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本來早就該寫了,只是每以為告一段落了,隔兩年多就又蹦出一個小孩,三個小男生,連續八年的育兒生活,總共三次一樣的學習軌跡,終於走完了滑步車學習的階段,除了全職父母外,很少人可以這樣24小時貼身觀察同一個小孩這麼長的時間,我也覺得很幸運,能夠在小孩的身上重新經歷過一次人生,也感嘆造物者的玄妙,在三年的時間內,從小小的細胞,竟發展到我快抱不動的活潑小孩。

DSC03971.jpg

我是個全職奶爸,在第一胎花了九年,好不容易纔懷了第一胎,格外的珍惜這些點滴時光,過程中也許是安胎,也許是把屎把尿,也許是陪著奔馳,雖然永遠有一大堆的事,是該時間把滑步車的部份告一段落了!

以下的文章,我試圖以孩子發展的時間順序去記錄,主要還是偏重於滑步車的方面,一方面是記錄自己的過程,一方面是提供經驗給格友,想當年入手時還是捷安特剛發售滑步車的初期,那時市面上少有國產滑步車可以選擇,如今百家爭鳴,各有千秋,還好,我知道我大部份的需求,否則就像當年奶嘴試了十幾種,最後孩子的嘴還是都挑國產便宜的!

一、選擇運動作為育兒的主軸之一

我的第一胎是早產兒,在腹中超音波時就知道偏小,直到出生的那刻才知道是3%以下的低體重兒,心中打定的育兒計劃是想辦法讓小孩子不怕運動、多運動、愛運動,讓他有機會去追上生長曲線,甚而貪心一點的希望能夠身強體壯,所以我的規劃方向主要是讓身體健康、肢體靈活,行有餘力再去追求認知的發展。

從杜曼照顧腦傷兒的記錄來看,已經有找到一些方向,加上知道身體的發展會是全面能力的拉昇,只要身體的運動機能發展良好,是有機會讓頭腦變好,那麼我的選擇就是多運動。只是運動要偏重哪些方面,剛開始還沒有主要的方向,後來從杜曼的「如何使寶寶身強體健」這本書給了我很完整的方向,關注的方向分別為肢體的大動作,手指的精細操作動作,嘴巴的語言動作。

滑步車是屬於肢體大動作的活動能力之一,可以併在走路、跑步、體操這一類。

因為住在花蓮的鄉下,有很多的小路是不太有人車,所以我在小孩出生前,就已經選好每天會運動的路線。從開始可以坐推車外出,走的就是同一條路線,路不長,大概一公里,繞個圈圈走回來。再來是長大些坐在三輪車上面用推的,大概一歲多會自己走路後,就是陪著他散步,等到快二歲時,就轉換到滑步車,大概花了一年的時間很會騎滑步車後,就開始練習三輪車的踩踏,大概到了三歲半左右,三輪車的踏板動作加上滑步車的長期訓練效果,就直接可以無痛的騎兩輪腳踏車。

算到現在,這條路線已經走了八年,還在持續的每天走,小孩也從陌生到認識這條路的花花草草,持續的深化中。

運動有沒有效果,肯定是有的!老大D及老二N的認知都很好,老大D現在是小二,學業成績是班上的前幾名,識字量超前兩年,老二N現在是大班,識字量也是差不多超前兩年,上面說過了,我們的主軸是先放在運動,認知是額外再加上去的,有時間排擠的選擇時,絕對是以運動為優先,所以如果是把時間專注在認知上,效果應當更好,但時間就是這樣的有限,如果重來一次,我還是會選擇以體能為主。

如果說運動達到的效果,舉個例子,以這次期末的大隊接力來說,班上分為紅白兩隊,老大D及另一名同學是班上的最強二個,分別分在兩隊,配合終點線的位置,都被分配要跑二次,除了中間的接棒,還有跑壓軸的最後一棒,老大D接棒的時候落後了十幾公尺,最後衝終點壓線時則是追過去拿到了優勝,整個速度爆發力是遠勝於其他同學,別忘了,我們是在花蓮的鄉下,班上有一半是整天跑跑跳跳的原住民學生,大部份的運動能力都很好,我們只是一般的漢人,目前小孩的肢體能力是遠超過一般的平均值。

當然運動的成果不能只歸因為滑步車這個項目,不過,滑步車在三歲前所佔的比重不可說不重,少了他,就少了一大部份刺激體能的過程。

二、選擇滑步車有什麼要注意的?

我們家的滑步車是買捷安特初期的版本,後來他們再出的版本也修正了一些細部,當初的考慮過程可以看滑步車(二)這個部份。

2-1 加裝輔助輪

跟別人家的最大差別,在於我們的滑步車前期,有加裝輔助輪一個月,雖然應該很少人這樣作,但確實縮短了學習曲線的時間。

DSC00126.jpg

一般來說,滑步車開始大部份在二歲出頭,關鍵在於身高及膽識,如果只有墊腳尖坐在車上移動,騎滑步車時還是會怕,這時加裝上輔助輪,車子並不會搖晃的太厲害,小孩就像滑三輪車一樣,會覺得很好玩。

因為規劃上在三歲多,進入12吋腳踏車時,會有一小段加裝輔助輪的過程,所以我家會有這項工具,如果你們在未來騎腳踏車會有加裝輔助輪這段,那麼不妨就先把輔助輪拿出來,在滑步車的階段就使用,大概幾週,慢慢的偷偷調高輔助輪,最慢二歲前就可以很流暢的騎滑步車,偷一點時間。

老大D和老三P都是低於3%的低體重兒,所以身高比較矮,開始流暢的騎滑步車是在二歲,老二N則是正常的生長曲線,身高比較正常,約在一歲十個月可以流暢的騎滑步車。

所以要不要加輔助輪取決於家裡有沒有這項工具,他能夠縮短約幾個月的學習時間,但不是必須品。

2-2 滑步車的材質

雖然市面上有很多種不同的材質,我覺得只有一個重要,要輕,不要重,小孩的力氣不大,如果拖了一個重物,當然就沒辦法流暢的操作;所以不論是金屬的鋁合金、高碳鋼,或是塑鋼,甚至是木製,其實都沒關係,只要注意上面不要有太多易造成刮傷的部份就可以了。

以捷安特來說,他的滑步車是4.3公斤,12吋腳踏車是超過10公斤,想要以腳踏車代替滑步車可要先考慮小孩的體能狀況。

前叉的部份,有沒有防擺頭,其實沒那麼重要,想像一樣,騎腳踏車時,你會把龍頭轉成90度讓自己跌倒嗎?其實正常的使用,人會有反射動作去操控龍頭,不會有人故意讓自己跌倒,滑步車的設計是很直覺性,要跌倒前,手其實就已經發現危險自己調整了。

輪胎的部份分為兩種,實心胎與打氣胎,材質就不去細分了,實心胎騎起來會比較慢,而如果是EVA材質,遇水容易滑,打氣胎因為多是橡膠,建議直上打氣胎,因為流暢的騎乘後,輪胎的影響變得很大。

就像腳踏車的選擇一樣,要注意的多是轉動的部份。腳踏車有花鼓、BB、踏板等,腳踏車如果要求到一定的程度,如變速流暢,雙層鋁圈等,大概以一萬元就能達到最高的CP值,價格再高就是屬輕量化或是競賽需要,不然就是滿足花錢的心理。滑步車也是一樣,當然要選到航太級或是大空船等級的材質都是可以,問題是,終究就是一臺交通工具,關鍵還是在於操作者的操作能力,還是需要用腳推才能前進。

2-3 護具

還是跟2-1的操作邏輯有點像,未來你打算怎麼給他騎腳踏車,你去用相同的方式去選擇。

我家的小孩在出生後可外出坐腳踏車時,就會選購一頂可調頭圍的腳踏車安全帽,要注意的是頭圍的範圍,不要選到大童的尺寸。

腳踏車的安全帽很輕,而且有開孔通風,適合運動時保護頭部並且不會太熱。

DSC02615.jpg

滑步車的直覺就像走路,平常在騎,速度沒有真正騎腳踏車可以衝到那麼快,當然,有些小孩會貪快,快到你覺得很恐怖,當你覺得已經到了跌倒就會有重傷害的等級,那麼護具就讓他戴好、戴滿。我家小孩滑步車的定義是休閒及代步,所以我們的考量點是小跌倒沒關係,反而下次會更小心,人俱趨善避兇的本能,就像走路一樣的去想像這件事。

說來有趣,帶小孩帶八年了,小孩並沒有因騎滑步車大跌過,即便是在大斜坡溜下來時,他們還是會調整位置及自己的速度,讓自己不要滑得太快,也是過去我一直提的,當量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後,小孩自己就會產生操控的直覺,變成人車一體。

另一個是下過雨後,我家小孩特別愛去騎,因為可以「過水」,所以會換上雨鞋,拼命的踩水,這天,會騎特別的~~久~~~~

2-4 燈具及鈴鐺

如果晚上需要夜騎,才需要燈具,鈴鐺則是必須品,有時候會遇到些狀況,例如有行人或是小狗之類的,就需要用到鈴鐺。

會騎到夜騎,大概是已經可以上路,以及操作能力隨心所欲,所以這時的速度會較快些,因為小孩的個子小,需要讓別人看到他,所以前後都要裝可閃爍的燈具,以別人能看得到為優先考量,再來纔是考慮輔助照明。

鈴鐺要選小孩的力道好操作,不要選太華麗或是花俏,說來慚愧,後面的小孩都是接受前面哥哥用過的東西,新的大部份都先給老大用,不過小孩其實是不在乎這些小事的,倒是要一提醒不要一直按,怕吵到別人。

有些家長會認為鈴鐺會讓小孩分心,其實是多慮了,在接觸了幾天後,好奇心消失,剩下來就是剩功能性而已。

2-5 選擇的要領

第一當然是小孩要喜歡,再來就是要考慮座椅的高度,在滑步車(二)裡面提過座管的相對位置,就可以知道最低的位置,如果沒有別的需求,我以為是越低越好,低到坐上去後,能夠腳踏平是最好的。另外,市面上有很多防刮或是防摔的設計,就去觀察主流的設計是什麼,三個小男生在騎乘時雖然調皮,從來沒有去刮傷過,其實,他們對車體的好奇心只有前幾天,後來就都是騎上去~~走,騎好了~~~車子丟到地上,一路會因為看旁邊的東西而停下來,摔了很多次車子,不必因為因傷害車子而責罵小孩,車子買來就是要用,只是要提醒小孩要珍惜物品。

另外,車胎的尺寸分為10吋、12吋、14吋,主流是12吋,要選小一點的車胎,雖然早入手,就是長大後比較不好騎,相反的,車胎大些,騎的年限就長了些。

如果打算要留給幾個人傳下去,就要考慮到耐用度的問題,如果確定只用一胎,就不要考慮太多了,當安全性都到達一定程度,就是一分錢一分貨,市面上目前大概一千多的應該就符合短期的需要,要有一定的品質,大概要三千元以上,雖然當初第一胎時並不知道後面還會有小孩,想說傳給家族裡的人都好,就選擇了還不錯的捷安特,事實證明,到了第三手,除了外表些微的損傷,並無礙於功能的使用。

估算價格,其實可以這樣算,兩輪輪框組約四百,內外胎約四百,所以充氣的前後輪組應該就要八百,再加上車架、握把,應該估得出來,合乎自己條件的價格帶,我就說了,一分錢一分貨,價格太低的反而就要去思考為什麼會這麼低。

2-6 需要保養的部份

滑步車的構造簡單,會轉動的部份分別是花鼓及前叉的轉動位置。花鼓分為最陽春的塑膠,以及一般版的金屬花鼓,塑膠花鼓大概用兩三年就會壞了,所以他的車價會相對便宜,市面上便宜的12吋腳踏車也都是採用EVA車胎、塑膠花鼓以及無鋼珠的BB,金屬花鼓的保養週期就跟一般腳踏車一樣,如果是傳了好幾個人,就需要洗淨後重新換油,有些是採用培林的,也要考慮到是否潤滑已經消失,更換新培林。

前叉因為不是BMX,所以設計都是相對簡單,我認為這個部份應該是與車同壽,如果有興趣的人再拆開保養,否則不要輕易的去動他,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滑步車的握把就我們的使用過程中是消耗品,因為滑步車沒有腳架,所以通常是被丟在地上,會傷到部份通常是車架,以及車架上的螺絲,再來就是握把的側面,大概輪到下一個小孩,約二年的時間,握把的側面就會破掉,我都是換成12吋腳踏車的通用品,不要迷信什麼高檔的材質,只要常用,最後一定是會摔破。

我家的滑步車前叉握把是高碳鋼的,一陣子就要重新噴漆一次,大概是小孩牽車時常會去接觸到,每個小孩都會把龍頭弄到有點鏽掉,但為了安全,我又不想裝護套(怕旋轉),目前市面上有些品牌的是改成鋁合金、塑鋼,這就可以參考價差的問題,雖然有些困擾,但影響不大,我覺得是在價格及實用性取得平衡。

2-7 煞車的必要性

煞車是滿足於大人的想像,完全不需要,小孩要到達一定的握力才能按煞把,應該要到三歲多才有可能,當然,保留加裝煞車的彈性是OK的,但要以此點去作選購的考量則不是必需的。

DSC00560_14.jpg

我家三個小孩,握力最好是老三P,在約三歲的時候可以爬竿爬上去,第二名是老大D,約在四歲可以爬竿,老二N則是相比較比較慢,但也是大概幼兒園中班的尾段就可以爬竿上去。

一般來說,幼兒園大班大概會有1/5-1/10的學生可以爬竿爬到頂,中班則是稀少。

DSC02994.jpg

我是以爬竿來觀察手指的細部操作能力以及握力,所以開始騎輔助輪腳踏車時,也是老三P最早開始能夠用手煞車,你要自己觀察自己小孩的握力,正常的小孩應該沒那麼早,我推估至少要三歲半以後,甚至是到四歲。

三、滑步車的使用時機

市面上大部份的說明都是以二歲多開始,一直玩到身高太高無法騎乘,約是四歲,再轉換到腳踏車。

當然玩到六歲也是可以,不過那時已經是變成玩具,而不具備代步的效果,你去看腿長的相對位置就知道為什麼了。

我家因為有加裝輔助輪,所以會提早一些開始使用。

老大D及老三P的生長曲線約15%

開始騎乘輔助輪的滑步車是一歲十個月。

拆除輔助輪則是二歲。

老二N的生長曲線約70%

開始騎乘輔助輪的滑步車是一歲八個月。

拆除輔助輪則是一歲十個月。

所以滑步車使用輔助輪會比沒有用輔助輪的時程提早約二~三個月。

老大D脫離滑步車,進入兩輪腳踏車是三歲十個月。

老二N脫離滑步車,進入兩輪腳踏車是三歲六個月。

老三P目前脫離滑步車(三歲四個月),開始用輔助輪的腳踏車,進入兩輪腳踏車的時間是以老大D的三歲十個月為標準,所以並不急著幫他拆掉,目前平衡的技巧已經藉由滑步車訓練好,踩踏的能力藉由三輪車也已經準備好,整車來說,就等身高再高一些,再來進入兩輪腳踏車的世界。

四、滑步車的必要性

在媽媽圈最大的話題是滑步車需要買嗎?以我教小孩的經驗來說,有使用的效果會遠大於沒有使用。

雖然這樣的論點違悖多數育兒專家的論點,我看網路上很多專家都建議三歲就該騎腳踏車,至少是輔助輪的腳踏車。滑步車的效用是可以被取代的。

但從我的經驗來看,當肢體動作跳過某個階段的那一個禮拜,整個智力的爆發是很明顯會被觀察到,舉例來說:我觀察到我家小孩子在會單腳連續跳時,整個口語及認知會直接跳上一個階段,三個都一樣。以單腳連續跳來說,老三P是最早發生的,大概是三歲初期,整個口語的進化能力遠比當年的老大及老二豐富,老二N則是家裡最聰明的小孩,在會單腳跳後,突然會拼一百片的拼圖,當年也是三歲多而已。

我以為運動造成大腦的刺激是目前的腦科學還無法完全解釋,但滑步車能夠帶給全身的感覺統合效果是大家都能接受的觀念。鄉裡的幼兒園裡有準備腳踏車給小孩去練習,在幼兒園入學前就會騎的屈指可數,但到大班畢業時,幾乎都會騎(老師規定一定要學會)。就腳踏車及滑步車的能力,等於遲早都會,但先會的,好像會先再把精力去發展一些其他的部份,我自己的假設是,如果大腦行有餘力,就會把應該要有的進程拉前。

當然滑步車不會是育兒中的一環,但當你會早期就關心這項議題,就表示你在思考早期教育的這個問題,只要有效率的引導,通常就會走出還不錯的方向。

五、滑步車的使用時間

上面提過了,因為我們有自己的「後花園」,有一定的路線,每天都一定會去走一遍,有的時候,會早上一遍,下午一遍,在進入滑步車,轉化到腳踏車的這段時間,我們幾乎每天都會騎,到了後期行有餘力時,就會騎上以公里計算的站程;這樣的發展過程,會發現小孩的潛力是無限,講白了是又快又多花樣,到後來,我都得用機車跟著,不然用邊走邊跑的跟,會累得被死還追不到。

如果以每天半小時計算,乘上一年半,算400天,總共是200個小時,就能算出我們經歷的滑步車使用時間。

以開始使用的二歲,一直到脫離滑步車的三歲半,使用時間約一年多,這也是很多家長問過我,打退堂鼓的原因!使用時間太短了。

但我自己還是覺得花幾千元得到的效果,遠比喫幾餐大餐,買幾件衣服、幾雙鞋子的效果好太多了!

為什麼?因為成長的過程是不斷地累積以及呈現指數變化,當你每天進步一點一點,聚沙成塔,過了一年,效果就看出來了,有些人到了孩子大上到國小,跟我說,早知道就買部滑步車陪著他,身體就會更靈活一些。

早知道,早知道,千金難買早知道。我想給的建議是,不要想後面怎麼處理車子的問題,最差是擺著,再來是送人或是賣二手車,其實就是處理而已,想通了,最多就是那幾千元而已。

六、腳踏車可取代滑步車嗎?

我覺得要從使用的年齡加上身高綜合來看,因為三歲多的身高就可以騎腳踏車,所以三歲多就可以用拆掉踏板的方式去學習滑步平衡的原理,這時腳踏車的功用近似於滑步車。

如果要從一歲多到二歲就開始,腳踏車的設計是較不適合小小孩,除了高度的問題,還有重心及龍頭的設計,都沒有人性化的考量。

1OZK47tmgt2TtMPyTtKEcQ.jpg

會選擇滑步車當然是越早越好,只要小孩可以接受的那天,就可以開始;我家入手大概是一歲半,剛開始當然是不會騎,就放著給他去轉輪胎,練習牽車,練著練著就可以慢慢的開始。

DSC03515.jpg

因為我們家是很早開始,所以滑步車和腳踏車是各具功能性,無法互相取代

七、使用滑步車最重要的一點-陪伴

不論如何,童年只有一次,滑步車就只是一個工具,一個工具,一個工具!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並不是買了一部滑步車就可以讓小孩騎車騎得很好,重點是在於多多使用,如果沒有陪著他去跑去走,這項物品對他就跟其他的東西一樣,偶爾的接觸,偶爾的使用,別懷疑,我也遇過聽我們建議買了滑步車的家長,沒空陪騎,結果滑步車就掛滿蜘蛛網了。

當你在乎他,小孩就可以感受到,當你陪著他去滑步車,他就會努力的表現給你看,不論發展會如何,至少,當天晚上一定會睡得很沉很香,事實上,滑步車的效果真的很不錯,不騙你!

滑步車是我原本的育兒策略中重要的一環,經過了八年,想法與作法跟初期的計劃其實是沒有修正太多,不過得到的效果卻超乎我預期很多,雖然在他們的身上,不是隻有實施滑步車這個項目,但我認為整個方向是對的,我自己也對於我能堅持了八年,每天都帶著小孩出去運動這件事覺得很驚訝,如果沒有因為小孩子的身體健康,我大概就會因為雜務及時間不足的因素而藉故偷懶,但不論如何,面對六歲前的飛快成長,我認為大人犧牲一些可以換來小孩很多的成果,這樣的交換值得思考,也希望對有心教育小孩的家長有些幫助!

 

滑步車(一)-初試Y-Bike

滑步車(二)-考慮中的滑步車(push bike)品牌

滑步車(三)-身高還是不夠,所以裝上輔助輪

滑步車(四)-拆掉輔助輪第一天:正式開始

滑步車(五):旅人算---需要買滑步車嗎?

三歲十個月開始騎兩輪腳踏車

滑步車(六)-還是沒辦法入門兩輪腳踏車!

滑步車(七)--選擇從輔助輪腳踏車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