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君

銀杏是幾億年前第四紀冰川運動後遺留下來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現存上百年的銀杏老樹稀少而分散,和它同綱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滅絕,因此銀杏樹有「活化石」的美稱。銀杏樹的果實俗稱白果,因此銀杏又名白果樹。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著名的長壽樹種。銀杏樹高大挺拔,氣勢雄偉,樹榦虯曲,蔥鬱蒼健,葉似扇形,葉形古雅,姿態優美,春夏遒勁蔥綠,秋季金黃可掬,給人以峻峭雄奇、華貴雅之感,是樹木盆景的典型代表樹種,在古代被列為盆景「七賢」( 黃山松、纓珞柏、冬青、銀杏、雀梅、楓、榆)之一,非常受文人墨客喜愛。銀杏製作盆景造型多變,瀟灑蒼勁,妙趣橫生。除了銀杏樹可以製作盆景,銀杏的樹榦或根部會產生一種瘤體,人們用這種瘤體製作盆景,富有情趣,由於瘤體形狀似筍,因此稱之為「銀杏筍」。銀杏筍狀若鐘乳石「石筍」, 是在特殊的自然條件,特定的氣候環境下,長期生長的結果,一般產生於幾十年樹齡以上的古老銀杏樹的根部或者枝幹,在長時期經受雷擊、電閃、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大自然暴力式物理現象的破壞、裂變後自然形成的增生類塊狀莖筍,長在枝幹上端的叫"天筍",生於根部者謂之"地筍"。天筍較為珍貴,地筍怪異有趣,均不可多得。銀杏筍形狀奇特,古樸可愛,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特性就是,銀杏筍(地筍)都是倒栽而成,本末倒置,栽植時將筍根向天而立,經過精心培育,原本應該生根的地方長出枝葉,而原本向上的莖幹則長出新根,非常奇特,若不倒栽,自然不能成活。而天筍則正常栽植即可。銀杏筍的栽培講究技巧,下面我們就簡單分享一下經驗。【採挖】銀杏筍的採挖,多在冬春季,在銀杏落葉後和春天發葉前最為適宜。尋找銀杏筍是不少挖樁人的不傳祕訣,不少人找了上千顆樹也找不到一棵銀杏筍。據有經驗的老藝人說,一般在枯死或者截斷的銀杏樹根部深層土壤挖掘尋找,或者根部有隆起的包塊之類的大樹底部探尋,因為其上部營養截斷或者疏通不暢,只好向下部發展,於是形成銀杏筍。值得提醒的是,銀杏是我國一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嚴禁破壞野生資源,因此只能在人工種植的銀杏樹尋找,不可破壞野生古樹,否則會受到法律懲罰。【栽種】銀杏筍的栽種在銀杏的休眠期進行,一般在冬春季,將從母體上截下的銀杏筍傷口塗抹癒合劑,防止傷口漬水潰爛,不要浸泡銀杏筍,可以適當塗抹生根劑粉,然後插入栽培土壤,深度為三分之一,銀杏筍發芽大概在3個月左右。【土壤基質】銀杏筍適宜疏鬆透氣肥沃的中性或偏弱酸性砂質土壤,可用腐殖土混合泥炭土珍珠岩、煤渣等作為培育基質,有條件可以用赤玉土混合山土栽培。【花盆】盆體一定要選擇透氣性強的花盆,比如瓦盆、紫砂盆、多空塑料盆等,不能用瓷盆栽培。【澆水】栽好銀杏筍後,澆一次定根水,然後放置在溫暖避風處養護,銀杏筍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既不能過濕造成爛根又不能過於乾旱,因此要保證銀杏筍的含水量在60%左右,澆水原則「見幹見濕,澆則澆透」。冬季休眠期澆水要少,夏季適當增加澆水頻率。【施肥】銀杏筍第一年不要施肥,成活後可以適當補充養分,可在翻盆的時候埋入骨粉、餅渣等作為基肥,然後在春秋季適當補充肥料,可用餅肥水和無機肥交替施肥,每十天左右一次,可以使得枝葉繁茂。【修剪造型】銀杏筍猶如石筍,頗有情趣,可以根據原始造型,對出來的枝葉進行適當疏剪,避免過多葉片和枝條影響整體造型;還可以點綴少許假山奇石,注意佈局的疏密、高低、遠近等關係的變化,使其顯得更古樸典雅,妙趣橫生。【病蟲害】銀杏筍很少有病蟲害,若是澆水不當會引起爛根焦葉現象,因此栽培管理的時候要注意水分的適量。銀杏筍比較稀少,一定要注意愛惜和珍惜野生資源,不要隨意破壞植被,即便是人工栽培的速生銀杏林,也要挖掘後進行填埋。(部分圖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2018-10-11易花得木更多精彩文章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易花得木(yihuademu)(服務號)宜花得木(yihua-demu)(閱讀號)景真奇妙,倒栽銀杏筍

花木君

銀杏是幾億年前第四紀冰川運動後遺留下來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現存上百年的銀杏老樹稀少而分散,和它同綱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滅絕,因此銀杏樹有「活化石」的美稱。

銀杏樹的果實俗稱白果,因此銀杏又名白果樹。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著名的長壽樹種。

銀杏樹高大挺拔,氣勢雄偉,樹榦虯曲,蔥鬱蒼健,葉似扇形,葉形古雅,姿態優美,春夏遒勁蔥綠,秋季金黃可掬,給人以峻峭雄奇、華貴雅之感,是樹木盆景的典型代表樹種,在古代被列為盆景

「七賢」( 黃山松、纓珞柏、冬青、銀杏、雀梅、楓、榆)之一,非常受文人墨客喜愛。

銀杏製作盆景造型多變,瀟灑蒼勁,妙趣橫生。除了銀杏樹可以製作盆景,銀杏的樹榦或根部會產生一種瘤體,人們用這種瘤體製作盆景,富有情趣,由於瘤體形狀似筍,因此稱之為「銀杏筍」

銀杏筍狀若鐘乳石「石筍」, 是在特殊的自然條件,特定的氣候環境下,長期生長的結果,一般產生於幾十年樹齡以上的古老銀杏樹的根部或者枝幹,在長時期經受雷擊、電閃、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大自然暴力式物理現象的破壞、裂變後自然形成的增生類塊狀莖筍,長在枝幹上端的叫"天筍",生於根部者謂之"地筍"。天筍較為珍貴,地筍怪異有趣,均不可多得。

銀杏筍形狀奇特,古樸可愛,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特性就是,銀杏筍(地筍)都是倒栽而成,本末倒置,栽植時將筍根向天而立,經過精心培育,原本應該生根的地方長出枝葉,而原本向上的莖幹則長出新根,非常奇特,若不倒栽,自然不能成活。而天筍則正常栽植即可。

銀杏筍的栽培講究技巧,下面我們就簡單分享一下經驗。

【採挖】銀杏筍的採挖,多在冬春季,在銀杏落葉後和春天發葉前最為適宜。尋找銀杏筍是不少挖樁人的不傳祕訣,不少人找了上千顆樹也找不到一棵銀杏筍。據有經驗的老藝人說,一般在枯死或者截斷的銀杏樹根部深層土壤挖掘尋找,或者根部有隆起的包塊之類的大樹底部探尋,因為其上部營養截斷或者疏通不暢,只好向下部發展,於是形成銀杏筍。值得提醒的是,銀杏是我國一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嚴禁破壞野生資源,因此只能在人工種植的銀杏樹尋找,不可破壞野生古樹,否則會受到法律懲罰。

【栽種】銀杏筍的栽種在銀杏的休眠期進行,一般在冬春季,將從母體上截下的銀杏筍傷口塗抹癒合劑,防止傷口漬水潰爛,不要浸泡銀杏筍,可以適當塗抹生根劑粉,然後插入栽培土壤,深度為三分之一,銀杏筍發芽大概在3個月左右。

【土壤基質】銀杏筍適宜疏鬆透氣肥沃的中性或偏弱酸性砂質土壤,可用腐殖土混合泥炭土珍珠岩、煤渣等作為培育基質,有條件可以用赤玉土混合山土栽培。

【花盆】盆體一定要選擇透氣性強的花盆,比如瓦盆、紫砂盆、多空塑料盆等,不能用瓷盆栽培。

【澆水】栽好銀杏筍後,澆一次定根水,然後放置在溫暖避風處養護,銀杏筍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既不能過濕造成爛根又不能過於乾旱,因此要保證銀杏筍的含水量在60%左右,澆水原則「見幹見濕,澆則澆透」。冬季休眠期澆水要少,夏季適當增加澆水頻率。

【施肥】銀杏筍第一年不要施肥,成活後可以適當補充養分,可在翻盆的時候埋入骨粉、餅渣等作為基肥,然後在春秋季適當補充肥料,可用餅肥水和無機肥交替施肥,每十天左右一次,可以使得枝葉繁茂。

【修剪造型】銀杏筍猶如石筍,頗有情趣,可以根據原始造型,對出來的枝葉進行適當疏剪,避免過多葉片和枝條影響整體造型;還可以點綴少許假山奇石,注意佈局的疏密、高低、遠近等關係的變化,使其顯得更古樸典雅,妙趣橫生。

【病蟲害】銀杏筍很少有病蟲害,若是澆水不當會引起爛根焦葉現象,因此栽培管理的時候要注意水分的適量。

銀杏筍比較稀少,一定要注意愛惜和珍惜野生資源,不要隨意破壞植被,即便是人工栽培的速生銀杏林,也要挖掘後進行填埋。

(部分圖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2018-10-11易花得木

更多精彩文章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易花得木(yihuademu)(服務號)

宜花得木(yihua-demu)(閱讀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