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吴双

  海菜花是我国特有的多年生沉水植物,虽然它的名字里有个“海”字,但它并非生长在海里。据1848年出版的《植物名实图考》记载:“海菜,生云南水中。长茎长叶,叶似车前叶而大,皆藏水内。抽葶作长苞,十数花同一苞。花开则出于水面,三瓣,色白;瓣中凹,视之如六,大如杯,多皱而薄;黄蕊素萼,照耀涟漪,花罢结尖角数角,弯翘如龙爪,故又名龙爪菜。水濒人摘其茎,煠食之”。在大理、丽江的餐馆,至今还能吃到以海菜花的花葶为食材的菜肴。

  海菜花是水车前属植物,这个属有两个分支,一个是每朵花都具有雄蕊和雌蕊的两性花分支,如龙舌草、贵州水车前;另一个是每朵花只有雄蕊或雌蕊的单性花分支,如海菜花、水菜花。它们都是一年生或多年生的沉水植物,整个植株都浸在水中,只有花朵绽放时会开在水面之上,以便昆虫帮助传播花粉。

  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a)生长于水深不超过4米的河流、湖泊、池塘或沟渠中,而且必须在清洁的水体中才能生长,一旦水质受到污染,它就不能生存,真可谓是对污染“宁死不屈”。上世纪七十年代,云南的滇池、洱海等湖泊曾经遍布海菜花,后来由于水体污染都先后灭绝了。而在滇川交界的泸沽湖保持着Ⅰ类水质,海菜花至今还比较茂盛地生长着。目前,云南、贵州、广西的海菜花主要分布在有地下泉眼的一些小河小溪中。

  海菜花扎根水底,根茎极短,从基部长出海带般的叶子,同时还长出长长的花葶,花葶的顶端是一个佛焰状的花苞,向水面漂浮。雄株的佛焰苞内有几十甚至上百朵雄花,它们会依次开放,每朵花有3片白色的花瓣,花瓣基部黄色,有12枚雄蕊和3枚不育雄蕊。雌株的佛焰苞内只有几朵至十几朵雌花,每朵花有3个花柱开裂成6枚长长的柱头,还有3枚钻状的不育雄蕊。雌花开完后,雌佛焰苞的花葶会螺旋状扭曲,把受粉后的花序拖入水中,发育成龙爪状的果序。

  由于分布的地理环境不同,植物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态和性状会发生稳定的变异,从而形成不同的变种。植物学家认为我国的海菜花有三个变种:

  变种一:波叶海菜花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变种二:路南海菜花

  路南海菜花(O. var. lunanensis)只分布在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原称路南县)的大小湖泊里。根据植物志记载,路南海菜花只有雄株不见雌株,雄佛焰苞里会长出珠芽,可以发育成新的幼苗。近几年来,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多次在长湖、圆湖、月湖寻找,湖边的群众都说已经多年不见海菜花的踪影了。

  2018年8月,云南的几个自然爱好者在月湖附近的小池塘中重新发现了海菜花,但是它与植物志中的记录有差别,可以看到数量不少的雌珠,雄佛焰苞里却没有出现珠芽。

  变种三:靖西海菜花

  2014年之前,靖西海菜花在原产地靖西县境内的河溪中随处可见,后来由于地下河水受到污染,如今在靖西境内已经难觅其踪。但是在距离靖西200多公里的都安瑶族自治县,由于地下河发达,流出地面的清澈河水为这种海菜花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当地的澄江成了一条常年开花的小河。有时靖西海菜花每个佛焰苞一天同时开5-8朵花,在盛花的季节,很容易形成花海、花河的壮丽景观。这里堪称世界上密度最大的海菜花种群。

  海菜花的“兄弟”:水菜花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海菜花的两性花近亲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