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特圖

,將時間與活動(項目)相結合,表示一個任務、計劃、或者項目的進度。其在工程進度計劃制定、項目管理等方面運用非常頻繁,是項目管理人員的必備工具之一。除此之外,甘特圖還可以應用於個人時間的管理。

1. 甘特圖的歷史淵源

甘特圖(Gantt chart)又稱為橫道圖、條狀圖(Bar chart)。其內在思想簡單,基本是一條線條圖,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活動(項目)線條表示在整個期間上計劃和實際的活動完成情況。它直觀地表明任務計劃在什麼時候進行,及實際進展與計劃要求的對比

第一張類似甘特圖的圖表是在19世紀90年代中期由波蘭工程師Karol Adamiecki設計的,他也是歐洲著名的管理研究員。當時Adamiecki的相關作品由波蘭語和俄語出版,在英語盛行、信息流通困難的年代鮮為人知。

在Adamiecki大約15年後,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工程師和項目管理顧問亨利·L·甘特(Henrry L. Gantt)設計了自己的版本,其在西方國家廣為流傳。甘特圖也最終由甘特的名字命名。

工作效率時間管理領域,甘特圖絕對是元老級別的存在。但實際上,甘特圖誕生之初並沒有被用於項目管理和工作計劃。在20世紀20年代,甘特圖作為一種計劃批量生產的生產規劃工具而成熟,主要應用於生產管理系統,通過將時間序列的生產要求與各個項目部分相連接,進一步確定每日生產量。

甘特圖的簡單和易理解讓其在戰爭年代非常受歡迎,然而紙質圖表和生產計劃板的不方便,導致了信息處理的限制性,當時的人們在改進甘特圖上遇到了困難,大規模生產的複雜性不適用於當時的甘特圖。

後來,項目管理開始使用甘特圖和網路計算機網路的結合。

20世紀60年代,甘特圖作為項目規劃和管理的補充方法開始變得突出。隨後,微型計算和個人計算機的興盛刺激了甘特圖的復興。

隨後,隨著不斷的優化、資源的填充,甘特圖的生命力一直旺盛,一直被企業沿用到今天。

2. 現代甘特圖

互聯網時代,甘特圖應用最廣泛的莫過於開發、設計、測試等人員的工作進度安排了。下圖中從上到下,依次為需求分析、信息系統架構設計、前後端和測試等。其中每份工作又具體分配到不同成員。

圖片來源:https://dribbble.com/shots/1259600-Timeline-Gantt-RFP-Response/attachments/172261

除了工作安排、項目管理,甘特圖還可以應用在許多有趣的場景。下面的甘特圖中,作者將原本水平的線條彎曲成一個個「齒輪」,從而節省繪圖空間,顯示一生的時間安排。過去和現在的事件都顯示在「齒輪」的周圍,而未來還在繼續。

圖片來源:https://www.behance.net/gallery/7990211/Infographic-Design

下面的螺旋甘特圖更加酷炫,內容也是展示作者的人生經歷,其中粉色、紫紅色和紫色的線條分別表示旅行、教育和職業生涯的事件。這種分組顯示的方式和水平甘特圖相同。

圖片來源:http://panteaartdesign.wix.com/pantea

除了酷炫的可視化效果,甘特圖更多時候也兼備實用性,比如可視化個人的大學課程時間表,其中不同顏色的條用來表示不同學科(紅色為語言藝術,綠色為科學等)。

作為時間類數據可視化的利器,甘特圖的玩法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展示計劃,甘特圖作為一種控制工具,還可以幫助管理者發現實際進度(偏離計劃)的情況。下圖將已完成的活動用高亮的橙色表示,未完成的則用灰色表示。

當然,上圖是一種理想的情況,對於大多數對比甘特圖,實際項目開始和結束的時間都有可能與計劃出現偏差,因此可以採用並列式的線條進行表示。

3. 甘特圖的使用

①交互

通過交互,每個條可以很容易地移動和重新排列,使甘特圖高度靈活。

②事件之間的依賴關係

有些活動是依賴於其他活動首先被完成,這一依賴關係可通過輔助線加以強調。

儘管能夠通過增加輔助線描繪出項目活動的內在關係,但是如果關係過多,紛繁蕪雜的線圖必將增加甘特圖的閱讀難度。

③侷限性

甘特圖側重的是對整個項目進度的管理,對於項目管理中時間、成本和範圍的控制具有侷限性。因此甘特圖更適用於由少數活動組成的小型項目計劃或大中型項目複雜項目計劃的初期編製階段。

④與列範圍圖辨析

與甘特圖外形類似的有列範圍圖,但使用原理卻截然不同。列範圍圖的橫軸通常為數值變數,縱軸為事件。列範圍圖看起來像是浮動的條形圖,但它可以規定數值的上下限。

那媒體人如何使用甘特圖呢?

  • 用甘特圖梳理某多方參與事件的發展流程

即可以顯示各方角色的加入時間、也可以顯示退出/結束時間。

  • 對新聞人物/公司發展進行梳理

如前文中例子所提到的甘特圖同樣可以擁有展示的人生經歷,比如通過不同的顏色標記處其不同的階段,比如職位變遷 、教育、事業階段更替等

好了,今天的甘特圖分享就到這裡啦,如果想獲得更多其他實用圖表的信息,登陸鏑數——中國首個數據查找與可視化平臺,更多精彩搭配和信息圖表等你來發掘!

如果還想知道圖表的相關知識,可參看往期圖表家族:

小鏑同學:數據可視化的六大誤區,為何你只能做出「渣」圖表?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小鏑同學:盤點最HOT的地圖用法,這些經典地圖可視化你一定要知道?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小鏑同學:可視化裏的全能戰士,讓雷達圖鎖定你!?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或在我的公眾號Dydata鏑數(dydata)後臺留言告訴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