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鴻兵|《貨幣戰爭》作者

自從2009年比特幣橫空出世以來,數字貨幣的概念越來越熱,不僅民間關注數字貨幣,最近兩年,包括中國、英國在內的不少國家也在積極探索發行國家數字貨幣的可行性。

1.先說說什麼是數字貨幣

簡單地說,數字貨幣必須包括兩個要素:一個是賬本,另一個就是錢的數字,其它技術細節都是爲這兩個要素服務的。

這聽起來好像沒啥神奇的,比如張三在本子上寫下:今天我給了李四100塊錢,這就是流水賬本記錄的一筆交易,很簡單。問題是這個賬本上的100塊錢只是個數字,沒法拿來買東西,你還需要賬本之外的鈔票。賬本上的數字與現實中的鈔票是分別獨立存在的。

數字貨幣要實現的就是兩者合二爲一。賬本上的數字就相當於鈔票,把賬本放到網上去,只要大家都承認李四確實收到了張三給的100元,李四就能用這個數字來買東西了。

要實現這個目的就需要兩套技術。首先需要確保賬本的安全,不能被篡改,這就需要區塊鏈技術;其次還要確保100元這個數字只能屬於張三,別人用不了。這就需要給這個數字加上密碼鎖,張三付錢給李四,就是把解鎖的鑰匙交給了李四,這就是數字加密、解密技術,核心就是圍繞這把鑰匙做文章,怎麼製造、怎麼保存、怎麼使用。

所以,數字貨幣的本質就是賬本的技術 + 鑰匙的技術。

大家可能會問,這兩套技術能不能分開使用呢?理論上是可以的,分開使用就變成了獨立的區塊鏈賬本和獨立的加密數字貨幣。

2.數字貨幣可能進化出不同的模式

一種是以比特幣爲代表,賬本和貨幣融爲一體,另一種就是賬本和貨幣彼此獨立。其實,這兩種模式在歷史上都有原型。

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薩就是一個賬本共和國,全民記賬就是區塊鏈思想的老祖宗,整個社會不僅商人們記賬,而且普通市民、紡織工人、各種工匠、房東老大娘、藝術家、畫家,人人都記賬,而且還是用標準化的複式記賬法,私人賬本與公司賬本都具有法律效力,錯誤記賬屬於嚴重的違法行爲。

這套覆蓋整個國家的嚴密而精確的賬本網絡,使得大家都可以使用賬本來支付,相當於每個人都是一家微型銀行,國家也沒有中央銀行來做清算。社會上現金流通量很小,佛羅倫薩的金佛羅林現金流通量從未超過15萬枚,卻能夠一次戰爭花掉400萬金幣,絕大部分戰爭開支都是通過賬本支付。

這種模式是一個典型的去中心、分佈式、點對點的賬本體系,非常類似於比特幣,賬本和貨幣融爲一體,直接把賬本上的數字當錢花。我們可以稱之爲佛羅倫薩模式。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貨幣模式就是安特衛普模式,它就進化出了賬本和貨幣彼此獨立的發展路徑,現代銀行體系就是建立在這種模式之上的。

安特衛普商人偏愛票據,而佛羅倫薩商人偏愛賬本,雙方走上了不同的進化道路。

安特衛普最終發展出了現代銀行的三大雛形:中央銀行、貼現銀行和發行銀行。而佛羅倫薩始終侷限在賬本之中難以進化。

從安特衛普和佛羅倫薩兩種貨幣模式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貨幣進化的一個總規律,商業交易的規模形成了進化的壓力,而商業交易的效率就是進化的方向。

有了歷史的指南,我們再看今天的貨幣發展趨勢,心裏就有了主張。

首先,商業交易的不斷增長已經形成了貨幣進化的壓力。最近十年中國消費的規模都在快速增長,尤其是電子商務實現了爆炸性增長,2017年的增速高達32%,總額超過了7萬億,已經相當於全部零售總額的五分之一。另外,出口跨境電商的交易規模也達到了6.3萬億。商業交易的驚人增長必然要求貨幣體系相應調整,以提高商業交易的效率。

現在商業效率最大的瓶頸是什麼?就是商業信息的孤島化。各級政府的交易數據埋沒在政府的報表裏,企業的交易數據分散在數百萬個賬本中,14億消費者的數據就更亂了,用現金的交易沒人去記賬,這些信息就永遠丟失了,用銀行卡和信用卡的信息分別屬於不同的銀行,用微信和支付寶的信息在兩大巨頭手上,整合和提取交易數據的成本極高。

現代社會急需一個安特衛普的“交易所”,將所有的交易集中起來,這纔能夠最有效地實現價格發現,提高整個社會的商業總效率。

傳統貨幣,無論是消費者使用的鈔票、銀行卡、信用卡、手機支付、微信和支付寶,還是政府和企業法人使用的銀行支票、匯票,都無法抓住整個社會的所有交易數據,最後出現的不是一個安特衛普交易所,而是成百上千個彼此孤立的交易所。

數字貨幣可以有效地解決傳統貨幣這個無法解決的困難,無論是賬本與貨幣融合的模式,還是兩者獨立的方式,都可以抓住全部交易信息,從而成千上萬倍地提高商業交易的效率。

當今世界,比特幣模式就是賬本與數字合二爲一,走的是佛羅倫薩的道路,英國央行看來也是這個思路。安特衛普模式是賬本與數字相互獨立,中國央行走的是這條路。在兩類數字貨幣中間,關鍵的問題在於,貨幣是否需要獨立於賬本而存在?

3.數字貨幣應該向哪個方向進化呢?

要分析任何數字貨幣體系,首先要從根本上去着想。英格蘭銀行副行長,布羅德·本特提出三大問題:一、數字貨幣在哪裏清算?二、數字貨幣是不是獨立?三、獨立的數字貨幣會對銀行體系造成什麼樣的衝擊?包括對整個國民經濟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這三個問題其實已經構成了一種理解數字貨幣的框架。只要回答這三個基本問題,就能夠抓住任何一個數字貨幣構架中的精華。

中國的數字貨幣是在哪裏清算的?是在區塊鏈上進行清算呢?還是在傳統銀行體系裏面進行清算呢?這是一個本質性的問題。

根據媒體報道,中國提出的數字貨幣的總體架構,簡單說就是一種貨幣兩個庫三個中心。一種貨幣就指的數字貨幣。兩個庫指的是中央銀行的數字貨幣發行庫,和商業銀行的存儲庫。三個中心指的是:

1.認證中心,使用數字貨幣的人究竟是誰,要實名或匿名都可以;

2.登記中心,要記錄很多交易的信息,要記錄貨幣從開始創建、流轉、發行、最後回籠的整個生命週期中所有的情況;

3.大數據分析中心,主要對這些數字貨幣從創造到最後的回籠消亡,它所發生的一切換手數據進行分析,進行深入挖掘、分析貨幣使用者的種種行爲,來提供宏觀決策的指導。

它的整體流程是什麼樣的呢?比如央行是根據什麼東西創造出多少數字貨幣呢?央行創造多少數字貨幣取決於商業銀行對數字貨幣有多大的需求,而商業銀行最終又是看多少老百姓願意使用數字貨幣。所以央行創造出數字貨幣的一個總量,然後商業銀行到中央銀行的庫裏面去取,然後老百姓手上有數字錢包,比如說裝在手機上,這個時候就可以去跟別人進行交易。

如果張三要把他手機中的100元數字現金轉給李四,雙方只要拿出手機來互相掃一掃這錢就過去了,李四收到錢就可以做其它的消費,這筆錢就會回到商業銀行的發行庫。經過若干圈的流轉之後,最終這筆錢又會從商業銀行的數字庫返回到中央銀行的數字發行庫裏面。

在那裏你會發現,這個數字貨幣中間記錄了大量交易信息。這些數據可能會轉移到數據中心去,這個貨幣最終被消除,完成了一個數字貨幣的生存週期。

我們能看到在這套體系中間,數字貨幣的流動始終是一個閉環。這個錢是不可能流到外面去的,這是一個問題。

另外一個問題是在整個體系架構和流轉運行的過程之中,找不到區塊鏈的概念,沒有那個大賬本,那它的清算是在哪兒進行的呢?當然就是在商業銀行、中央銀行兩級,這跟傳統的銀行體系清算賬戶清算沒有任何差別。

這跟英國那套數字貨幣體系是有本質差別的,英國是依賴區塊鏈進行清算,中國的數字貨幣是在傳統的銀行體系之內進行清算。

中國數字貨幣的運轉機制的核心設計目的,是用於取代現在社會中流通的現金。而且它是在一個封閉的體系之內運行,假如出現亂子,可以把這套體系暫停,對於傳統貨幣發行的商業體系、國民經濟不會造成任何影響。換句話說,中國的這套模式走的比較穩,是一種漸進式的改良,最大的好處就是風險可控。

4.中國數字貨幣就完全不用區塊鏈了嗎?

也不能這麼講,根據現在媒體報道央行對於區塊鏈態度來看的話,他們是有一種抱着可用可不用的開放心態。

從中國這方面來看,始終擔心區塊鏈技術它的效率、安全性。區塊鏈技術一定涉及到大家有一個競爭,它的效率會比較低。此外還有安全性方面的顧慮,如果你把所有的雞蛋全放在區塊鏈這個籃子裏頭,萬一出了問題麻煩可能就比較大。

但是還有可用的價值。“一幣、二庫、三中心”的體系中間,有一個記錄中心,它記錄數字貨幣中整個鏈條中間的所有交易記錄。中國數字貨幣有可能會用到區塊鏈技術,但不是用它做清算,而是用它來記錄事後的交易,這個是有本質差別的。

由於大數據分析中心收集了大量的交易信息和數據,這就給大數據挖掘提供了很好的原材料。偷稅漏稅的一抓一個準,恐怖主義分子一抓一個準,還有什麼毒品販子都無處藏身。

假如整個社會全部轉向了數字現金、數字貨幣這種模式,那經濟調控的效率會高到無以附加的程度。現在央行制定貨幣政策,比如加息0.25%,可能要6個月之後才能慢慢觀察到一些效果,你還不知道里面這個細節是怎麼回事兒,貨幣傳導機制是研究不清楚的。

但是如果全部轉向了數字貨幣,由於數字貨幣記錄了每個人的換手的所有情況,你就可以實時知道貨幣政策的效果。如果我們用人工智能、用海量數據不斷去訓練它,最終這套東西有可能會進化到像汽車自動駕駛一樣,貨幣政策完全可以自動巡航,不需要有人去做調控了,好的貨幣政策可以自動地調整。

這種境界和效率,是傳統的貨幣無法企及的,這是令所有的經濟學家、貨幣政策的制定者無比神往的一個境界。

5.高盛爲什麼開展數字貨幣的交易?

高盛成爲首家準備直接交易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華爾街巨頭。有人問了,倫敦-華爾街爲軸心的世界金融精英爲何放縱數字貨幣的崛起?是已經控制了這些數字貨幣的發行權嗎?這些精英到底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

金融精英當然想要控制權,而比特幣衝擊了這種控制體系的牢固性,所以精英們也想要控制住比特幣。

其實我們可以想一下,黃金在世界金融體系裏的地位是怎樣的?通過對比,基本上你就可以理解比特幣了。那麼什麼樣的控制手段是最有效的?比如說黃金這個東西有天然的需求,如果你通過壓制,也就是通過政府的管制,來抑制黃金的需求。但那是不可能達到目標的,因爲只要有需求,有盈利的可能,人們就會想方設法地繞開你的管制。如果黃金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話,大家必然需要交易。

所以與其你去把黃金交易放到體系之外,不如把它納入到體系之內進行管理。這種管理就是當金價上漲得太厲害的時候,我可以控制黃金價格,可以影響世界黃金購買者的一種狀態和心態。通過管制黃金價格,通過加入黃金交易的體系,比放任黃金在體外進行交易,比如說黑市交易,或者在一個完全不受控的黃金交易體系之下,對於他們來說控制力更強,控制得更有效。

比特幣也是這樣,現在大家覺得它可能有價值,就會湧向它。假如說你通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政府監督,試圖去徹底搗毀它,種種手段都用完了,結果你還幹不掉它,那到時候要怎麼辦?只會讓大家認識到你是多麼的虛弱,而它是確實有價值的。

所以既然滅不掉它,與其放任自流,不如拉他入夥。西方有句名言,大意是說,你殺不死的敵人,滅不掉的敵人,就一定要和他成爲朋友。就是你幹不掉比特幣,說明它有存在的理由,當你用盡一切辦法都消滅不了它的時候,或者是已經能預見到這種結局,那你就要設法跟它合作。

這種合作就是加入它,我可以通過加入它的體系,控制它的貿易和交易,可以影響它的價格,通過影響它的價格,可以左右它的發展趨勢。這就是爲什麼如果通過行政手腕、法律手段滅不掉比特幣的話,那麼華爾街這些人一定會加入它,通過加入這個體系來控制他。這種“招安”的手段是更有效,而且是唯一有效的辦法。

6.比特幣能成爲國際貨幣嗎?

比特幣存在天然的缺陷。它不能跟外部的經濟市場發生聯動關係,這是一個致命的問題,由於它既不跟外匯掛鉤,又不跟物價掛鉤,它就形成了一個封閉體系。

這套體系中如果它不斷升值,就會導致大家囤積居奇,不進行交易。

我們知道,比特幣的正常運行有賴於網絡上海量的運算能力的支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挖礦”,挖礦的所得實際是一種“勞務費”,但並不是參與了就能分到,而是要和其他計算能力去競爭,誰算得更快誰就能得到勞務費,導致他們之間必須不斷地去升級自己的計算能力,必須在“軍備競賽”中勝利才能得到勞務費。

如果大家買比特幣的主要目的是爲了升值,大家都不進行交易,交易量就會下降,交易費用就會越來越高,挖礦的收入就會越來越少,那麼挖礦的動力就會喪失掉。

要維持這套體系,必須要靠挖礦的動力。如果沒有人挖礦,或者挖礦人數量急劇下降,就很有可能在某一個時間段,突然出現一個或一幫強大的運算能力,我們可以稱之爲黑客,他們就能形成一種壟斷力量,就有可能會把整個系統瓦解掉。

因爲本來大家是競爭,競爭導致了運算能力的大量消耗,所以不可能有一個人或有一幫人組織在一起使整個系統癱瘓。但是如果你交易量下降,徵收的費用太高,使得挖礦的人無利可圖,挖礦人少了,挖礦的計算力也跟着下降了。

在挖礦動力下降過程之中,黑客計算能力依據摩爾定律會越來越強。這中間可能會出現一個拐點,當這個黑客(集團)的運算力超過整個體系運算力某個臨界點之後,他(們)就能掌控比特幣的交易過程,那整個這套體系就出現大危機了。

這種可能性有多大?在我看來,如果比特幣走價值升值這條路線,它是註定會發生的。如果貶值呢?貶值的話大家就不願意加入這個體系,也有問題。所以比特幣它只能夠與外界系統掛鉤,保持一個跟外部匯率和全球物價,保持對這個籃子基本穩定的態勢,它纔有可能存活,否則必然會出問題。

這是從中本聰在設計這套系統的時候,就埋下的天然缺陷。

當然不是說沒有辦法改進,其實要做技術上的改進也是做得到的,就是在最核心的生成比特幣的功能中做出改變。現在它是按照一個固定的上限來不斷地來重新計算,但是如果把這個功能做一定修改,讓它跟外界掛鉤,去參考外界的物價、匯率,從技術角度來說也不是太困難。

比特幣會不會成爲一個替代性的國際貨幣?我覺得還是很難的。在現在這個情況下,比特幣有很多好處,具備着一些明顯的特點,但是也有內在的一些問題。如果它不解決這個內在的問題,還要在不被各國政府接受的情況下,想要取代官方貨幣,難度是非常很大的。

當然各國自己也在搞數字貨幣,如果這種新的數字貨幣起來之後,跟比特幣必然會形成一種競爭的關係,所以比特幣未來的發展,還要取決於官方搞的數字貨幣,最後跟比特幣之間的較量,看看到底誰能佔上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