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界面新聞報道,蘇寧近日開始低調內測網絡互助產品“寧互寶”,以 “ 0元加入、最高30萬抗癌互助金”的口號,爲參與會員提供包括最高30萬的抗癌互助金和最高10萬的身故互助金。

  這意味着蘇寧成爲繼騰訊、美團點評、螞蟻金服、京東、滴滴之後,又一入局網絡互助賽道的巨頭公司。近年來在新增流量日趨見頂的情況下,網絡互助似乎正在成爲各大互聯網玩家的“必備品”:

  2016年5月,原美團外賣全國負責人沈鵬離職後創辦水滴互助,上線三個月,用戶突破100萬,目前有效保障會員已超過7500萬人。其發展背後離不開美團點評和騰訊產業共贏基金的多次投資支持。

  2018年10月,支付寶推出的“相互保”(後因監管原因改名“相互寶”,由相互保險產品變爲網絡互助產品),藉助阿里的大流量入口,至今不到半年會員人數已達4445萬,超過水滴互助會員數一半。

  2018年11月,京東也曾嘗試“京東互保”的灰度測試。

  2019年1月,滴滴金融也低調入場,推出“點滴相互”,目前已有42萬人加入社區。

  短短三年內,網絡互助已經走過風口驟起、玩家湧現的第一階段,以及監管整治、行業洗牌的第二階段,如今已進入到互聯網巨頭相繼進場的第三階段。

  業內人士表示,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國內互聯網流量紅利已經見頂,所有線上業務將隨之出現停滯或增長放緩,深挖既有流量的附加值,同時進行生態整合將成爲互聯網玩家們接下來的重點。

  具體來講,互聯網巨頭入局網絡互助,一方面可以將現有流量價值最大化,圍繞現有流量拓展新的變現場景和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以完善金融業務佈局,從網絡互助切入,一邊培養用戶習慣,一邊將用戶流量導流到商業保險售賣平臺,在支付、理財、消費信貸等業務基礎上補齊保險板塊,構建金融服務生態圈。

  以蘇寧爲例,早在2014年,蘇寧便設立了保險銷售有限公司,擁有逾千人的電銷團隊,並在蘇寧金融平臺上線了保險商城。

  2016年,蘇寧雲商還聯手衛寧健康等公司發起設立金誠財險,該公司牌照尚未獲批。此前,蘇寧也曾申請參股設立天倫人壽,不過,該公司於2015年被保監會以發展模型定位不明確等原因否決籌建。

  2017年蘇寧被媒體報道有意打造一個保險大數據基地,進行保險大數據研發。

  因此,此次入局網絡互助領域,不僅是對蘇寧在保險領域的又一次嘗試,同時也是完善其金融生態佈局的重要一環。

  據今年年初蘇寧易購發佈的公告顯示,蘇寧金服目前估值已達460 億元。在業務方面構建一個更完整生態閉環,對獨立拆分出來的蘇寧金融尤爲重要。

  雷鋒網AI金融評論瞭解到,儘管各大流量巨頭對網絡互助青睞不已,但該賽道目前在定位和規則等方面還存在諸多爭議。

  例如近日中保協對會員單位印發了《2018年度互聯網人身保險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報告》中,點名指出螞蟻金服此前推出的“相互保”產品屬創新不當,將網絡互助計劃僞裝成相互保險。

  而不久前,“相互寶”又因首例賠審案引發熱議。3月26日,“相互寶”的首例賠審案件上線,在被申請人“喊停”前的5小時中,有超過25萬“賠審員”參與了討論和投票,成爲迄今爲止規模最大的網絡爭議解決案例。

  事實上,拋開爭議不談,網絡互助及其背後延伸的保險業務市場空間約在千億級別,而互聯網巨頭爭相入局主要看中的是健康保險大數據的價值,通過技術賦能,可能會打破原有保險市場格局,帶來利益的重新分配。雷鋒網雷鋒網

相關文章