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4月9日,上交所受理北京石頭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天瑞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安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寶蘭德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山石網科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申請。

  具體來看:

  石頭科技擬融資13.02億元,保薦券商爲中信證券。

  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主營業務爲智能清潔機器人等智能硬件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小米公司控制的天津金米持有公司11.85%的股權,爲第三大股東。

  海天瑞聲擬融資7.25億元,保薦券商爲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資料顯示,海天瑞聲業務領域涵蓋了智能語音、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等人工智能核心領域。阿里巴巴是海天瑞聲2018年最大客戶,營收佔比達到26.88%,排在客戶榜二至五位的分別是三星、騰訊、微軟和百度。

  安恆信息擬融資7.6億元,保薦券商爲國泰君安。

  資料顯示,安恆科技的主營業務爲網絡信息安全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併爲客戶提供專業的網絡信息安全服務。馬雲持股80%的阿里創投位列公司二股東,持股比例爲14.42%。

  寶蘭德擬融資2.84億元,保薦券商爲東興證券。

  資料顯示,公司主營業務爲基礎軟件中的中間件軟件產品以及雲管理平臺軟件、應用性能管理軟件等智能運維產品的研發和銷售,並提供配套專業技術服務。主要客戶包括移動、聯通、電信等營商,以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28研究所、中國光大銀行。寶藍德曾在2017年闖關IPO失利。

  山石網科擬融資8.94億元,保薦券商爲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顯示,山石網科提供包括邊界安全、雲安全、數據安全、內網安全在內的網絡安全產品及服務,股東列表中有着招商財富資產旗下的蘇州元禾、財政部實控的國創開元、光大控股旗下的宜興光控和國內互聯網服務領域企業北京奇虎。

  此外,據上交所官網4月9日披露的信息顯示,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受理的企業杭州鴻泉物聯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光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華興源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虹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貝斯達醫療股份有限公司已獲上交所問詢。

  截至目前,已有15家科創板上市申請已受理的企業獲問詢。

  聚焦:

  受理企業員工收入大比拼:

  有的人均年薪過百萬,有的不足10萬

  記者 邵好  編輯 吳正懿

  在光環閃耀的科創板受理企業裏工作,待遇怎麼樣?

  上證報記者對截至4月8日披露的52家科創板受理企業進行了梳理,發現同爲高精尖行業的科創企業,員工薪酬迥異:有的企業人均年薪超過百萬元,有的公司人均年薪卻不足10萬元。

  在高管薪酬方面,52家科創板受理企業的差距也不小。瀾起科技的董事長、總經理2018年薪酬均超過1700萬元,另有不少企業的高管年薪在50萬元以下。

  人均年薪中位數約18萬元

  根據Wind數據統計,52家科創板受理企業,在2018年總計向員工發放現金薪酬90.51億元。

  以支付給員工的現金薪酬爲計算口徑(下同),這些企業開出的薪酬平均數爲20.86萬元,中位數則爲18.11萬元。

  具體來看,被稱作“中國最牛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的明星企業瀾起科技,給出的人均薪酬最高。公司2018年共發放現金薪酬1.87億元,考慮到僅有255名員工,平均到每位員工身上的現金薪酬多達73.46萬元。

  從行業分佈看,人均薪酬排名靠前的幾乎都是芯片公司。例如,聚辰股份2018年支付給員工的現金爲6454萬元,除以142名員工,人均現金薪酬爲45.45萬元。中微公司2018年支付給員工的現金爲2.53億元,除以公司653名員工,人均現金薪酬爲38.83萬元。

  敢開高工資,自然有實力。Wind統計數據顯示,瀾起科技、聚辰股份、紫晶存儲及科前生物的人均創利靠前,均超過50萬元,其中,瀾起科技的人均創利達288.97萬元,獨佔鰲頭。一個客觀因素是,芯片公司研發人員佔比普遍較高,這些員工學歷高,能力強,薪酬自然要開得高一些。

  木瓜移動2018年的人均創收則遙遙領先,爲2501.85萬元。不過,該企業當期人均創利沒有那麼高,爲48.24萬元,當年木瓜移動的人均現金薪酬爲33萬元。

  52家受理企業中,有令人羨慕的“別人家的企業”,也有與一般白領差不多的“普通人家”。

  如果僅以向員工發放的現金薪酬計算,容百科技、福光股份、利元亨3家公司2018年人均薪酬均未超過10萬元,分別爲7.97萬元、8.31萬元、8.72萬元。

  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低薪”企業員工數量較大,容百科技、福光股份、利元亨當期員工數量均超過千人。

  頗爲知名的傳音控股,在2018年支付給職工的現金爲17.02億元,遠遠超過其他企業,不過公司員工總數也高達1.43萬人,平均下來,人均薪酬並不高。

  在分析人士看來,科創板受理企業儘管都屬科創類,但因各自所處領域不同,導致員工結構有較大差異,主打研發的企業往往人均薪酬較高,主打製造的企業人均薪酬相對較低。

  高管薪酬落差大

  如果說員工的平均工資只是奮鬥的起點,那麼,科創企業高管的收入或許可以作爲奮鬥目標。

  據統計,42家披露領薪情況的公司中,共有19位董事長的年薪超過百萬元。薪酬最高的是瀾起科技董事長楊崇和,2018年收入高達1774.2萬元。

  此外,視聯動力、中微公司、晶晨股份董事長薪酬也較高,2018年從公司領到的薪水分別爲437.94萬元、278.3萬元、213.85萬元。

  在總經理序列,已披露該項目的19家企業中,共有8位總經理年薪超過百萬,薪酬最高的依然是瀾起科技,該公司總經理Stephen Kuong-lo Tai,2018年薪酬爲1787.82萬元,超過了董事長。

  與之類似的還有南微醫學、光峯科技,兩家公司總經理2018年薪酬分別爲462.39萬元、249.3萬元,均超過了對應的董事長當年薪酬。

  從財務總監的崗位看,共有24家企業披露了該項目,其中,南微醫學、和艦芯片、傳音控股三家公司財務總監2018年薪酬超過百萬,南微醫學財務總監芮晨爲2018年薪酬爲228.1萬元。

  在董祕序列,共有48家企業披露了該項目,其中有10家企業的董祕2018年薪酬超過百萬。視聯動力董祕朱瑩萍2018年從公司領酬384.48萬元,當然她還兼任公司的副總經理、財務總監。

  並不是所有高管的薪酬都是百萬級別。和艦芯片、特寶生物、龍軟科技三家企業的董事長2018年薪酬均低於20萬元,分別爲12萬元、12萬元和13.92萬元。不過他們有的在關聯單位領取薪酬,有的持有數量不低的股票。

  與持有大量股份的董事長相比,擔任總經理、財務總監、董祕這類職位的高管,往往更依賴工資收入。數據顯示,這些職位的工資收入並不算高,20萬元至60萬元區間內的佔比較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