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上市公司併購戰略的制定與實施至關重要,上市公司在主營業務缺乏增長動力時,應加大對同業的併購及上下遊資源的整合,做好產業併購的大文章,不應盲目搞跨界併購,不宜追捧熱門概念資產。一是這種熱門資產必然導致資產標的高溢價,並最終形成高額商譽,而這種熱門的資產之後未必會產生效益,如新日恆力併購博雅幹細胞,博雅幹細胞叫好不叫座,不能產生預期的經濟效益;二是今日的熱門資產明天會變成冷門資產,熱門必然吸引市場的投資者,隨著進入者數量的加劇,競爭慘烈,如光伏行業、共享單車等等,結局有目共睹,盲目追熱點的上市公司必然損失慘重。堅持產業併購才是王道,同時在併購完成後,經營業績不應過度依賴併購對象,否則在被收購方業績大變臉後,將面對商譽減值的衝擊。

此外,近年來上市公司自身也通過不斷反思,吸取失敗教訓,建立健全自身審慎併購的運營機制,如新華醫療2017年提出了「六大軍規」:既要考慮標的企業及產品是否符合國家鼓勵行業以及行業所處生命周期,又要考慮是否符合公司產品發展方向;充分考慮標的與公司的協同效應;加強投後管理,充分考慮是否有可以勝任的投後管理團隊;重視投資回報率;審慎評估標的的發展潛力,重點關注未來五年是否能持續增長;充分考慮商譽減值。

商譽減值是併購中的「黑天鵝」,新華醫療的「軍規」能否帶領其「三大軍團」打勝仗還要我們拭目以待,只要併購存在,商譽問題就不可迴避。而面對問題,資本市場的企業家和監管者們只有深思以往的錯誤,適當忍受改革和剝離帶來的「陣痛」,通過改變思路從單純追求做大轉向做強,更加追求效益增長的長效併購戰略,才能擺脫商譽減值的陰影,獲得併購本身的財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