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侂胄出身名門,志大才疏,為嶽飛平反,由於打壓理學才被《宋史》列為奸臣,其實不是。

韓侂胄,出身宋代名門相州韓氏,為北宋名臣韓琦之後,他是宋孝宗皇后吳氏外甥,以恩蔭入仕。慶元元年(1195年),韓侂胄排擠了丞相趙汝愚,得以獨攬朝政。

當時,中原大地已經淪陷金國之手半個多世紀,韓侂胄執政後,起用抗戰派官員,籌劃北伐,一時之間,民心振奮。陸遊寫詩道:「三朝巍巍韓侍中 (韓琦) ,燦然彝鼎書元功,西戎北狄問安否? 九州萬裏涵春風。子孫繼踵皆將相,我猶及拜兩樞公。」他希望韓侂胄能繼承先祖韓琦之志,北伐中原,恢復中原故土。

嘉泰三年(1203年),韓侂胄任命辛棄疾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他在入朝召見時,提出北伐中原的策略。不久,辛棄疾改知鎮江府。他一到任便開始練兵,並派遣間諜潛入金國。感到北伐中原的願望即將實現,辛棄疾登上北固亭,心緒難平,寫下了《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首名作以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和對韓侂胄北伐的期待。

韓侂胄為北伐採取了一系列準備措施。政治上,緩和內部矛盾。嘉泰二年(1202年),韓侂胄馳「慶元黨禁」,大批啟用所謂逆黨,緩和南宋朝廷內部矛盾。又先後減免兩淮租稅,兩浙身丁錢捐及各地商稅。軍事上,韓侂胄也著手籌備。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下詔各路官員舉薦將帥。嘉泰三年(1203年)秋七月,動用封椿錢十萬緡建造戰船。嘉泰四年五月,再次下詔舉薦將材;開禧元年(1205年)十二月,下令增加馬軍司弩手,建造戰車。思想上,追封嶽飛以激勵愛國軍民士氣。北伐前夕,宋寧宗下詔追封嶽飛為鄂王,在鎮江建韓世忠廟,並奪秦檜王爵,改其謚號為「謬醜」,以此鼓勵抗戰派,打擊投降派。

在熱烈的北伐中原、收復失地氣氛中,韓侂胄認為人心可用,於開禧二年(1206年)五月正式下令伐金,由名士李壁撰寫了振奮人性的出師檄文:「天道好還,蓋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助順,雖匹夫無不報之仇。朕丕承萬世之基,追述三朝之志……兵出有名,師直為壯,況志士仁人挺身而竟節,而謀臣猛將投袂以立功。西北二百州之豪傑,懷舊而願歸;東南七十載之遺黎,久鬱而思奮……齊君復仇,上通九世,唐宗刷恥,卒報百王。」

開戰之初,宋軍與起義的民兵配合,連戰連捷,奪取了淮河以北的不少城鎮。但是,出乎韓侂胄的意料之外,不久金軍就發動反擊,各路宋軍受挫,反被金軍侵入南宋國境。

韓侂胄想要整兵再戰,但此時朝中投降派早已按奈不住,開禧三年十一月三日 (1207年11月24日),禮部侍郎,投降派首領史彌遠與宋寧宗楊皇后勾結,將韓侂胄暗殺,隨後,他們竟然完全遵照金朝的要求,把韓侂胄人頭割下,派使臣送到金朝求和,並且全部接受金朝提出的條件:增歲幣為銀三十萬兩,絹三十萬匹;一次性給付金國賠款三百萬兩;金和南宋成為伯侄之國。

韓侂胄北伐失敗後,被扣上了為了鞏固自身權位而北伐,以及輕率用兵,毫無準備等罪名。元朝修《宋史》時,將韓侂胄列為奸臣。這種評價是否公正呢?

從韓侂胄自身在南宋朝廷的地位而言,當時他的權力十分鞏固,並無強大政敵,說他為了鞏固權位北伐,未免流於臆測。有人又說開禧北伐是「倉猝出兵」,但韓侂胄事實上在人事、軍事和輿論上進行了數年的準備,而從當時的戰略形勢而言,金國的處境是非常不妙的,宋軍北伐並非時機不當。當時的金國,內部「寇盜蜂起」,叛亂不斷,北方邊境則受到蒙古人的強大壓力,處於崩潰邊緣。1206年,辛棄疾上書建議:「金人危亂,宜急攻。」南宋鄧友龍出使金國,得到的信息是「金為蒙古所困,饑饉連年,民不聊生,王師若來,勢如拉朽。」在這種情形下,韓侂胄判斷金國衰朽,果斷下令出兵,不能稱之為輕率。

開禧北伐最終失敗,其關鍵在於韓侂胄所用非人。在四川,韓侂胄任用主持軍事的吳曦竟然裏通金國,在四川按兵不動,陰謀叛亂,使得西線金兵無後顧之憂,可以集中優勢兵力東下與宋軍決戰。在其他戰線上,宋軍將領除了畢再遇之外無能戰之人,戰區統帥或為無能之輩,或為暗中乞和的投降派,導致大局崩壞。

韓侂胄北伐雖敗,但大節無虧。史彌遠等人「函首安邊」,纔是千古國恥和笑談。到了元朝,由於韓侂胄曾經下令禁止理學,並且本人為恩蔭入仕的武將出身,自然受到修《宋史》的理學文士的敵視和輕蔑,最終他竟被列為奸臣,實不公正。


說到美人,大家大多會想到禍亂國家的妲己。借著君王的寵愛,將好好的一個商朝搞得烏煙瘴氣,引起所有諸侯的不滿,最後被周所滅。如果仔細閱讀歷史,歷朝改朝換代,總有那麼幾個女人在不準痕跡地改變著歷史。不說君王,卻說宋朝的官場,文官們頂得住金錢權利的誘惑,但是在美色面前卻逐個倒下,抵制能力幾乎為零。有著更是借著女人的關係,一路扶搖直上。

南宋時期的平原郡王韓侂胄,官位高於丞相,權勢極大。他有位小妾,因為一點過失,被逐出王府,流落錢塘縣。當地的縣令程松壽,覺得這是攀附韓侂胄的絕佳時機,就花了八百貫錢,將她買回來,讓她居住在正廳,好生養著。喫飯時,程松壽命妻子親自將飯菜端到韓小妾面前,這位小妾受寵若驚。沒幾天,韓侂胄果然想起了他的小妾的好來,就派人將她接了回去。程松壽畢恭畢敬地將她送到王府,並一再澄清自己與韓的這名小妾,沒有任何關係。這位小妾,也極力為程松壽辯護。韓侂胄終於相信。這位小妾回去之後,經常提起程松壽的大恩,沒過多久,憑藉著韓侂胄的扶持,程松壽當上了諫議大夫一職。

說完程松壽,我們再來說另一名提刑官,他的名字叫做韓璜。朝廷委任他去調查番禺的軍政長官王鈇。這王鈇平時的行為多有不檢點之處,而且常常為非作歹,當地人要求朝廷罷免他。韓璜剛到廣東,王鈇就聽說了這件事,坐立不安,晚上睡不著覺。

王鈇的小妾得知這件事,她告訴丈夫自己認識這位韓提刑,還說他以前喝花酒的時候,經常進出自己所在的青樓。還給王鈇支了招,說只要讓他喝酒,剩下的事,自己來辦。王鈇去拜見韓璜的時候,韓璜表現的大義凜然。兩人在一起喝過茶後,王鈇提議去遊覽一番。起初,韓璜拒絕,但架不住王鈇的一再邀請,只好答應下來。

到了一個歇腳之處,屋內儘是時鮮佳餚,還有歌女翩翩起舞。酒喝了一半,王鈇提議去後堂喝酒,韓璜跟著過去。正喝得盡興,突然一陣熟悉的歌聲傳進來。韓璜耳朵一動,循聲望去,原來是王鈇的小妾。她盈盈下拜,搖曳的燭火之下,更顯明艷動人。韓璜向前,一把將起攙扶,情不自禁的道,想不到在這裡遇見你。經過一番敘舊,在加上酒的作用。韓璜睡到了小妾的牀上,等他半夜醒來,才醒悟到自己著了算計。但沒有補救的可能了。事後,韓璜遭到彈劾,官名受損。


謝邀,我認為韓侂胄不是奸臣,只是個權臣,兩面評價主要是因為他專權,但並不算亂政,他為嶽飛平反,貶斥宗室子弟,做的都很好。況且他是因為在金人的要挾下,被迫害致死的,一個奸臣被敵國記恨,我覺得不太可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