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投資的人在種樹,不懂投資的人眼裏只有果子。投資並非只在證券,人生也是.你的所作所爲都是種子,是種子都會結果,無非有的結善果,有的結惡果。所有的付出都是投資,所得來自你投資的對象。不要抱怨得到的少,想一想,那都是你的付出所結下的。

孔子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人生也是一樣。所有的果都有因。今天是昨天的結果,是明天的原因。有付出纔有回報,幫助你的投資對象,他的成功就是你將來的回報。

只要你認爲是有價值的,無論是人還是事,就去投資,幫助他實現自己的價值。投資不是爲了索取,但有價值的投資一定有回報.投資一棵樹,樹自己會結果的。有錢就拿來投資,世界會因爲投資而增長。沒有錢就付出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會成長.什麼都沒有,至少可以付出點微笑,這個世界上緊繃的面孔已經過多了。

懂得投資的人都是眼光長遠的人,他們知道樹的生長是需要時間的。拔苗助長(短線行爲)樹木必死無疑!懂得投資的人在種樹,不懂投資的人眼裏只有果子。有價值的人生,他的所有都獻給了有價值的事。所有,不僅僅是金錢。價值投資更是一種享受!

沒有人能採摘了所有的果子,秦始皇派徐福什麼都沒求到,漢武帝煉了那麼多仙丹也是白搭“我還想再活五百年”。香果滿園,是因爲滿園的樹。你的眼睛裏是樹還是果子?這就是價值投資和短線投機的區別。你的心裏是在種樹還是在採摘?這是人生境界的分野。希望我朋友們能認真的去認識、理解投資的真諦。

股市中最笨的炒股方法:善於等待和耐心持有(建議收藏)

做交易,做更重要,還是看法更加重要?

一般人認爲,做交易,做法很重要,看法不重要,因此看對了也可能做錯,看錯了也可能做對。筆者倒認爲,看法比做法更重要。有了看法,自然就有做法;沒有看法,才需要做法彌補。

抓住大的趨勢,賺錢才相對容易,一般而言,在波動中很難賺錢。我說的“看法很重要”,主要是針對大趨勢而言。做趨勢需要有清晰的看法,只有有看法,你纔可能做真正的長線,否則市場的振盪就會把你洗出去。不過,看法是很難形成的,即形成一個看法很不容易,需要對宏觀環境、產業鏈、供求關係、行業政策等進行細緻周到的研究分析,並且長期跟蹤。懂行,纔可能形成相對清晰的看法。

所謂看法,即發現這個品種所處的行業所面臨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途徑,這也是價格運行的趨勢。一般人認爲,看法是對K線的反映。在筆者看來,這不是看法,只是短期的反映,並且隨時會變化,不具有穩定性,毫無價值。

做法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價格波動上,做波動是不需要看法的,有做法就足矣。所謂的做法,其實就是應對方法——應對市場的變化,跟上市場的變化。波動是隨機的,做隨機交易沒法根據看法來做,因爲看法是理性的。但隨機的波動組成了有序的趨勢,趨勢是有序的,趨勢是可以分析、判斷和把握的。

因此,看法的重要性在於把握趨勢,做法的價值在於應對波動。賺大錢還是得靠眼光,估計巴菲特不會天天盯盤,他就是靠眼光,有了眼光,形成了看法,做法就很簡單了:進場,然後等待就行,不用看盤,也不需要看技術圖形。

一般人只有做法,沒有看法,因爲他沒有能力形成看法。一般人很難對一個行業有深入細緻的瞭解,即使是專業的研究員,也只是瞭解一些行業數據和宏觀數據,但無法深入瞭解這些數據是如何產生以及未來如何變化。所以,即便是專業研究員也不能算作業內人士,某種程度上處於紙上談兵的狀態。但在期貨以及證券界,大多數研究員以及他們的看法均如此,這導致整個行業都認爲研究和看法沒意義。所以,對一般人來講,重視做法是可取的。

重視做法,拼的是果敢、勇氣、毅力、自信以及百折不撓的精神,配合優秀的資金管理策略。做法的對象是波動,如同衝浪。重視看法,拼的是瞭解、深度思考、理智、邏輯以及耐心,看法的對象是方向和趨勢。市場不可預測,“不可預測”指的是波動,但方向是可以分析預測的。千萬不要把做法當成投資,做法只是博弈的技巧,投資需要的是眼光。

眼光的形成,95%來自研究和分析,而不是來自於盯盤。基本面、宏觀面決定資金的走向,最終決定K線及形態。研究重於操作,操作是爲研究服務的,操作只是執行研究結果而已。市場上,情況剛好相反,很少有研究,天天在操作,這是市場的特徵和天性,無法更改。

大盤自底由跌而升,到頂後再由升而跌,周而復始,自成循環。其循環過程分別由“築底期——上漲期——做頂期——下跌期”四個階段組成。遵循“強於大盤、優於大盤”的原則,先人一招,快人一步,積極地從個股獨特的四個層次尋找機會,波段操作,滾動盈利,真正成爲股市“常青樹”。

底部讓一點,頭部讓一點,中間多喫一點,操作就是這樣。做股票:一、工具要單純;二、想法要單純。

◆ 能賺能守,纔是贏家。大多數的投資人,只會做多,因此當股市上漲時,多數都能賺錢。可是賺錢也要守得住,才能成爲贏家。獲利唯艱,守成不易啊!當一個多空輪迴,很多人會在下跌中吐出大部份獲利,甚至反勝爲敗的不在少數。如果只是入寶山卻空手而回,或入寶山只得銅鐵的,還算幸運;悲哀的是那些沒有基本功夫,沒有多空方向感的人,在逢低攤平,逢回加碼的錯誤操作策略之下,只要碰上一次急殺,就黯然斷頭出場,連東山再起的本錢都沒有。因此,股市的贏家,並不是出現在股市上漲之時有多少獲利,真正決勝負的是在股票下跌之中,股市十餘年,我見過太多次“漲兩千點沒幾個賺錢郎、跌五百點個個住套房”的多空輪迴殘酷事實。因此,誰能夠避開下跌,實現獲利,留住大部份的資金纔是贏家。甚至在下跌中,能看準趨勢,敢反手做空,在下跌中也獲利的,終將是箇中高手,最後的大贏家。

股票到了高檔,不知道要跑,到最後肯定是白忙一場,紙上富貴而已。做股票,賣點比買點重要。會買是徒弟,會賣纔是師父。當危險出現的時候,一定要賣。不管對錯,先收回資金再說。停損也好,停利更棒,反正留着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手中握有資金,就有主動權,就有反敗爲勝的機會。要確保利潤,或抽回老本,最關鍵的做法就是要知道危險。當大盤由多頭轉爲盤整,就可漸漸出場,不貪最後高擋,留一些給別人賺,同時也把風險留給別人,最慢也要在由盤整轉成空頭走勢之時,全部退出。而個股,若股價在高擋,18日均價走平時,股價若是有兩次跌破6日均線,大概高點也不多了。該是出場休息的時候。能閃過下跌,纔可確保獲利,成爲贏家。

每次下跌,都是財富重分配的機會。而要掌握此機會,唯有能閃過大跌段的高手,纔有可能保留實力,才能在低檔時,有能力大買,才能成爲最後的大贏家。

◆ 回檔就是找買點。多頭回檔就是買點加碼?看到這兩天這種跌法你真的敢買?還是奪門而出?人性如此,有時候,真的會讓你買到手軟,跌到你不敢買。會看18日線的知道18日線總有一定的支撐力道。k線就是路旁的路標,你可以忽略路標,也可以重視路標,只要不是飆過頭之後纔想到,剛剛明明有警告標示就好了。當市場的成交量搶搶滾的時候,往往也是主力大戶最好偷溜的時機。

◆ 多空一線間,上漲就是看支撐。任何技術分析都是一種規律統計。我們從大量股價運動現象中用統計的方法,總結出一些規律,以此來幫助自己判斷價格趨勢的方向是改變還是繼續。但是大多數人卻忽略了這個關鍵,轉而把技術分析當成預測價格會波動到某個具體位置的武器,並且在這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

進入這個市場,就一定要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上漲找支撐,下跌找壓力,不要弄錯這個趨勢操作的大原則,操作功力肯定可以大幅提升。調整持股,已經轉弱的要先調節,仍在強勢的續留,隨時保持進可攻退可守的彈性。太貪,不好,太怕,也不必。低檔區能買到,高檔區能賣掉,人生一大樂事。股票下跌看壓力,上漲看支撐,只要認得兩種操作方法就可以輕輕鬆鬆獲利。多頭回檔漲買點,空頭反彈找空點。目前的18日量價是多頭格局,你該如何操作呢,到18日線轉強,你買進去就對了。看圖來期待、預測是可以,一廂情願就太固執,我們還是照着方法做比較妥當。多空總在一線間。高檔大量總非福,黑k吞噬更是禍。

◆ 盤會不會一直往上衝?會!但是總有回檔的時候,與其在這裏短線介入不如等回檔後,出現買點再進,總是比較安全。只要將來回檔不出現暴跌,就又是我們發財的時刻了。漲多的回檔,跌深的反彈,股市輪動的道理就是這樣而已。

漲的時候不要看太好,跌的時候不要看太壞。保持幾分樂觀,也保持幾分戒心,才能在股市長存久安。今天的金融跌了,你看壞了嗎?今天的電子漲了,你看好了嗎?明眼人看了就知道這是翹翹板的遊戲,而且只要翹翹板的遊戲開始,將是一段指數小空間的盤整盤,股票上就是各股表現了。主力企圖心強的漲多一點,企圖心不夠的就晃來晃去,主力已經出貨完畢的就是自由落體。

瞄準勝率大於70%的時機,有時候一個月出手一次也很夠了。等待,是一種藝術也是操盤手內心忍耐功夫的表現。

五天兩次大量黑k都沒事,卻不保證下一次的大量黑k也是沒事。當大家習慣沒事,習慣回檔就買,買了隔天就賺的時候,反而危險就在眼前。大火炒得正旺,大菜也一一的端出了檯面,物超所值的股票卻難尋,大盤還有活力,但剩下的可能只有小菜和甜點。

獵人不會看到飛鳥就舉槍射擊,他會把有限的子彈慢慢瞄準,然後,一槍命中。

◆ “我從來沒有買過最低價,也從來沒有賣過最高價。”低買,明日有更低,買到你手軟。高賣,明天再漲,賣得你跺腳。賣了,它一直漲,買了卻一直跌。

一個皮球落到地板會反彈,觸及天花板會落下,支撐與壓力就像地板和天花板一樣,價格會在這個區間跳動,箱型和支撐與壓力是兩個操作上的重要的概念,評估支撐與壓力的強度,有助於判斷趨勢將持續或者反彈。

跌深會反彈,漲多會回檔,這是股價的慣性,整理有時間整理和空間整理。這波下殺近千點,空間整理夠快,接下來進行的是時間的整理,你可以好整以暇的買在賣力竭盡之時,也可等待轉強浪頭出現再進場,一切符合你的操作節奏和韻律高興就好。

◆ 帶頭的浪先行跟隨的浪後至。盤要先看大盤,再看類股,最後才挑個股,爲什麼呢?順勢而已吧,沒有大盤作背景的漲升,總是持續不久的,莊家作浪就是要人跟進,如果都沒有人跟進,最後買了一堆籌碼要丟給誰呢?你只要知道莊家不是阿呆就好了。

沒有大盤作背景的漲升,總是持續不久的,同樣的,沒有類股作背景的漲升,也是持續不久的,這是選浪和分辨好浪壞浪時,你先要知道的。

◆ 開車到了平交道,你會看到一個警示牌,寫着“停、看、聽”,從巷子出來,你也會自重的減速,看看有無來車,這是很平常的交通規則,卻使駕駛人有了自動反應這是路感。換成股市的術語叫做盤感吧。

股市,也是如此,當情勢看好時,大家一直往上看,愈看愈高,卻未注意關卡已到,必須“停、看、聽”一番。當下跌了幾天,就一路往下看,愈喊愈低,卻沒注意指針已在低檔,再跌有限。

知道如何等待,纔是股市成功的祕訣,“未贏先想輸”是我們祖先留下的高度智能,勝者會先考慮風險而不是利潤,看得懂時才進場。在關卡或有回檔徵兆之時,買股票不是被電到就是被套,不管大套還是小套,股價一跌,就只有等解套了,有很多人買股票是在等解套,一旦解套了,又會去買另一檔,結果又是要等解套,一年中操作都是在等解套,實在辛苦,做股票,一點樂趣也沒有。高檔沒賣,股價一跌,又把獲利還了回去,如此入寶山空手而回,或入寶山只得銅鐵的比比皆是。想想看,你是不是這種投資人?

看得懂的時候就進場,看不懂的時候就觀望,觀望也是一種策略。怕的是觀望到最後忍不住了,勇敢的跳進去,結果卻接到了莊家丟出來的籌碼。

還沒有一套讓你有信心的操作模式,你預設了太多的立場,阻礙了在買點出現時沒有勇氣進場,賣點出現時也沒有勇氣出場,錯過好的買賣點後心理掙扎,要不要進出場,這兩點其實是散戶之所以爲散戶的通病,改善之道唯有定法、定心而已,定法,爲自己找到一種固定的執行方法;定心,看到方法中的買賣點出現,立刻閉着眼睛執行。

風險控制:教你作出正確的投資判斷

1、在不知道該買哪一支股票或者爲什麼要買這支股票的時候,堅決不要買。這一點尤其重要,先把事情搞懂再說。股票入門這印證了投資大師彼德·林奇的一句名言:一個公司如果你不能用一句話把它描述出來的話,它的股票就不要去買。第六:資金纔是硬道理。當你把目光投向一些現在正在衰敗的公司的時候,這點尤其重要。

2、及時止損。股市裏有一個漏桶理論,即股票投資就像給桶裏加水,如果桶完好無缺,即使每次只加一點點,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加滿;如果桶下面有漏洞,不管加水有多快,都是不可能加滿的,甚至遲早會漏幹。所以,要想把桶加滿水,首先要做的是把漏桶補好。簡單地說,在股市裏就是要學會止損,控制自己的慾望,儘量保住本金。

虧損是交易的成本,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從失敗中得到足夠的教訓。

不管交易者多麼有經驗,他犯錯做出虧損交易的可能性總是存在。因爲投機不可能百分之百安全。所謂經驗就是教訓比較多,比較深刻,讓人心痛,讓人尷尬;不痛,記不住,不痛,不會反思。事情就是這樣。一個人犯錯很正常,但是如果他不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那就真冤了。

3、半倉專買。在市場中發現一匹黑馬,無疑挖掘到一口金礦,但對中小投資者來說,發現一匹黑馬並騎上它,恐怕很不容易。中小投資者炒股應抓住一隻自己熟悉且股性較活躍的股票運作。具體做法是,用一半的資金專買一隻股票,高拋低吸。在持續上升的趨勢中逐漸減倉,在不斷回調且縮量探底後再分批補入,如此,可避免因個股無序炒作帶來的此賺彼虧的結果,是如何掌握炒股技巧的重點。

4、股市的真正生存之本:資金管理

到底什麼纔是股市的生存之本?嫺熟的交易技巧是嗎?不是的,它只是你制勝的武器,你有殺傷力強的武器並不代表不被殺死!嚴格的止損嗎?不完全是,它只是控制你的損失,杜絕你損失繼續擴大的紀律;在你的投機征程上,你的智慧、心態、眼光、膽略以及你嫺熟的交易技巧,都是你在交易之旅上不得不逾越的門檻,它們當然非常重要,但真正到達最後,它們卻也不是期市長久生存的本質和關鍵所在!它們只是造成短線神話的幾個不可或缺的方面,真正的長久生存卻需要配合更爲重要的因素-資金管理!真正的交易大師必是資金管理的大師!

戰爭需要兵力部署,投機必得資金管理

投資資金管理,是投資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每一個欲想成功的人所必須逾越的門檻。很多非常有投機天分的交易者的交易帳戶都曾出現過巨幅獲利,但後來卻大幅回吐,是什麼原因?那一定是資金管理不當,當然進出場技術、止損的執行、情緒性因素等也是帳面出現虧損的原因,但是最大的問題必定是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許多投資者因爲進出場位置選擇等錯誤會導致帳面出現虧損,但是虧損的幅度是由資金管理決定的。

資金管理是指資金的配置問題,其中包括投資組合的設計,整體帳戶風險承受度、每筆交易初始風險承受度、如何設定交易規模、如何進行倉位調整、帳戶的整體增長期望值、在順境或挫折階段的交易方式等方面;真正的贏家都是風險的厭惡者,他們不會讓帳戶處於非控制的風險狀態,頂尖的交易者並不是哪些賺最多錢的人,而是在不利情況下帳戶損失程度最小且具備持續贏利能力的人。

一些不成熟的交易者,往往只醉心於市場分析,他們簡單地認爲戰勝市場和獲取暴利的關鍵就在於正確的市場分析。但是,在這個風險市場上,沒有百分之百的成功率,錯誤總是經常發生,而彌補錯誤卻要投機者做出加倍的努力。讓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股市中最笨的炒股方法:善於等待和耐心持有(建議收藏)

這組數據告訴我們:損失越小,你挽回損失的難度越小,挽回損失的難度隨着損失的增加而呈加速上揚之勢;這也同時說明,無論你以前的操作多麼成功,只要你在此後的任何一次操作中遭遇重創,那麼你在沒有追加資金的情況下要彌補虧損,將變得相當困難。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操作中必須避免遭遇大的虧損。

十多年的投資經驗以及諸多交易者血的案例使我認識到,將資金管理的重要性放到任何高度強調,都半點也不過分!有很多時候我們判斷對了後市大的行情走勢,但開倉後卻由於倉位過重,在接下來的期價隨機波動中,無法忍受大或小的洗盤震盪動作,可能幾十點的波動就會造成心態的破壞而致提早止損出局,最終出現看對卻做錯的遺憾局面,尤其是在大級別的行情中出現這樣的問題,必將對以後的操盤心態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

沒有原則的倉位控制,報復性的賭博重倉,沒有情由的孤注一擲,最終將一個個神話變成了噩夢!前幾年世界著名的日本大和銀行和英國巴林銀行新加坡分行的倒閉、華爾街富豪貝託·斯坦的入獄、邁克·豪斯的破產自殺的案例......無一不是重倉與市場對賭的結局!投資者倘若不量力而行而讓單量大到令自己對市場產生恐懼的地步,那麼無論他怎麼做都贏不了錢。

5、投機是一場遊戲,更是你自己的事業,需要持續的努力、付出和總結。

我是在尋找比消遣和社會交往更大的遊戲。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爲股市上最優秀的人,這給我帶來了真正的愉快和滿足。炒股實際上就是玩遊戲,一定要在這場遊戲中獲勝。好的股票交易者不能不像訓練有素的職業運動員一樣,他們必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充沛的體力,如果他想使自己的精力總是處在巔峯狀態的話。體力與精力必須保持一致,因爲沒有比股市更緊張,更令人興奮的戰場了。驅動我的也絕不是金錢,它是一場遊戲,是一場解開謎團的遊戲,是一場把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頭腦搞亂搞複雜的遊戲。對我來說,激情、挑戰、興奮,都在打贏這場遊戲之中了,這場遊戲是一個充滿活力的謎語,是一個有着雙關語謎底的謎語,而這個謎底就是要由我來告訴在華爾街投機的所有男男女女的。在遊戲中,你的神經被推倒了極限,但獎賞也是非常高的。我的事業是交易 -- 也就是遵循眼前的事實,而不是遵循我認爲別人應當會做的事情。

6、資本市場資金爲王,每當投資者對市場有懷疑,便應轉持現金。

資金是投資者的生命線,資金管理和技巧的運用,直接影響投資者的生存狀態。投資市場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我們不能不謹慎,謹慎不是膽小。是具有戰術的表現。任何情況下保存實力。都會有再次成功的可能。失去資金也就失去了在市場的生存權利。成功的關鍵並非運氣與才智,要想成功必須有正確的思想。知道何時進攻,何時防守,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投資與其他的事物一樣有其內在的規律,就是學會追隨趨勢。促進他的發展或轉化來贏得勝利。順勢者昌,逆市者亡,在交易的過程中,要順勢交易,投資順勢之時,錢就會源源不斷的流入你的口袋。逆市之時,無論投資者多麼聰明,多麼努力,結果也是輸多贏少。雖然市場是變化的但順勢而爲的規則卻是不變的。只是時間段的運用不同而已,用不變的規則去適應變化的市場,需要我們逐步認識,熟悉和應用。在順勢交易的影響下,以清晰的頭腦配合一定的資本。加上學會風險管理。嚴守紀律。勇於止損,能頂的住獲利回吐的誘惑。基本可以成功但還不能成爲投資大戶。

世界上有很多人知道怎樣做才能在投資市場取得成功,就是做不到,不能做到知行和一說明他不是想真正的成功,妨礙我們成功的原因包括投資者沒有深入的去了解就盲目的去進行操作。或者是大家太喜歡炒短線,只是頻頻的賺點小錢,還美其名曰“遊擊戰法”實際上做短線是不能取得太大的投資收益的,有時連續十次贏利。心裏確實很得意。但是不小心,一次虧損就會把十次賺來的辛苦錢,還給市場。頻繁的交易根本就沒有經過仔細的思考,錯誤的概率大大提高。每次交易是有交易成本的。最後“遊擊戰”變成了“消耗戰”。“遊擊戰”只適合非常有天性的而且經過專門訓練的少數人可以使用,因爲他們的準確率在80%以上,但生來有天性的投資者又是百裏挑一。對於大多數投資者最好不要相信這種投資策略。

從資金管理取勝的角度來說。勝算大倉位要大,勝算小的時候倉位要小。或者用趨勢交易靠幅度來取勝。問題就在倉位的大小上,我們做中長線或者波段交易,可以先試探的的建倉。“同則長,異則短”行情與我們建倉的方向走勢相同我們可以持有的時間長一些。就可以有機會加碼,也就更符合贏利的時候倉位要大的說法。做短線怎能做到贏利的倉位要大呢?行情與我們操作的方向不一樣時,我們要立刻放棄持倉,把損失降到最小程度。我們贏利的時候應該贏的很多,虧的時候只虧很少,以最低的風險去賺取最大的利潤,纔是股市投資致富的最佳策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