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改政策的改革,總會引發熱議。

  4月8日,國家發改委官網發佈《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下稱“《重點任務》”),其重點強調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按照此前中央部署,2019年不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也是“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標取得“決定性進展”的一年,同時,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均要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

  而此次《重點任務》正是要解決“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直指城鄉二元結構問題。這與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有關,其提出瞭解決“三個1億人”的目標: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實現“三個1億人”目標的期限是2020年。

  衝刺上述目標,今年進入倒計時。多年從事城市問題研究的北京市京鼎律師事務所律師杜兆勇則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此次《重點任務》的導向是刺激城鎮化,推動1億人落戶城市目標的實現。

  將落戶哪些城市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城鎮化戰略新理念——以人爲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其中,新型城鎮化首要關注的重點是,那羣在城市工作、居住、生活的進城務工的農村人,但因戶籍橫亙在城鄉居民之間,成爲城鎮化進程中突出矛盾之一。

  “1億人”目標提出的第五年,《重點任務》要求2019年“取得決定性進展”。相比2018年“繼續落實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的表述,今年需要達成階段性成果。

  與此前不同,此次《重點任務》特別提到:2019年,實現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就此,哪些城市是推動人口落戶的主力軍呢?《重點任務》將城市劃分了幾個層級: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屬於Ⅱ型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屬於Ⅰ型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1000萬,屬於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大於1000萬,屬於超大城市。

  記者注意到,此次《重點任務》與《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中的表述發生了本質變化。即,當時提出,嚴格控制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特大、超大城市人口規模,但此次要求,超大、特大城市在2019年戶籍制度改革方面的主要方向都是“大幅增加落戶規模”,顯然有所鬆動。

  “超大特大城市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防止無序蔓延,合理疏解中心城區非核心功能,推動產業和人口向一小時交通圈地區擴散。”《重點任務》對13個(太原、大連、長春、哈爾濱、蘇州、寧波、合肥、廈門、濟南、青島、南寧、昆明、西安等)I型大城市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2018年的目標是“鼓勵取消年度落戶數量限制”,2019年的表述變爲“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全面取消重點羣體落戶限制”。此外,65個Ⅱ型大城市的目標更是,直接要求在2019年“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政策放寬的城市,都是推動1億人落戶的重點。” 杜兆勇說,此次《重點任務》的導向是刺激城鎮化,針對城鎮、小城市丶中小城市的,這些地方地域歧視不嚴重,但對推動社會發展有一定的助力。

  搶人之風更猛

  相比去年各地的搶人,今年來勢更猛。

  梳理髮現,今年至少有8個城市出臺落戶新政,例如,除杭州、西安、海口、廣州等放鬆年齡外,其他城市還通過調整納稅(大連)、社保(南京、大連)繳納、購房時間和麪積(常州)等不同手段,降低落戶門檻。

  去年,武漢、杭州、成都、西安、寧波、南京、海南、天津等城市的落戶門檻一降再降,石家莊甚至給出了“零門檻”的落戶政策。

  在全國,目前嚴格控制戶籍的超大城市,只有京滬。但而今,京滬也面臨人才爭奪的壓力。2018年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54.2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6.5萬人,去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2423.78萬人,比上年僅增加5.45萬人。另外兩個超大城市,深圳和廣州都在超強吸引大學生落戶。2018年廣州、深圳兩個城市的人口分別比上年淨增 40.60 萬人和 49.83 萬人,位居全國前兩名。去年,武漢、西安、杭州、南京、長沙、成都、瀋陽等,則都在全國實施對大學生的爭奪大戰。

  今年,戶籍改革的力度更大。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研究員馮奎表示,按照《重點任務》可以預見的效果是,大城市、特大城市集聚人口的速度可能提速。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稱,當前我國的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了16個百分點。這其中,絕大多數就是因學歷在大專以下、在二線城市中落不了戶的佔了相當大的部分。因此這些城市放開放寬落戶,有利於加速推進戶籍人口城鎮化。

  陝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分析,在京滬等出現大城市病、中小城市吸引力又不夠的夾擊下,很多省會城市正迎來發展的黃金期。“原來吸引的都是中高端人才,現在不光是人才,而是吸引勞動力。”杜兆勇認爲,此次《重點任務》的重要影響,包括出現更多的城裏人,帶來現有公共服務資源的衝擊,甚至房價也迎來考驗。

  如何影響經濟格局

  記者對比發現,除了超大城市外,大中城市原來主要是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現在變爲突出強調中心大城市帶動都市圈、城市羣進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

  此次新政推動人口進城,對於擴大消費、穩定經濟增長也將有積極作用。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認爲,這是中國城鎮化的路徑走上了正確的道路,未來二三線城市將是城鎮化人口流入的重點區域,二三線的崛起是下一個10年的大事件。

  “這個政策是很不錯的,下一步必須做大南昌都市圈。”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鄧虹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南昌與周邊省會城市比,它就是經濟實力不夠強,長沙和武漢都進入萬億城市家族了,南昌市纔剛告別5000億,現在離合肥都有距離了。就江西省而言,經濟發展中的短板就是省會城市南昌一城獨大,國內經濟發達地區省份都是雙城驅動、競爭發展。

  據鄧虹介紹,南昌市2018年常住人口554.55萬人,按照國家發改委的此次《重點任務》,南昌市屬於應該全面放開戶口的城市。“放開後如何搶人很重要了。”鄧虹說,其實,南昌市最近幾年一直在努力增加城市人口,目的是提高城鎮化率,原來郊區農村戶籍的人口都已經轉爲城鎮戶口。“南昌也一直在搶人才,這些人是勞動力,也是消費的主體。”鄧虹說,搶人才是第一步,穩住人才是更重要的第二步,“與周邊省份比,南昌市最大的短板是大學的水平差距比較大”。

  太原也放寬人才落戶政策。“去年,太原出臺的落戶政策,其措辭是‘大膽突破、人才補貼力度比肩全國第一梯隊,專科及以上學歷的都可以在太原落戶’”。山西省經濟轉型與企業發展研究會祕書長朱啓遠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說,當地政府表態財政安排10億元補貼引進人才,鼓勵創新。

  “比的是吸引人口的能力。”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盛毅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此次《重點任務》更進一步明確大中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在四川,除成都外,所有城市基本放開。”盛毅說,《重點任務》將進一步促進人口向大中城市集中,未來至少有2000萬以上農村人口要進入城鎮,預計60%以上的人口,將向2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集中,城市佈局、產業佈局更加合理。

  不過,黑龍江大學教授王朗玲則表示,根據以往人口外流現象,黑龍江開放後人口流動會更快。據記者瞭解,最近黑龍江省外流人口有所減緩,但外流人口卻呈現出年輕人、高學歷者佔比增加的徵兆。可見,人口流動對城市經濟的影響較複雜。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陳巖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