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年來往返新竹與彰化,常常在月台上成為不知道怎麼搭車的旅客列車諮詢的對象。
也許是我一臉就是熟悉的老面孔,也許是我散發的磁場也不一定。
而在昨天晚上上車前,又接受兩位外勞的列車諮詢,說是兩位外勞,但其實兩位外勞問我的問題是同一個。

 

怎麼去台中?

 

我交代他們要搭等等那班150
而且有人是要去中壢,但他已經買了自強的票。
所以我要他不要上我這班莒光,因為沒他要的那麼
重點是他已經買了自強的票了。

然後我特別交代他們,記住,一定要上那班自強

那是最後一班車。

也是台中火車站的最後一班車

其實我這輩子去台中火車站沒有很多次。

但我大概都還記得是哪幾次,因為充滿很多回憶。

 

比方說:
去找我高中最好的朋友。
當兵下成功嶺跟國小同學們一起坐車回家。
跟在草屯認識的同梯一起抽菸,結果一抽頭就暈。
出社會後去找一起在燦坤共事的同事。
跟大學同學一起去參加大學同學的婚禮。
剛交往的時候,琪也曾經送我幾次去台中車站。

最後一次去,是為了報公司的補助,跑去台中車站拍照

 

昨晚我一個人坐在從海線北上的列車。

我那句:記住,那是最後一班車。
也好像淺意識裡我選擇了拋棄代表最多回憶的那班車。
好像我選擇了放下這些回憶、這些過去。

 

有時我坐山線的車,經過台中車站的時候總是會多看一眼。
那代表到彰化還剩下15分鐘。

 

多看一眼,也曾經看到我的大學同學坐在月台上的椅子等車。
多看一眼,也想過是否會看到那些曾經在我生命,卻已經離開的好朋友。
多看一眼,好像也能看見自己從成功嶺下來後,準備回家那青澀的自己。

 

其實過去的自己活得很壓抑。
雖然到現在很多時候也是放不開。
唯獨在某些時刻當思緒有如湧泉時,才會發現那樣的感受排山倒海而來,自己似乎招架不住了。

 

記得初次來到台中車站,就是為了找高中最好的朋友。
我第一次來總覺得這裡跟新竹車站有點像。
都是日本時代的建築。
然後覺得人生的改變,好像自己當時真的順利考上台中的學校,然後在台中生活,去想像那個原本應該實現的劇本。

然而,我的故事從新竹車站繼續寫下去了。

17011_1.jpg

TRA_Hsinchu_Station.jpg

 

直到多年以後,我經過台中車站,卻不是我的終點。
而是選擇在彰化下車。

誰說這個世界上有永遠不變的事物呢?

我常想。

有時回到好幾年沒有回去的地方,發現他與記憶當中早已不同。
我再次回到故地,故地卻人事已非。

 

photo.jpg

 

當台中車站150班次的自強號離開月台,月台上的搖鈴聲聲作響。

在眾人的見證之下...

我那段過往歲月,也一去不回了。

 

 

後話:

其實四年來的變化之一,就是150車次原先是148車次。
我某段時間也很常坐。
這其中緣故,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本文首作於2016年10月16日
前一日為舊台中火車站高架化轉換,因而有感而作。
2016年10月18日潤稿後重新發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