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和QQ上很多樂高交流群很多時候的聊天話題都不夠細分,導致談話基礎不一樣,這個話題希望能建立細分的談話基礎,不犟嘴,不矯情。


1.薪資待遇,這能反映出老闆對於教學這一塊的重視和認可程度2.硬體環境,老師和學生都想在一個環境比較好的地方上課

3.對於錢的理解,和第一點結合起來看,如果老闆大部分心思都放在如何讓更多的學生報名和續費,那麼老師也肯定無法專心教學,記住,銷售是銷售,老師是老師,老師都不想做銷售的活。


我認為老師可能最關心的第一點就是薪資待遇水平第二點應該是在這裡的老闆能不能帶領員工往前走 老闆有沒有責任心 能不能讓員工有一份歸屬感 覺得在這裡工作不說有多麼幸福 起碼也不會很排斥

第三點是在這裡是不是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稀里糊塗的被邀請了,對樂高有一點了解,不是行家。第一、報名和續課 永遠是幼教機構教師的第一關注點。第二、套系關係

稍微有點心的教師,可能會關注樂高不同套系之間的關聯。

總體來看,樂高套系之間的關聯程度較低,從難度和梯度上並沒有分開級別,很多套系的適用年齡標註是3-6歲或4-7歲,也就是說很多內容是可難可易的,導致教師把握起來經常有無從下手的感覺。雖然市面上流傳的教案,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把教學活動按照由易到難進行了編排,但如果教師只是按照看似有層次的固有教案來授課,那麼教學質量一定是不高的,孩子的受益也不大。聰明走心的教師有可能會自己摸索,但其實應該是結合兒童心理學等因素更加深入研究才對。第三、系統培訓 從了解的信息來看,類似樂高搭建技巧等專業性的內容,沒有很系統的培訓來循序漸進,大多都是相傳於江湖(當然也就有可能相忘於江湖),沒有統一標準化,所以搭建風格也五花八門。我總覺得玩樂高有創新有想像很重要,但搭建的內在邏輯關係實則更加重要。雖然個人或者個體可以有獨有的搭建風格,但至少別把樂高這種全球最牛逼的玩教具弄得很江湖氣,立起樂高大旗就敢招兵買馬,不管這樂高二字是宋體還是黑體,我想成為專業的樂高教師也是教師期待的吧。

錢呀


薪資待遇你付多少錢,我出多少力。研發課程,店鋪運營管理,教育品質,給的錢少,對不起,我只能保證最後一個。
從市場來看樂高總體市場環境被商業化得比較嚴重,所以想深入真正做好這個事業的可能在一個店鋪相對容易,但是要做大一個生態,考慮運營,成本,競爭多個方面環境因素,就很難突破。尤其教育本事不是一個可以完全量化的標準。從經營者的角度,如果真心喜歡,不怕運營的麻煩,用心深入思考,以個人投資一件喜歡的事業是可以。但是如果結合更大的盈利目的,可能會受限於這個細分市場環境。


個人比較關心教具的問題,一定得教具齊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