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微生物都是自然界的生物,都忙著生存繁殖。然而地球上的資源總是有限的,所以免不了彼此競爭,不是今天你弄死我,就是我明天我弄死你。而致病微生物侵入人體導致局部或者全身性的炎症反應就叫感染。

對人類而言,感染是很可怕的。在鼠疫、流感等傳染病流行的時候,一不留神被感染,你的小命就沒了。在沒有抗生素的年代,你不小心弄了一個口子,傷口很快化膿感染,輕則截肢重則要命。

所謂敗血癥,指的是病原菌侵入人體血液循環,在你的血液中大肆生長繁殖且產生各種毒素對人體造成損害的全身性感染。所以新生兒敗血癥(幼兒敗血癥)就是細菌侵入新生兒的血液中生長繁殖且分泌毒素的全身性感染。

在中國致病菌一般是葡萄球菌或者大腸埃希氏菌,在美國多以鏈球菌為主,在新生兒出生的產前、產時、產後都有可能感染。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當然現在的生產條件得到大幅度改善,所以新生兒敗血癥以產後感染最常見,按輕重分為菌血症和膿毒血癥。

一、敗血癥臨牀癥狀:

1局部癥狀:肚臍發炎反應,發紅且伴有膿性的分泌物。

2全身癥狀:一般表現為早期的精神不振後者食慾不振,哭聲很弱,體溫不恆定;快速發展很快就不哭不鬧、不喫東西、也不動、臉色不好、睏倦等。如以下特殊癥狀,常提示膿毒症:

(1)黃疸:有時候是唯一膿毒症的跡象,黃疸迅速增加,或退了又來,特別嚴重的時候呢可能發生膽紅素腦病。

(2)肝脾腫大,出現的比較晚,一般多是輕度到中度的腫大;

(3)有出血的傾向:如肺出血、瘀斑、眼部皮膚和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4)感染性休克,患兒出現呼吸窘迫或暫停,或者中毒性腸麻痹,觸之腹脹、青紫,或者伴有嘔吐等;

再加上病原菌和血象等輔助檢測。

二、治療

感染當然是以抗感染治療為主,對抗細菌感染多採用抗生素。

其他併發症狀,也需要對症治療,比如抗休克治療和糾正酸中毒和低氧血癥等等。

zj


幼兒敗血癥

幼兒敗血癥,又叫新生兒敗血癥,是新生兒時期一種嚴重的感染性疾病。當病原體侵入新生兒血液中並且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應。

敗血癥的臨牀表現

新生兒敗血癥的早期臨牀表現常不典型,早產兒尤其如此。表現為進奶量減少或拒乳,溢乳、嗜睡或煩躁不安、哭聲低、發熱或體溫不升,也可表現為體溫正常、反應低下、面色蒼白或灰暗、神萎、體重不增等非特異性癥狀。

出現以下表現時應高度懷疑敗血癥發生:

  • 黃疸

有時可為敗血癥惟一表現。表現為生理性黃疸消退延遲、黃疸迅速加深、或黃疸退而復現,無法用其他原因解釋。

  • 肝脾大

出現較晚,一般為輕至中度大。

  • 出血傾向

皮膚黏膜淤點、淤斑、紫癜、針眼處流血不止、嘔血、便血、肺出血、嚴重時發生DIC。

  • 休克

面色蒼灰,皮膚花紋,血壓下降,尿少或無尿。

  • 其他

呼吸窘迫、呼吸暫停、嘔吐、腹脹、中毒性腸麻痹。

  • 可合併腦膜炎、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化膿性關節炎和骨髓炎等。

敗血癥的治療

  • 抗生素治療

依據細菌培養結果和藥物敏感試驗選用敏感抗生素。

用藥原則:早用藥,合理用藥,聯合用藥,靜脈給葯。療程足,注意藥物毒副作用。
  • 處理嚴重併發症

監測血氧和血氣,及時糾正酸中毒和低氧血癥,及時糾正休克,積極處理腦水腫和DIC。

  • 清除感染竈
  • 支持療法

注意保溫,供給足夠熱量和液體。糾正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

  • 免疫療法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

特別注意

  • 新生兒敗血癥往往缺乏典型的臨牀表現,但進展迅速,病情險惡成為新生兒敗血癥的特點。希望大家都能多瞭解敗血癥的表現,這樣就可以準確判斷小孩是否有患敗血癥,而且也能及時發現並送往醫院進行治療,可以有效避免嚴重的後果發生。
  • 敗血癥住院時間較長,用藥也多,在人力、經費上要作好準備。寶寶病情好轉時,不要要求提前出院,否則會因為抗生素應用療程不足而使敗血癥死灰復燃。母親的母乳要設法保留住,最好的辦法是每天用吸奶器把乳汁吸出來,送到病室裏請護士餵給寶寶喫,這樣既有利於寶寶的營養和疾病恢復,又可保住母乳不退掉,以便寶寶病癒出院後可繼續母乳餵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