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楠

  縱觀漫長的設計史,每一個流派風格的興起,都離不開社會經濟環境的發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這背後無形的動力正是時代的發展。在多元價值觀並存的世界,人們的消費需求不斷細分。企業家與設計師們不斷搜尋時代的流行趨勢,以迎合這多變的市場。相互追逐中漸漸迷失了方向,忘記了設計最根本的目標是解決人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在追求新樣式、新材料、新技術的求新熱潮下,五花八門的、不切實際的設計比比皆是。關於設計價值的探討似乎又重新回到了起點。這個時代從來不缺設計理念,很多優秀的、普世的、具有跨時代意義的理念,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被提出並轉化成暢銷的商品。我們或許可以在經典設計中找到一些答案。

  北歐傢俱早已成爲世界各大拍賣會上的常客。這些作品歷經跨世紀的大浪淘沙,依然受到當今全世界人們的喜愛。80、90後的年輕一代,不假思索地就將家裝風格鎖定北歐風。然而我們眼中的北歐風格,就是設計史上那個輝煌的黃金年代嗎?沿着設計師、木工工匠、設計歷史和歐美國家博物館的收藏脈絡,我們找到了一些最特別和難得的物件,他們打破了實用性和藝術性的界限,成爲了全球珍稀的經典藝術品。

  酋長椅

  設計於1949年的酋長椅(Chieftain Chair)是芬尤與工匠尼爾斯·沃戈(Niels Vodder)合力打造的作品,是他的傑作之一,代表了丹麥傢俱設計的巔峯。酋長椅深受現代藝術的啓發,無論是造型、結構還是材料,它的有機形態都從丹麥傳統設計和嚴格實用主義中徹底解放出來。酋長椅的創作理念來自於古埃及酋長的盾甲和古埃及金字塔的三角幾何概念,椅子的兩個尖角象徵着酋長帽子上的羽毛,椅背是他護胸的鎧甲,扶手則是手臂上的盔甲。外觀霸氣十足,全球只有10把。在它之前,所有椅子的椅背和坐墊都是連在一起的,正是Finn Juhl第一次先鋒地實現了兩者的分離,也啓發了後來的設計師。酋長椅在設計發表時,獲得了丹麥國王弗雷德裏克九世的青睞,訂製了數把酋長椅在皇宮裏使用,因此酋長椅也被叫做國王椅。

  孔雀椅

  英國的溫莎椅是吸引偉格納的一種外國傳統設計,當時已經有很多設計師在溫莎椅的基礎上開始自己的設計思路,形成龐大的“溫莎椅系列”,但偉格納的詮釋格外突出的就是他於1947年設計的“孔雀椅”,“孔雀椅”一經展出,立即成爲公衆關注的焦點。

  伊莉莎白皇后

  伊莉莎白椅(Elizabeth Chair)是IB Kofod Larsen最有名的作品,在1956年哥本哈根木匠公會年度傢俱展中發表。在這次發表會上,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經過了Kofod Larsen發表的椅子,被它的流線造型吸引住並試坐了一下。絕佳的舒適感及優雅的線條非常吸引女王,她決定使用這張單椅作爲皇宮休息室的座椅,此舉被丹麥媒體大肆報導併爲這張單椅取名爲伊莉莎白皇后椅。

  北歐是指歐洲五個最北端的國家: 挪威、瑞典、丹麥、芬蘭、冰島。在19世紀後期以前,他們長期享受着自給自足的和平生活。有以農業爲傳統和中產階級文化爲基礎的獨特生活方式。農民一般是使用自制的傳統傢俱,堅固也很舒適,上層的達官顯貴所用的傢俱都來自英國、法國,或根據英國、法國傢俱的樣子仿製的傢俱。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打亂了他們的平靜生活。工業革命引起的社會結構變革、城市人口膨脹、戰後的重建、大批新穎廉價住宅的興建,使他們對傢俱的觀念也隨之改變。過去農村用的傢俱不適合在城市住宅中使用。那些高層人士使用的英法古典傢俱更不適合城市住宅。因此,依照各自國家的傳統、風格、材料、工藝、自己設計和生產城市住宅傢俱就成爲他們的共同認識和行動。

  德國包豪斯的現代設計理論對北歐五國的傢俱設計產生了指導性的影響。但是北歐五國與此同時選擇了一條獨特的道路,這就是現代傢俱與傳統風格相結合、與地方材料相結合、與工藝相結合的道路。

  這種風格與裝飾藝術風格等追求時髦和商業價值的形式主義不同,它不是一種流行的時尚,而是以特定文化背景爲基礎的設計態度的一貫體現。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設計風格有着強烈的共性,對於形式和裝飾的剋制,對於傳統的尊重,在形式與功能上的一致和對於自然材料的欣賞等。斯堪的納維亞風格將現代主義設計思想與傳統的設計文化相結合,既注意產品的實用功能,又強調設計中的人文因素,避免過於刻板和嚴酷的幾何形式,從而產生了一種富於“人情味”的現代美學,因而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

  早期許多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師受到一些大師的設計方法影響,如凱爾·柯林特。柯林特的設計注重功能的實用性和藝術的審美性。採用不上油漆的暖色木材,不着色的皮革和素色織物,創造一種接近自然的設計語彙,成爲了斯堪的納維亞風格的重要特點。他們尊重材料本身的特點和手工藝傳統,並善於吸收不同文化和不同歷史階段的精華。

  the chair 不同版本

  肯尼迪坐着the chair獲得了總統大選

  到1950年爲止,斯堪的納維亞已經佔領了國際傢俱用品市場,這種空前的現象持續了幾十年。在很大程度上,他們的成功來自設計和生產戰後公衆所需的高質量的且價格便宜的商品。這些商品舒適美觀,在現代傢俱史中具有重要作用。斯堪的納維亞人已經開始要求製造商提高傢俱的品質。但是在其他國家(除了美國的諾爾和赫爾曼·米勒及德國的索耐特)卻明顯不同,傢俱製造商們繼續生產笨重的傳統傢俱。

  在1900 年的巴黎博覽會上,以及1951年最重要的米蘭三年展上,斯堪的納維亞作品獲得了各個主要獎項,使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師在國際市場上聲名遠揚。

  20世紀30年代是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探索實驗和適應的時代,是設計與功能融爲同一概念的時代,兩者產生了一種美妙的和諧。許多20世紀30年代的作品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跨度而成爲了永恆的經典之作,並繼續對戰後的國際設計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此文章爲原創,任何個人或機構在未經過同意的情況下不得擅自轉載或引用用於商業用途。如有用於商業用途的目的,請提前聯繫我同意後方可操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