高,指揮能力在下降。隊員打的好不好完全靠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教練就是偶爾指導一下,隊員完全靠自己去摸索`應變`理解丶你就是自己去解決一系列問題,例接發球、相持`處理球等等就是比賽中自己去發揮了,教練就是點到為止,今後完全靠自己,贏了教練功勞少不了,輸了你沒打好,哪方面還要加強`改進等等。總之運動員出成績教練只有IO%功勞↖頂多,運動員纔是真正出成績的根本。


看看訓犬員對待失敗的犬都是撫觸、擁抱鼓勵,小莎莎當時多麼需要教練的一個擁抱啊,需要一雙溫暖的手啊,需要將所有壓力、懊悔、遺憾化作傷心的眼淚呀。作為教練,隊員輸球了這個時候更需要鼓勵,一場商業比賽輸了有什麼關係呢?但是很明顯,黃教練剛上來,一來跟隊員沒有感情,二來要成績心切,三來教練能力、定力、修為等個人素質不夠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